这位6岁小女孩的房间是怎么来的?抓马《另一面的我》演教员日志

大家好,我是十一,是抓马教育剧场的演教员。去年11月,在曹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准备教育剧场的项目《另一面的我》。在排练和演出的这段时间里,我作为初学者和演教员记录下了排练和演出的一些瞬间,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些我的思考和感受,特别是那些我看见的,让我脑子「叮」一下的内容。

视频加载中...

故事简介

《另一面的我》是十年前Chris写的故事,小志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早上妈妈非常着急地招呼小志穿鞋穿衣,准备出门上学,可小志的注意力却在一本古老的故事书上(她的想象中),在这短短的几秒钟,小志妈妈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爸爸似乎只存在于手机的另一边。

就在这个房间被各种声音物件、各种事儿快要挤爆的一瞬间,小志把水壶扔到了墙上,墙上出现了一条越变越大的裂缝,而裂缝的另一边是故事书里的黑暗寒冷的森林。这一切就发生在小志,一位六岁小女孩的房间里。

这位6岁小女孩的房间是怎么来的?抓马《另一面的我》演教员日志

一开始的房间

这是我们最后采用的布景,其中一面是小志的房间,另一面是故事中的森林。要知道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六岁小女孩的房间,一开始可不是这样的。

排练的头几天,我们没有直接进入剧目的排练,而是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去建构小志的房间。我们讨论这个六岁的小女孩生活在什么样的城市;在什么区域;什么样的小区里;她房间里;窗户在哪里;房间里有一些什么物件;什么样的墙面、地板;房间里有什么样的灯光以及会有什么样的声音……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讨论光、声音,因为就在这样一个舞蹈厅里能弄出什么光。

那就让我们一起回到11月,看看一开始小志的房间。

这位6岁小女孩的房间是怎么来的?抓马《另一面的我》演教员日志

细致到变态的问题

就在我们说着“大概齐”是这样的时候,曹老师开始抛出各种细致到变态的问题。壁纸是什么颜色的?刮了腻子之后刷白的还是直接是灰色水泥?很确定的是,在最后我们确定的房间里可以发现,很多他所提出的问题和我们讨论的内容其实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我们的布景里,那么我们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去讨论?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细致地去讨论小志的房间?回想起头几天排练时曹老师一直强调,必须要精准地去选择房间里的物件和它的状态、质感、摆放的位置。

这位6岁小女孩的房间是怎么来的?抓马《另一面的我》演教员日志

问题的背后

雯雯说是蓝绿色的壁纸,对眼睛好,墙纸后面的墙是白色的。所以这个墙纸可能是特地为小志贴的,而贴上墙纸的时间背后也充满各种信息。是出生前?还是发现小志视力下降了?还是看见自己朋友家给孩子贴上了蓝绿色的墙纸。

在这个家里,孩子很重要,孩子的视力很重要。但为什么孩子的视力问题变成了我们现在极需面对和解决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是电子产品的普及,是各种各样的网课,是学业的压力,分数,是我们日益下降的视力还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戴上了眼镜,是铺天盖地各种纠正视力的方法产品和能帮助恢复视力的班儿,是家长身上让一个孩子拥有好视力的焦虑。

期间让我印象很深刻还有是曹老师问,如果房间的墙上贴着一张视力表呢?我想这张视力表说话的话,它的声音将会特别的大。告诉生活在这个房间里小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评价系统的社会里,视力也是有好有坏,要被评估的。视力好的,继续保持,视力变差了,那就要想办法去纠正它。好很重要,差就要去改变,去变好。有一些是这个社会认为重要的东西,有一些是我认为对你来说重要的。

这位6岁小女孩的房间是怎么来的?抓马《另一面的我》演教员日志

看见现实的一角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孩子很重要,和孩子相关的一切都很重要。与此同时,家长们也倾尽自己所能的去满足孩子们,为孩子们提供他们所认为重要的、需要的、必要的一切。

但是当我们带着《另一面的我》走进中国儿童中心,在活动中我们邀请孩子把小志的那本书放进房间里的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将那本古老的故事书放在床上或者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于是我又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被那些成人认为孩子需要的东西所包围的孩子们,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

这位6岁小女孩的房间是怎么来的?抓马《另一面的我》演教员日志

鸿沟

曹老师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的那些“细致到变态”的问题,就是在帮助我们认真去看见孩子和我们现实的处境,看见成人和孩子之间那条深深的鸿沟。看似我们在建构一个六岁小女孩儿的房间,实际上,我们探索的是,2020年的孩子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语境里,什么样的文化中,他们是被什么样的价值观所包围着的,是这个社会想要把他们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这个所谓孩子的房间,其实是父母眼中孩子应该的样子;而另一面的孩子,则通过墙裂开后那一头黑黑的森林体现出来。

这个房间也在告诉我们在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在这个房间里,没有「大概齐」,只有精准地在叙说我们这个社会的物件、声音和光。我们就生活在由这些物件、声音、光构建的世界里,在这里充满着各种各样我们看见、听见和不知道我们看见和听见的声音、话语。

这位6岁小女孩的房间是怎么来的?抓马《另一面的我》演教员日志

于是有一天,我回到自己的出租房里,我拿起手机拍下了房间的一角。我反问自己,如果我房间里的这些物件在说话,它们在对我说些什么?而我又要如何面对它们以及它们相处。

十一老师将会带领我们继续探索《另一面的我》。从房间,到物件,到孩子们的话……

请大家持续关注,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视力表   房间   蓝绿色   教员   墙纸   物件   排练   视力   细致   墙上   小女孩   声音   老师   孩子   时间   社会   故事   日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