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哪也不去,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要回家在水里捞玉米?

这个十一,我选择了回家。是因为父亲的一个电话,让我放弃了就地过节的想法。

父亲说,十一放假的话,就回家吧,前段时间家里一直下雨,玉米地里还有一尺水那么深,你要回来帮忙捞玉米。

这个十一哪也不去,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要回家在水里捞玉米?

我心想,往年不是收割机一次性搞定吗?为何叫捞玉米?听了父亲的话,才知道今年因为大雨的缘故,粮食作物普遍减产,尤其是河南。

这就是今年的实际情况,农村的玉米机械化收不了,只能靠人工,一个一个往外扛。本来是农村人,对农业也是很了解的。靠天而活的农民太不容易了,种子下地就盼春雨,苗出来了担心冰雹,干旱。到秋天了,怕刮大风,什么时候把粮食收到家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这个十一哪也不去,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要回家在水里捞玉米?

以前也有雨水比今年还大,地里积水比这还深,可那是夏天。像今年这样秋雨连绵,水中捞玉米的景象还是第一次见到。

从我的父亲的一生,可以看出来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种地的不易。现在的年轻人不愿种地,老年人舍不得撂荒,因为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丢了地,他们吃什么?这就是老一辈人的土地情结,很多年轻人是不懂的,也是体会不到的。

这个十一哪也不去,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要回家在水里捞玉米?

网友张华说:昨天跟我妈视频,老两口掰了一天,把一亩多的玉米从“水田”收回家。不收的话,过两天再下雨就烂在地里了,而且还会影响下一季小麦的种植。农民不易,缺的不是那些玉米,而是庄稼人的情怀!

这个十一哪也不去,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要回家在水里捞玉米?

想起N年前,也是下雨地里存水了,那时种的是棉花,我和家里人穿着雨鞋在地里摘花。脚底下沉得像灌了铅,一步一挪地摘棉花,稍不留心,水就没过雨鞋灌进裤腿。那时秋天,瞬间感觉冰凉,一天下来,全身酸痛。

这个十一哪也不去,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要回家在水里捞玉米?

农民太不容易了,即使风调雨顺,一亩地也就赚个千把块钱!一年到头收入还不到一万块钱。年轻的几乎没有在家的,都是老年人只能种地!

农民不容易,特别是老年人,他们不是想丢不下一亩地千把块钱的收入,而是放不下勤俭节约的情怀。我们这里有一个老人,儿女各在石家庄和西安开有公司,因为机器不能收割,他清楚让孩子们回来收玉米,她们也不会回来。然后就骗孩子说自己生病了,让她们都开车回来了,每人给了老人二万元说不收玉米了,可老人态度坚决不收不行。拗不过,只好雇人两天收获了二亩玉米。

这个十一哪也不去,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要回家在水里捞玉米?

年轻的朋友可以体验一下水捞玉米,几十年不遇。这个十一哪也不去,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要回家在水里捞玉米?

声明:原创文章,请尊重原作者,勿抄袭到其它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灌进   玉米   春雨   庄稼人   雨鞋   块钱   老年人   棉花   情怀   秋天   父亲   老人   农民   农村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