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攻略!一篇文章教你搞定家庭保险

终极攻略!一篇文章教你搞定家庭保险

01

各位伙伴好!

节后的第一篇推送,来跟大家更新一下给家庭配置保险的总体思路文章。

在公众号,我针对儿童、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群体都有专门分享保险规划方案,如下:

并且,我也有定期更新最推荐的保险产品清单,如下:

但总还是有伙伴跟我说,关注了公众号很长时间,看了很多文章,还是不知道该如何买保险,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我们今天的文章主要就想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大家从大的方面把握配置保险的总体思路。

02

首先一点,大家一定不要把买保险看成多么难、多么专业的一件事情

以各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为例,他们都不是科班出身,都是半路出家,甚至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下,才选择去做保险代理人的。

而保险代理人被招进公司,顶多培训一个月就要上岗出单了,不出单就没有工资,就要被淘汰。

包括这几年比较流行的各保险平台的保险规划师,他们也都是被招进公司培训不到一个月就要上岗给大家做方案了。

再说我自己,也不是科班出身,我大学学的是与保险毫不沾边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被招到保险公司也只培训了一个月,就上岗做核保审核保单了。

从各个角度来说,买保险都不是多么专业,多么难的一件事情。

我认为大家只要关注公众号1-3个月,再稍微花一点时间读读公众号的既往文章,基本都能学会给自己及家人买保险。

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买保险这件事儿,这是第一点。

03

战略上藐视,但战术上还是要重视,在开始买保险前的确要花一些时间,做一些功课。

首先需要先弄明白保险的分类,以及我们该买哪几类保险。

表面上看,保险产品的类别非常多,非常的复杂,比如有保重疾的,保住院的,保意外的,还有什么分红的,返本的等等。

实际上远没有这么复杂。

保险产品的分类主要有两个维度:按保障类型分类以及按投资属性分类,我们只需重点掌握按保障类型分类。

按保障类型来说,目前人身保险产品主要有五大类:

简单说,医疗险就是保障医疗费用的,它的特点是实报实销,在所购买的保额限额内看病花多少报多少,比如购买了5万保额,某次住院花费2万,那最多就只能报2万;如果是住院花了10万,那最多只能报5万(保额)。

重疾险是保障重大疾病的,它的特点是买多少赔多少,比如买50万保额,患了规定的重大疾病就直接赔50万,不管看病花了多少钱,也不管你拿这些钱去干什么,看病、旅游都行。

意外险最核心的是保障意外身故/残疾的,比如发生了车祸导致了身故或残疾;意外身故/残疾也是跟重疾险一样,买多少赔多少,不过要注意,意外残疾是根据残疾的等级按比例赔付,残疾越严重赔付比例越高。

寿险是保障身故的,这跟意外险有点类似,但两者并不完全一样,也不能相互替代。寿险能保障疾病身故+意外身故,而意外险只保障意外身故;反过来,意外险能保障意外残疾,而寿险只能保障全残,除全残外的其他残疾无法保障。

年金理财险典型代表就是养老保险、教育金等,年金理财险更多的是理财属性,风险保障属性很弱,而我们买保险主要是为了寻求风险保障的,所以在一开始配置保险时理财险可以暂不考虑。

当然,以上都是比较简单的介绍,对于这五类产品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保险的分类,一次讲清楚》。

---

总体上来说,我们在一开始配置保险时,最需要考虑的就只有四类产品:医疗险+重疾险+寿险+意外险。

医疗险与重疾险保障有些类似,寿险与意外险保障有些类似,但它们并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在有预算下,这四类产品建议都配置。

不过,老人、小孩不需要考虑寿险。

因为寿险保障的本质是,在被保人身故后给家人一笔保险金,以让他们在失去亲人后也不会陷入经济困境;老人小孩不是家庭经济支柱,身故后不会对家庭经济方面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没有寿险保障需求。

到这里我们给家人买保险就有了一个最初步的方案:

终极攻略!一篇文章教你搞定家庭保险

04

有了初步的方案,但未免有些太过于粗糙,不要着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

再先来重新看医疗险。

医疗险还可以分两大类:

小额医疗险的保额不高,通常只有1万额度,它能保障因感冒发烧、阑尾炎手术等小病住院;

百万医疗险的额度很高,都有几百万之多,但通常有1万元免赔额,它能保障高额医疗费用,但无法保障小病住院,因为有1万免赔额,理赔门槛很高。

这两类医疗险,我们最需要哪一类呢?

一定是百万医疗险!

因为我们对医疗费用的担忧,主要还是担忧自己无力承担的高额医疗费用,而像1-2万的小额医疗费用,我们不仅有能力承担,还有社保可以帮忙报销一部分,我们对小额医疗险的需求并不大。

所以,请记住,我们买医疗险,最主要的是买百万医疗险,小额医疗险可要可不要。

---

接下来来看重疾险。

重疾险是这四类保险产品中最复杂、最难、最贵的一类,我们后面还会详细介绍,这里只简单说一点。

由于重疾险比较贵,40岁以上人群买重疾险就会开始感觉很贵,给老年人买重疾险更贵,一般预算下都难买到比较高的保额,所以老年人的重疾险可以考虑换成防癌险,或者直接不要。

在有了百万医疗险后,重疾险的医疗费用保障作用就比较弱了,它的核心作用是补偿被保人患重疾后不能工作导致的家庭收入损失,对老年人来说,类似于定期寿险,没有收入损失补偿也问题不大。

---

定期寿险也可以更进一步:

由于老年人没有寿险保障需求,那中年人买寿险也只用买定期寿险就可以了,因为中年人老了之后寿险保障需求也就消失了,不必要买终身寿险。

---

到这里,我们对家人保险配置方案能进一步完善:

终极攻略!一篇文章教你搞定家庭保险


05

对刚开始接触保险的伙伴,一定会被“返本保险”、“分红保险”、“万能险”、“投连险”这样的字眼所迷惑,这些保险又是什么呢?

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返本、分红、万能、投连等是从投资属性上对保险的另一种分类。

这很好理解,比如一款产品既可以是重疾险,也可以是返本保险,只是分类角度不同罢了。

在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这四类产品中,能接触到的只有返本、分红,而万能险、投连险基本只存在于年金理财产品中。

更具体的,返本、分红绝大部分存在于重疾险,少部分长期意外险也会涉及到返本,而百万医疗险、定期寿险这两类产品很少涉及。

返本、分红型保险是否值得买呢?

我个人是强烈不推荐的。

大家一定要知道,返本的本质,就是保险公司向我们多收一笔保费,然后拿这笔多收的保费去投资,保险到期时把多收的保费及投资收益返还给我们,以此来达到返本的目的。

如果投资收益很高倒也无所谓,但实际是保险公司为了确保能够返本,它预设的投资收益是很低的,不会超过3.5%,大部分低于3%,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并不划算。

所以说,所谓“返本”,实际上保险公司返还的就是本应该就属于我们自己的钱,我们从返本保险中并没有占到保险公司的便宜,反而还大大增加了交费压力。

建议大家买保险就只关注保障,不要去考虑兼顾投资的问题,让保险归保险,投资归投资,不仅简单,还能避开很多坑。

关于返本保险的更详细分享,可以阅读:《为什么不推荐买返本保险?一次讲明白》。

---

还有一种特殊的返本形式,就是买终身重疾险附加身故保障。

由于保障终身,而人必有一死,那么也就必然获得赔付,要么患重疾获得赔付,要么身故获得赔付,这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是变相的返本了。

我不推荐买返本保险,那么这种变相返本的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我也肯定是不推荐,对于这个问题我也专门写过文章,参考《买重疾险,我从来不纠结这个问题》。

所以,我最推荐大家购买的是消费型重疾险

不仅仅推荐买消费型重疾险,也推荐买消费型百万医疗险、消费型定期寿险、消费型意外险;只不过百万医疗险、定期手续、意外险绝大部分都是消费型的,也就没有必要强调“消费”二字。

解释一下消费型保险,不是说只有保险期间为1年的保险才是消费型,是否属于消费型的,取决于到期是否返本;

比如买定期寿险到60岁,60岁到期时生存,那保障就终止了,保费也不会返还,所有的保费都消费掉了,这就是消费型的,重疾险也是类似道理。

---

到这里,我们给家人买保险的总体框架就基本成型了,也就是,买百万医疗险+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

终极攻略!一篇文章教你搞定家庭保险

06

接下来就是分类找优秀的保险产品。

这一步应该来说很简单了,就在我定期更新的《这是目前最推荐的保险产品清单(10月)》中找就行了。

作为手把手教学,我还是带大家走一遍:

1)百万医疗险: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建议大家买销量多、受欢迎的百万医疗险;

主要就好医保系列、尊享e生系列、平安e生保系列、微医保系列这几款;

在20年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特别是好医保长期医疗险20年版上市以后,我的观点有了一点点改变:

我越来越倾向推荐大家买20年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

原因之前也多次分享过:

如果我们的健康状况不发生变化,其实买1年期的与20年期的无差别,即使百万医疗险产品停售对我们也没影响,因为我们可以随时更换其他百万医疗险;

但是,一旦我们健康发生变化,特别是出现严重异常,比如患恶性肿瘤,保证续保期间越长,越能给我们安全感。

所以,如果无特殊需求,我目前最推荐大家考虑支付宝的好医保长期医疗险20年版。

但也得提醒,有部分文章认为好医保的理赔不太好,这个问题我在《关于好医保理赔,一点风险提醒》也有跟大家分享过。

如果父母年龄超过60岁,目前最推荐众安的尊享e生2021,最高70岁可投保,并且它有千万级的销量,产品稳定性应该会不错。

---

儿童、中年人、老人买百万医疗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分,比如好医保长期医疗险既适合给小孩买,也适合给自己买,更适合给老人买,

这样我们就轻松搞定了家庭的百万医疗险。

终极攻略!一篇文章教你搞定家庭保险

2)消费型重疾险;

如前面所说,买重疾险是四类产品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因为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并且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

选择一:重疾险要不要含身故保障?

大家都知道了,我个人常规建议是不要身故保障的,它除了是变相的“返本”型保险外,还有一个问题:重疾与身故保障只赔付其中一项,患重疾赔付后就不再享有身故保障,保障不全面;

但它也有优点,部分特殊情况下的理赔结果更容易让人接受,比如患严重脑梗还没有超过规定的180天就身故了,那消费型重疾险就不能赔,而含身故的重疾险则能赔身故保障,更具体讨论参考《买重疾险,到底要不要含身故保障?》

选择二:重疾险到底保障至70岁还是终身?

这也是让人超级纠结而又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一般建议是结合预算,预算多买终身,预算少买定期。

在预算有限情况下,建议优先满足保额需求,先保证买到足够高的保额,让关键年龄段(70岁前)能有充足的保障,更详细讨论可参考《重疾险,到底买定期还是买终身?》。

但是呢,部分伙伴一方面预算有限,一方面又嫌弃那些便宜的重疾险保障都太简单了。

对于这问题真没解决办法,这好比我们去买房,既想要便宜又想要是学区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好比我们买车,既想要便宜,又想是特有面儿的豪华品牌,也是不可能的。

到底该怎么选,大家买车、买房时都会很清楚,买保险也一样的,没啥好纠结的,在有限预算下,先解决最核心的保障需求。

选择三:重疾险要不要买多次赔付的?

这个问题前几年多次赔付重疾险刚上市时感兴趣的伙伴比较多,近1-2年我的感觉是,对多次赔付重疾险感兴趣的伙伴越来越少了。

多次赔付重疾险保障肯定更全,但当下来说,单次赔付重疾险要更加的实用,详细讨论可以参考《多次赔付重疾险到底值不值得买?》。

---

具体产品选择上,我在《这是目前最推荐的保险产品清单(10月)》也刚有跟大家分享。

成人重疾险最推荐考虑这几款:

这几款产品的选择是这样:

1)如果只想要纯重疾保障,比如预算极其有限或想加保,嘉和保2021最推荐考虑;

嘉和保2021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仅选纯重疾保障,并且保费超便宜,适合预算极其有限伙伴考虑。

2)如果想附加上轻/中症保障,保70岁推荐达尔文5号荣耀版,保终身推荐超级玛丽5号;

纯重疾保障虽然便宜,但保障也确实太简单了些,目前的重疾险绝大部分都含有轻/中症保障。

附加轻/中症保障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理赔门槛,有些疾病没有达到重疾标准,但达到了轻/中症标准就可以获得赔付。

另外,如果对60岁前患重疾额外赔付这项保障感兴趣,达尔文5号荣耀版与超级玛丽5号也同样很值得考虑。

3)如果想买一款兼顾保障与性价比的重疾险,最推荐考虑达尔文5号焕新版。

恶性肿瘤津贴保障是目前重疾险的升级趋势,但是相比较于恶性肿瘤津贴保障,我还是更喜欢恶性肿瘤二次赔付保障。

达尔文5号焕新版可以选择附加恶性肿瘤二次赔付,并且是赔150%保额。

4)如果想买一款附加恶性肿瘤津贴保障的重疾险,最推荐考虑超级玛丽5号重疾险。

恶性肿瘤津贴保障的确有它的吸引力,理赔门槛要更低,但是恶性肿瘤津贴保障普遍偏贵。

而超级玛丽5号重疾险是一个例外,它的恶性肿瘤津贴保障可以说超级的便宜,比其他重疾险的津贴保障要便宜50%还不止。

所以,想要附加恶性肿瘤津贴保障,超级玛丽5号重疾险绝对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5)如果想要重疾不分组2次赔付,最推荐考虑阿波罗1号重疾险。

阿波罗1号是一款重疾不分组2次赔付重疾险,并且它也有60岁前患重疾额外赔付,还可以选择附加恶性肿瘤津贴,保障可以说非常全面,但价格也有点小贵。

---

小孩的重疾险购买思路跟大人还有些不同,推荐考虑定期+终身的形式,比如买一份保障30年的少儿重疾险,再买一份保障至终身的重疾险,这样保额会很高,保障很全面,而保费支出也并不会很高。

儿童重疾险最推荐考虑这两款:

大黄蜂5号的核心保障与妈咪保贝基本一致,同时又有一些自己的小优势,比如大黄蜂5号可选最长30年交费,交费压力更小,杠杆效应更大。

不过大黄蜂5号没有忠诚客户权益,而妈咪保贝(新生版)有忠诚客户权益。

所以,大黄蜂5号少儿重疾险适合保终身,妈咪保贝新生版适合保30年。

这样大黄蜂5号终身+妈咪保贝30年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组合。

---

老人的重疾险,可选择产品很少,目前可以考虑的就是嘉和保2021选纯重疾保70岁,但最长只能5年交费,交费会有些压力。

如果是给父母买防癌险,可以考虑昆仑长期防癌险,这是一款老版重疾险时代的产品,性价比很高。

---

到这里我们把一家人的重疾险也就基本搞定了,参考选择如下:

终极攻略!一篇文章教你搞定家庭保险

3)定期寿险;

买定期寿险非常的简单,没有重疾险那么多让人纠结的问题,并且只有中年人需要配置。

如我在《回答几个常见的保险问题》中分享的,定期寿险与意外险的保障虽有重复,但并不能相互替代。

但就我这边了解到的一些数据来看,大家对买定期寿险的热情一直都不高。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30-60岁年龄段,意外原因导致身故大约只占10%,剩余的都是非意外导致身故,如果你认为意外险有必要买,那定期寿险就更有必要买,并且目前的定期寿险也真的不贵。

定期寿险目前最推荐考虑这几款:

这几款定期寿险的选择是这样:

1)我最推荐考虑阳光擎天柱6号;

这款产品健康告知宽松、免责条款少、性价比高、没有等待期,自带65岁(不含)前猝死额外赔付50%基本保额,非常优秀;

擎天柱6号没有等待期,也非常适合既往买了其他定期寿险的伙伴更换产品,保障可无缝对接。

2)大麦定期寿险2021是次优选;

大麦20201的特色是有定期寿险转换权,如果明年升级上市的新版大麦系列定期寿险保障更好、性别更高,我们可以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更换新产品。

3)定海柱2号性价比最高;

定海柱2号是最便宜的,但是它的免责条款有4条,比擎天柱6号等多一条,多了酒驾这一条免责。

如果你能保证一辈子不会酒驾,买定海柱2号也是很不错的。

4)大麦甜蜜家2021适合夫妻共同购买;

夫妻同一意外身故,可以额外赔付200%保额,这是大麦甜蜜家2021最大的特色;

但它的隐形缺点是,万一以后离婚了,保单分割不好办,虽然官方也给了解决办法,但毕竟麻烦。

---

这样,定期寿险也就被我们搞定了。

终极攻略!一篇文章教你搞定家庭保险

4)意外险;

最后剩下的就是意外险了,配置意外险更简单,它仅仅保障意外,对健康要求很宽松。

买意外险,最需要注意的是确认符合产品职业要求。

职业是否符合投保要求,与我们后续能不能顺利理赔密切相关,具体参考《买意外险,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同时,目前职业分类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公司的职业分类表都会有些不同,买意外险一定要找到自己打算买的那款产品,对照它的职业分类表,确认自己的职业是被划分为几类。

优秀的意外险产品,目前这几款值得考虑:

成人意外险最推荐人保大护甲2号,小孩意外险最推荐平安小顽童;老年人意外险根据年龄不同,推荐的产品也不同,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

这样,意外险这一块我们也买好了。

终极攻略!一篇文章教你搞定家庭保险

----

到这里,我们的家庭保障基本就齐全了,重要的保障也都有了。

写了这么多,其实核心思想就一句话:

在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产品中,各找到一款值得买的保险产品,然后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我们的保险就买好了。

就这么简单。

07

当然,要想按照上面的思路顺利买到保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身体状况要符合投保产品的健康要求。

健康告知是买保险时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定期寿险、意外险一般都没有问题,因为它们健康要求宽松;

医疗险、重疾险健康要求相对严格,经常会被卡住;

特别提醒,百万医疗险做到如实告知尤其重要,因为它是1年期产品,理论上不适用2年不可抗辩条款,理赔时被查到有不如实告知就会很被动;

重疾险如果因疏忽等原因没有做好如实告知还要好一点,因为有2年不可抗辩条款保护我们。

什么是2年不可抗辩条款?有什么作用?

可以参考《看了几十份案例,我终于理解了两年不可抗辩条款》。

我们该如何做到如实告知呢?

原则很简单,如实告知是有限告知,仅限健康告知页面询问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着健康告知一条条看,问到的都需要告知,而没问到的并不需要告知,更详细的介绍可参考《关于健康告知,你该知道这些》。

如果说有健康异常,不符合某产品健康询问,主要有三个方法可以尝试:

1)每款保险产品健康告知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一款产品健康告知不符合,可以多看看其他同类产品,也许另一款就符合了;

2)试试有在线智能核保的产品,看能不能智能核保通过;

3)尝试申请人工核保;

保险公司又如何知道我们到底有没有如实告知呢?

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会有理赔调查,具体如何查的,哪些能查到,哪些查不到,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关于理赔调查,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08

我们买保险大致就这么一个过程:

了解一些基本的保险知识,然后就是挑选好的保险产品,最后就是做好如实告知去买保险。

买保险,最重要的是思路,思路对了,选择的具体产品好一点差一点,问题都不大。

最核心的思想:

在百万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产品中,各找到一款值得买的保险产品,然后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我们的保险就买好了。

真的不难,但前提是你得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保险。

考虑到按目前大多人的保费支出,我们几十年下来的累计保费可能有20-30万之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是值得我们在买保险前花一些时间做足功课的。

千言万语一句话:

买保险这件事,真的不难,但得自己学,不要懒。


全网同一ID:Jun保屋;

关注Jun保屋,教你买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达尔文   玛丽   意外险   恶性肿瘤   大麦   保费   寿险   医保   津贴   保险公司   预算   保险产品   意外   攻略   家庭   健康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