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养家糊口难,养孩子、教育孩子更难;

两个人当家长,但只有一个人靠谱上心,可就难上加难。

有人说婚姻里最悲催的是“丧偶式育儿”,孩子的爸爸,有跟没有一样。

但更让人崩溃的,其实是那些有还不如没有的爸爸们。

最近热传的一个说法叫“诈尸式育儿”

说的就是这些“死又死不透,经常跳起来乱指挥”爸爸们的日常。

平时不管孩子,偶尔在某些看不惯的事情上“突然诈尸”对孩子和妈妈指指点点。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还有网友总结出几大特征:

1、没事各种瞎指挥,坐等验收育儿成果

“高中时期,我爸连我上高几都不知道,一看我看电视,就问我怎么不学习……”

2、说风凉话,站着说话不腰疼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3、扯后腿,帮不了忙还拖后腿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4、强行植入,没事刷一刷存在感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5、自己是亲爹,你是后妈

“我爹,考好了说是她的英明领导,考不好是因为我妈教育得不行。”

不少人感叹这形容十分准确:“典型我爸”,“我家就是这样”……

比起“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还扎了不少中年老母亲的心,迅速成为育儿鄙视链的最低端。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在中国,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机构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父亲都只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完全忽视和孩子的交流。

22.0%的父亲很少“拥抱、亲吻孩子”;

三成父亲不会对孩子说“我爱你”;

“作为家委会成员或家长代表,经常为学校出力、出谋”的父亲仅有6.7%

就像作家刘墉说的:许多爸爸在孩子图画里,没有手。

为什么?

因为在孩子记忆里,爸爸像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当爸爸,但靠着一两句话的“教育”就想获得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未免太过偷懒。

更有甚者认为自己赚钱养家就够了。

“忙工作”让不少爸爸有理由推脱家庭教育中的责任,《经济学人》的报告也指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程度不够,工作是关键因素。

早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父爱缺失”(Father Absence) 问题,并呼吁父亲多与儿童玩耍。

缺乏父爱的孩子普遍没有安全感、自尊感低下,缺乏自信。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女主悲剧的根源之一则是年少时缺少父亲的关爱 / 豆瓣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亲教育的缺失有关。

“在教育的路上,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

母亲的艰难

“老公不回家,意味着你只需要照顾孩子和自己;老公回家,你要照顾你和孩子,还要照顾老公,还会吵架。”

虽然只是网友的调侃,却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要说世界上最让人心累的工作,当妈的一定在榜上。

上班要和领导、客户斗智斗勇,回家要和孩子、作业见招拆招。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陪读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南京一位33岁的妈妈,就因为陪娃写作业,被气到脑梗住院。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南京妈妈病历,因陪孩子写作业气到脑梗 / 现代快报

平时辅导作业的时候爸爸不在,成绩下降的时候妈妈背锅。

“我是后妈他是亲爸,放给他管他人影又没了!”

妈妈带孩子一肚子苦水没出倒不说,还要接受来自亲生丈夫的人格侮辱。

轻者气到“休夫”,重者危及生命。

上海的一名妈妈将自己出生不满半岁的孩子抛下5楼,随后自己也跳了下去。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图片来源 / 上海新闻综合

起因是孩子从床上摔了下来,丈夫指责她:“你不上班,连孩子都带不好!”说完就去参加同学的婚礼了。

好在楼底松软的草坪救了她们,母女俩获救。

像这位妈妈一样极端冲动的情况实属少见,也需警惕。

但生活中,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妈妈指手画脚的爸爸却出奇得多。

只是大部分妈妈都足够理智、足够坚强,才把一切统统忍受了下来。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若是忍无可忍、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便容易发生口角,相互抱怨。

说到底,互怨家庭里,遭殃的还是夹在中间的孩子。

研究显示,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大约2岁或更小)就把父母的一切看在眼里。

6个月的幼儿,在父母吵架时,TA的心跳血压就会上升。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台湾儿科医生黄从宁讲解幼儿对于父母情绪的反应 / 幸福来敲门

他们经常注意到父母之间的争吵,甚至当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偷偷吵架",特意避开瞒着孩子时。

“育儿”作为家庭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父母双方的关爱和陪伴属于"基本条件”。

这个基础上,“和谐”、“温暖”、“有爱”则是强有力的加分项。

好的教育需要共同参与

更要统一“口径”

关于“一个家里,教育谁说了算” 的问题,争论永恒不休。

诈尸式育儿最让中年母亲感到“扎心”的一点就在于:

自己好不容易让孩子养成的习惯,可能因为“突然诈尸”的父亲一句话,打回原形。

该出现的时候不出现,不该出现的时候出来指手画脚。

当然,“诈尸“出来捣乱的,不仅仅只是爸爸,还可以是家中任何一位没有遵守“统一战线”的人,比如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妈妈不许你吃糖,姥姥悄悄给你带了些,不要告诉妈妈哦!”

“爷爷带你去公园玩,别听妈妈的,困在家写作业伤眼睛不好。”

老一辈爱孩心切可以理解,但爱孩子不能害了孩子。


中年女人的崩溃:躲过丧偶式婚姻,躲不过诈尸式育儿

孩子在还没有对世界有清晰认知的时候,父母、亲人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形成了孩子的基本世界观。

好的家庭教育里要有一个统一“教育方针”。

因为幼童阶段的孩子,认知处在一个发展关键点上,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

不同方向的教育理念,会相互干扰,久而久之,也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两面性复杂型人格。

无论是丧偶式育儿还是诈尸式育儿,归根到底,说的都是家庭教育中失衡且不够理想的一种状态。

家庭教育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谁说了算不重要;

况且夫妻俩,共同面对生活这场战斗,养育孩子健康成长,通力合作才最重要。

毕竟,生活不只是打怪升级。

“猪队友”想“躺赢”,没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后妈   作业   指手画脚   父爱   南京   家庭教育   爸爸   父亲   不好   家长   老公   父母   婚姻   妈妈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