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友情有这几种,最后一种最珍贵

成年人的友情有这几种,最后一种最珍贵

成年人的友情有这几种,最后一种最珍贵

小潘·情感美文系列

小潘谈情说爱 签约作者原创

01

朋友,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意义?有人觉得朋友一定要多,朋友多了才能证明自己的人格魅力,说明自己是受欢迎的,最重要的是,朋友越多,自己越觉得有面子;

还有人觉得,朋友是很特殊的一个存在,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却可能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可以多年不联系,但是只要一句“在吗”足以打消所有的尴尬,所以朋友不必多,知心便好。

高晓松曾经有一次在节目中说过,自己到了中年后,会把微信里的好友一再删除,不是他冷漠,而是他觉得没必要再浪费时间去与那些没必要的人联络感情,因为真正的朋友不是这样的相处模式。

贾平凹散文集《自在独行》里面这样说过: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儿、钉子、螺丝帽和小别针,只要愿意,从世俗上的任何尘土里都能吸来。

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很多人都能明白,那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身边会围绕着什么样的朋友,要先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人喜欢安静,喜欢品茶,那么他身边的人一定是不喜喧闹的,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喝茶,聊天,漫无边际地聊天,这样的方式是最减压的,也是最舒服的。

有人喜欢冒险,喜欢旅游,那么他一定有很多“驴友”,哪怕路上吃再多的苦,但是朋友之间相互鼓励打气,也觉得是一种乐趣。

不管什么样的朋友,各人有各人的选择,这是一种彼此相吸的现象,同样也是为自己积累友情的方式。

按照贾平凹在《自在独行》里面的观点,他把自己身边的朋友分为了两类,一类是生活关照型,另一类是精神交流型。

成年人的友情有这几种,最后一种最珍贵

02

生活关照型

按照贾平凹认为的那样,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以为自己做很多琐事,比如搬家,照顾生病的家人,出席岳父的寿宴等等。

这样的朋友其实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或者可以说,我们亦是别人这种类型的朋友。

当朋友有需要的时候,作为朋友,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也因为是相熟的朋友,所以不会计较那么多,可能这次我帮了你,下次也有需要你帮忙的时候。

所以,有人会把朋友定义为不需要付费的帮手,看似有些冷漠,实则是真正做到了朋友该做的,也收获了想要的友情。

有人总希望自己的朋友一定要是知己那种级别的,最好不需要自己多家言语,朋友便能知晓自己心里所想,这其实就是强人所难,因为朋友未必是知己,而知己未必能做到生活关照型朋友能够做到的一切。

所以贾平凹会生出这样的感慨:成我事的人是我的朋友,坏我事的也是我的朋友。

可能有些朋友会在你陷入低谷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但是他不一定是你倾诉心里话的最佳对象,甚至他可能不懂你的心理,无法跟你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朋友确实帮你解决了不少现实中的困难,你要学会如何与他相处,如何同样地去为他付出,解他燃眉之急。

成年人的友情有这几种,最后一种最珍贵

03

精神交流型

能够在精神上与自己交流的人,是知己,是真正能够走进自己内心的朋友,这种朋友也最为珍贵,也许他帮不上你什么忙,但是你的心里所想,他总是最能理解的那个人。

人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人总有孤独的时候,有人说,我喜欢享受孤独,但是他一定也同样渴望自己的内心得到理解。

所以,那些能够与自己进行精神交流的朋友,哪怕他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很“无用”,但却是让人忍不住想要好好珍惜的。

正如高尔基说过的那句话: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真正能够心灵相通的朋友,我们称之为知己,跟知己在一起,哪怕不聊天,不做什么事情,只是那么相对而坐,或是各自看书,或是一起听听喜欢的音乐,都是一种享受。

跟知己在一起,两个人的三观没有冲突,看待事情的价值观相同,也就会更有默契,无疑,跟这样的朋友在一起,甚至有时好过了跟家人在一起的感觉。

贾平凹就说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把我的朋友看得非常重要,为此冷落了我的亲戚,甚至我的父母和妻子儿女。”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能为了朋友就冷落家人的人,未必是真的对家庭有责任感,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难题,遇到了不被人理解的委屈,只有在知己面前,才得以有了负面情绪的宣泄口,才不必伪装知己,强颜欢笑。

在知己面前,他懂得且接受你所有的狼狈和崩溃,所以在他面前,你是最放松的,也是觉得最有安全感的。

面对家人或者爱人的时候,很多人有所顾忌,不愿意让家人跟着担心,不愿意再费口舌去解释,因为家人并不一定理解你,所以反倒觉得心累。

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如此珍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朋友,因为找到一个能与自己产生情感共鸣的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实,作为成年人,不管拥有哪种友情,都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同时也要积极去为朋友付出,因为只索取是自私的表现,也会失去朋友。

当然,即使朋友再多,即使我们从朋友那里能够得到再多的慰藉,也要明白,真正能接纳自己所有的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能指望朋友能够承载我们的一切。

成年人的友情有这几种,最后一种最珍贵

04

正如贾平凹认为的那样:“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颗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

这是人生的一种不圆满,但未必不是渡自己的一个过程。

贾平凹的这本《自在独行》道出了人生的很多真相,人总是要学会享受孤独,珍惜拥有的友情,享受自己的孤独人生,这就是修行。

所以,当你遇到友情上的困惑时,当你觉得人生这条路走不下去的时候,不妨看看这本书,会让你的心灵经历一场洗涤,获得更大的勇气和动力。

贾平凹『自在独行』 ¥39 购买

—END

成年人的友情有这几种,最后一种最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高尔基   友情   独行   共鸣   所想   成年人   苦难   知己   自在   家人   孤独   身边   精神   人生   喜欢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