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抛弃的前半生

故事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边缘小乡村,那里世代穷苦,乡人们思想封建,觉得要生男孩子才能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给自己养老。

主人公上面还有个姐姐,姐姐出生的时候,白白胖胖的,招人喜爱。因为是第一胎,父母觉得二胎还有希望是男孩,所以对第一胎是女孩这个事情觉得无所谓,反而很爱女孩儿,觉得能招个弟弟来。

两年后,主人公出生了,是个女孩儿,父母知道是女孩儿的时候,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再加上主人公瘦瘦黑黑的,不招人疼,家里从此多了许多的哭闹。

主人公小时候容易犯浑,母亲就经常打她脸,觉得她应该是个弟弟的,怎么偏偏是个女儿。

主人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招人讨厌,所以常常犯浑,想多些关爱吧,可是往往适得其反。

正赶上计划生育最严的一年,父母亲想,能生二胎,那把小女儿丢掉,就还能再生一个,万一是个儿子呢?

他们把哭着的小女儿扔到一个荆棘丛里,狠心转身离开。

是主人公奶奶知道了以后跑去抱回来的,说即使不想要也不要害了一条姓名,可以送人啊,有的人家不会生的,是男是女都要的。

他们又开始找不会生育的人家,联系好之后,人家上门来了,但是那家人也很穷,说暂时没有钱可以买东西给女孩儿吃,让女孩儿的父亲给十五块钱,暂时养两个月,自己出去做苦力赚钱买东西给孩子吃。

可是当时的主人公家庭经济实在是拮据,拿不出这十五块。这件事情只好作罢。

在母亲身边,至少还能喝口奶吧,要是抱出去,还不得饿死。

后来,为了躲计划生育,主人公又被送去她大姨妈家,两周,浑身长满了虱子。

等父母去接的时候,已经瘦得不成人形。

父母亲有于心不忍的时候,就打算还是自己养着吧。

千躲万躲,计划生育还是没躲过,母亲被拉去做了上环手术,这下,这个家里,永远只有两个女儿了,不会再有弟弟了。

主人公的父亲母亲总觉得没有儿子抬不起头来,被人戳脊梁骨,就把气撒到小女儿身上。

因为大女儿无辜啊,第一胎啊,可是第二胎怎么能还是个女孩呢,是个男孩该多好,被小女儿占了位置,小女儿多可恶啊!邻居都说,这家小女儿太浑了,天天哭天天哭!

父母也觉得浑啊,天天打天天打。

等小女儿稍微大一点了,不打了,觉得孩子疼起来心里多少也会疼吧。

不打了呢,也不给好吃好喝好穿,都是捡姐姐剩下的。

孩子越长大,越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得宠,虽然家里穷,可是最穷的,还是自己,没有物质没有关系,可是没有爱,才是最穷的。

等到上了学,孩子成绩不错,比姐姐好很多,父母才渐渐喜欢上了小女儿,一直供着她上学,孩子也算争气,考了个一本学校,父母呢,慢慢觉得,其实孝顺的话,女儿也是一样的。

这么多年,女孩儿早就原谅了父母,因为封建思想的顽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的,但是,被抛弃的感觉,总是一个大疤痕,剜在心里,不去碰,不疼,一旦揭开这个疤痕,女孩就觉得自己的一生,都是被抛弃的阴影。

什么时候才能与自己的内心达成和解呢?很难吧!

就因为自己是女孩儿,就要被抛弃吗?

自己是二胎,就要被抛弃吗?

活着的权利,自己有吧!

被爱的权利,自己有吧!

爱和温暖多起来的日子,是女孩儿最开心的日子,那意味着自己也被接纳,也被同等关爱。

女孩用善意对待这个世界,因为她相信,既然自己最终没有被抛弃,就还是有人爱着自己的,自己再努力去爱别人,努力去爱父母,别人也会努力爱自己的吧。

小时候,女孩最讨厌邻居们说小时候被抛弃被抱走的经历,因为她知道父母内心深处也不想的,你们为什么总是要提起呢?

可是今天,这道疤痕,又被揭开一次。

女孩的丈夫说,孩子犯浑是遗传了妈妈!

这句话就像是利剑一样,正中女孩的伤疤,犯浑?小时候经常犯浑就差点被抛弃了,多可怕!女孩伤心到了极点,面对哭闹的孩子,女孩说出了最伤人的话:你再犯浑,妈妈不带你了!

说完眼泪就吧嗒吧嗒掉了,丈夫没看见,女孩心里好难受!

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把别人治愈了多年的心病,一下子打回原型,让她知道,你再努力,都没有用,骨子里刻着的东西,改不了。犯浑,还会遗传吗?可能吧!

她把孩子哄睡了 ,她自己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中。

她没有当好一个妈妈,把自己的坏情绪发泄在了孩子身上。

她的孩子犯浑,像她小时候一样。

可是她难道也要抛弃孩子吗?

不,不会的,她希望她的丈夫,能够多爱自己一点,弥补童年缺失的爱,可是,这样的要求,太奢侈了吧!

谁会去治愈一个受伤严重的人呢?多累啊!事情那么多,要关心照顾的人那么多,谁能一心一意一辈子对一个人好呢?

女孩只好自己反思,自己给这段婚姻带来的是什么,是爱和包容吗?好像不是,因为丈夫说,再这样哭闹,他要疯了。

女孩呢,陷在自己的痛苦泥淖里,拔不出来。

女孩想,自己以后要再努力,再努力,治愈好伤,给孩子温暖的一面,给丈夫温情的一面,不要让孩子觉得妈妈情绪容易崩溃,不要让丈夫觉得妻子不温暖不包容,不要让这个家里充满了怨和抑郁。

女孩想了很久,有的疤痕,真的会被一句话全部揭开,但是也许丈夫真的是无心的。

那就无心吧!

要想开一点啊,哪里有那么多感同身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疤痕   女孩儿   计划生育   主人公   弟弟   小时候   丈夫   家里   姐姐   父母   母亲   努力   妈妈   孩子   女孩   前半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