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顶级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要说悠闲自在的日子还得是刚毕业的那段时间。再也没有写作业的烦恼,没有毕业设计的迷茫,除了上班出错经常挨批之外,下班时间还是非常欢乐的。

可以用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去追剧、打游戏、看综艺,或者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吃逛逛吃,再任性一点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而现在的老公,那时候的男朋友,却总在耳边煞风景地唠叨我:“没事学习点东西吧,看看书,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不好吗?”

每当他这样说我的时候,我总是会非常不开心地跟他说:“我都学习了那么多年了,现在到了玩的时候凭什么不让我玩!”之后就会爆发比较激烈的争吵。

《认知驱动》:顶级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长此以往他也不再跟我唠叨这些,随我干什么都行了。

可是七年之后的某一天,当我生完二胎准备复工的时候,对着镜子里蓬乱的头发,松弛的皮肤和满是赘肉的肚子,还有公司摇摇欲坠的岗位和多少年都没有变过的工资单,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无助感。

那时候的我突然之间就有了危机意识,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方面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没有竞争力,我突然变得恐慌,想要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

机缘巧合之下,我翻开了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认知驱动》:顶级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从书中,我了解了人类的三重大脑的运作机制和趋易避难,急于求成的天性以及“早冥读写跑”的自我提升方法论,我就开始认真去践行。

尤其是读书和写作,我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认真去输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以此来倒逼自己不得不去思考书中的内容。

大半年之后,我感受到了自己明显的变化,对家人的理解更深刻了,对工作的思路更清晰了。

除了我自己的感受,我也收到了从外界而来的各种正向反馈。老公说我性情变化了很多,觉得好奇,也开始翻看那些我看过的书。

公司的小伙伴们都觉得我更自信和从容了,纷纷开始好奇让我改变的究竟是什么。

领导也经常表扬我工作越来越有思路,对我很放心,以至于给我的奖金也比之前更多了。

所以,当周岭老师的新书《认知驱动》一上市,我便迫不及待地买了下来,开始开启进一步的自我提升之路。

《认知驱动》:顶级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通读全书之后,整体感觉这本书比之前写得更加深刻,上本书主要介绍了自我提升的方法论,而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我们之所以混沌、无助和迷茫,本质上都是由于没有认清楚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而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和权力也并不是顶级生活的真实模样,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顶级生活从来都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1.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精神世界其实是层次分明的。

就像我们乐此不疲的抖音短视频、网络游戏、追剧、综艺以及逛街看电影等娱乐活动,本质上都属于最浅层的消费层。

因为它们无非是花费我们更多的时间或者金钱和注意力去消费别人创作的东西。

这种消费层带来的愉悦是暂时的,不是长久的。一旦即时的愉悦结束了,带来的不是发自内心的满足,而是无穷无尽的空虚和失落。

《认知驱动》:顶级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比消费层高级一些的是生产层,就像在公司上班,在书店卖书,是为消费层提供服务作用的,也会产出一定的成果,可以让自己满足,可不能发自内心的愉悦。

最高级的一层就是创造层,创造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中,所创造的作品能给人带来经久不衰的成就感,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能够得到正面反馈,就更加会驱动自己形成正向循环从而变得更好。

周岭老师在《认知驱动》中说:

一流的生活是觉知,是内修,它可以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好;而顶级的生活是创造,是外修,它可以让别人过得更好。

因此,顶级的生活并不是奢华,因为奢华只能满足我们精神层次中最浅层的消费层,真正顶级的生活是创造,这才是能够让我们达到深层次的精神满足的必备条件,能够带给我们长久的愉悦和快乐。

《认知驱动》:顶级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2.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现在,我们知道了能够带给自己真正精神愉悦的是创造,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因为自己可以创造出作品而感到满足。

因为作品的质量是不稳定的,而且是参差不齐的。

拿我自己来说,每次看完书之后,我都会写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和感悟,但是质量是不同的。

有的时候,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孩子病了等原因,我输出的内容就会有敷衍的成分在里面,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应付交差。

这样的心态下创造出的作品必然也是敷衍的,不能给其他人带来价值。

而如果我每一次都以这样的心态来创造,那么时间一长,我就会陷入到迷茫和困惑当中,感觉自己很努力,可是却没收获到什么成果。

因此我们做到了能够自己创作之后,继续要做的是要输出有价值的内容,不断打磨、创造出对别人有价值的作品,才能真正让自己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

《认知驱动》:顶级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从而通过自己的改变进而影响更多的人去遇到更好的自己,或者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为自己带来内在的精神满足和外在的金钱价值。

正如书中所说:

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的时候,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3.利他是人生的终极意义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先让自己觉醒,进而去影响到周围亲近的人,比如家人和朋友,所以家庭就会越来越和谐。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有更高层次的能力去帮助和影响更多的人,而这才是我们人生的终极意义——利他。

刚知道这个词是因为看了稻盛和夫的《心》,深深被稻盛先生的人生哲学所影响了。

追其根本,我能做到的只是对家人的利他,在工作上始终无法做到真正的利他。

稻盛先生能够得到所有人的佩服,本质上是因为他用自己的利他哲学而真正做出了让人惊叹的成绩。

《认知驱动》:顶级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因此在他的一生当中能够成功从零基础经营了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并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让濒临破产的日航转危为安。

以自己的利他之心,做到了平天下的效果,以至于影响了很多的人接受了他的利他哲学。

结语:

其实周岭老师的两本书,目的非常明确。《认知觉醒》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认知驱动》是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意义。

本质上,他都是在用输出自己实践方法的方式,尽可能去影响和激励更多希望变好的同道中人。

何其幸运我能被他所影响,遇到了一个跟之前不一样的自己,我也会继续努力去驱动自己的认知,去影响更多的人。

认知觉醒+认知驱动 ¥2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奢华   认知   方法论   愉悦   迷茫   层次   心态   意义   老师   精神   时间   人生   更多   作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