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那个陪读的妈妈,前途尽毁:父母陪读背后的危机

有态度,有温度,让育儿更简单快乐。


继“南京高中生菜刀弑母”“山东青岛女律师被女儿勒死”等事件后,又有悲剧发生了。


12月13日,江苏有一个17岁的高三学生将陪读的46岁母亲杀死。

杀死那个陪读的妈妈,前途尽毁:父母陪读背后的危机

据说,这是个单亲家庭,单身的母亲对儿子学习要求十分严格,为了陪孩子考大学,她牺牲了很多。


在陪读期间,她用了辱骂等方式进行教育,所以导致孩子情绪爆发,做出了“杀母”行为。


具体的案件细节还未向大众披露,但是从这个事件里......


我看到了那些父母陪读背后的危机。

杀死那个陪读的妈妈,前途尽毁:父母陪读背后的危机


一、3种陪读父母,你是哪一种?


陪读发生在每一个家庭里,小学生的作业辅导,初高中的名校冲刺,大学考研时的忙前忙后,都是陪读。


首先,愿意陪读的家长肯定都是伟大的,他们尽到了监护人的义务和责任,比那些常年不管孩子的家长好很多倍。


但并不是父母心甘情愿,被陪读的孩子就一定能变优秀的。


为什么呢?因为陪读的质量是取决于父母本人。

杀死那个陪读的妈妈,前途尽毁:父母陪读背后的危机

(1)高知识的父母,有能力给孩子的学习做课外辅导,甚至能比老师讲得还仔细清楚。这样的父母,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共同达成孩子成才的愿望。


(2)有些父母本身的知识水平不足以辅导,所以他们选择不插手学习,偏向于给予孩子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这样的父母虽然不能在学习上帮到孩子,但是起码给了孩子精神心理上的安慰。


(3)但有些心比天高的父母,本身没有辅导的能力,偏要插手学习,还会将孩子的目标定的很高。孩子要是没有达到要求或者不想学时,他们的控制欲就爆发了,指责辱骂地逼着孩子学。


这不是教育,这是压迫。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就在沉默中灭亡。


陪读不是一件小事,做好了孩子成才,做不好孩子就成魔了,毁灭父母或者毁灭自己的魔。

杀死那个陪读的妈妈,前途尽毁:父母陪读背后的危机


二、陪读,陪的不能只是成绩


聪明的陪读父母,应当清楚一个道理:


“论学习教育,肯定还是老师专业;但是论孩子的精神需求,肯定还是父母能给的更多。”


父母在陪读期间,不能只重视成绩,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杀死那个陪读的妈妈,前途尽毁:父母陪读背后的危机

回看一下那么多学生弑母弑父、跳楼自杀等等悲剧,心理健康发展早已变成教育的重点之一。


给予孩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不要过度监督和约束,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越束缚就越会产生逆反心理。


当发现孩子出现焦虑、紧张或者厌学等负面情绪时,要主动帮孩子缓解压力和不安,必要时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不要等孩子走向了极端,才后悔莫及。


尊重孩子的人格,做孩子学习上的伙伴,而不是拿着鞭子抽打赶着学的恶人。


即使在你看来是为他们好,但是他们感受到的只有鞭子抽下来的痛,严重的还会因为这些而怨恨你,产生毁灭的恶念。


陪读,应当是一种善意的陪伴,是孩子学习生涯里一段美好记忆。

杀死那个陪读的妈妈,前途尽毁:父母陪读背后的危机


自古以来,陪读尺度都不好掌握,最重要的是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多想想孩子内心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希望他干什么。


亲爱的,转发点赞再走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父母   恶念   鞭子   悲剧   前途   沉默   情绪   重视   家长   不好   危机   母亲   成绩   妈妈   老师   事件   精神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