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嫌妈妈不赚钱,生了女儿后,我庆幸我妈当年是全职主妇


作者|东林富

01

记得倪萍在《姥姥语录》中说,她从小是在姥姥家长大,妈妈忙于工作,没时间照顾她,她不到二岁就被妈妈送到机关幼儿园,几个月才能见妈妈一次。

小时候嫌妈妈不赚钱,生了女儿后,我庆幸我妈当年是全职主妇

是姥姥和大姨把她从幼儿园接出来,带到姥姥家里养到六岁,直到上小学才又回到了青岛妈妈家。

姥姥给了她万千宠爱,让她有一个幸福又难忘的童年。

倪萍对姥姥的感情十分深厚,倪萍在北京工作后,还把姥姥接到身边,和自己一起生活。


小时候嫌妈妈不赚钱,生了女儿后,我庆幸我妈当年是全职主妇

她在书中说,自己有两个妈妈,一个是姥姥,一个是妈妈。

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倪萍在书中说,有人做过调查,问十个孩子,一种母亲是全职妈妈,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孩子,把自己的身心都扑在孩子身上,但正因为如此,自己错过了最佳工作机会,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好的读书、工作条件。

而后一种母亲,整天忙于事业,事业有成,但孩子是在保姆怀里长大,这样的母亲却可以为孩子提供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两种母亲,你怎么选?

结果是年龄小的孩子选择了前者,成熟长大的孩子都选择了后者。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

我的妈妈从生下我和弟弟,一直全职在家,直到我上了大学,她才出去工作了几年,赚了几年钱。

我妈妈因为一辈子没怎么自己赚钱,所以她直到现在,依然生活得很节俭,对金钱很珍惜,对自己和他人都比较抠门。

但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希望我妈妈在家里当全职主妇,不想回到家之后,冷锅冷灶,找不到一个可以说心里话和倾吐委屈的人。

小时候嫌妈妈不赚钱,生了女儿后,我庆幸我妈当年是全职主妇

在倪萍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倪萍虽然是姥姥养大,但她并不缺乏亲情抚养。正如她自己所说,在她心目中,她有两个妈妈,姥姥对她的爱,代替了妈妈的爱。反过来,如果倪萍不是由姥姥亲情抚养,而是由保姆抚养,我想倪萍可能过得就是另外一种人生了。

02

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地说过,孩子小时候,特别是3岁之前,一定要有亲情抚养。这样孩子长大后才有安全感,人格才更健全。

什么是亲情抚养呢?顾名思义,就是有亲人感情的抚养,比如孩子由父母、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抚养。

我小时候不懂得这些,经常羡慕有些同学的妈妈能赚钱,而我妈妈只知道在家洗衣做饭,每次我花钱,我妈妈都很抠门,都要我央求很久才给我点零花钱。

我长大工作后,看到有些家庭的小孩子由保姆或是家里亲戚、老人代为抚养,也没有特别的感触,觉得孩子由谁来照顾都无所谓。

直到我有了女儿,特别是我亲自照顾她之后,才明白养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上班更累更要倾注感情和心血。

最为关键的是,养育孩子一定要投入感情,要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除了孩子的吃喝拉撒之外,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也至关重要。

三岁之前孩子对抚养人的情感依恋对孩子长大后是否有健全的人格起着关键的作用。

小时候有良好亲情抚养的孩子,长大后内心更丰盈、有爱、有自信和底气,也更有能力去爱别人。

只有心里有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因此,每当回忆起我自己的童年,虽然感觉那时物质有些匮乏,但却是不缺爱,安全感满满的一段时光。

小时候嫌妈妈不赚钱,生了女儿后,我庆幸我妈当年是全职主妇

那是普遍物质匮乏的年代,因为妈妈要照看我和弟弟两个孩子,只靠爸爸一个人赚钱,生活的压力,难免有时候让爸爸妈妈脾气不好,我和父母之间会时常会有矛盾。

成年后,我也会因为各种问题会和父母产生嫌隙。

但打归打,闹归闹,本质上说,我和父母的关系一直很亲密,很良好,也舍得为父母花钱,从心眼里敬爱父母。

我想,这和我从小就和父母一起生活,特别是妈妈一直全职照顾我们姐弟相关。

试想如果童年和父母感情疏离,成年后就再难和父母建立起亲密关系。

反观那些从小父母在外地工作的留守儿童,他们长大后,很难和父母亲密起来,在一起也像熟悉的陌生人,心里的隔膜,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消除。

小时候嫌妈妈不赚钱,生了女儿后,我庆幸我妈当年是全职主妇

父母这个职业是有保质期的,如果在孩子幼年时期做父母的不称职,等孩子长大后,父母这个位置就很可能形同虚设了。

因此,想要父母这个职业一直保鲜,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履行好自己作为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不能自己偷懒或是找借口。

03

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追求也越来越高。

现代女性,往往要孩子和职业兼顾。

记得几年前,我乘地铁上班,在地铁上遇到过一位漂亮时髦的妈妈,用婴儿车推着一个胖乎乎大眼睛的不到一岁的小男孩。

这位妈妈和我说,生完宝宝后,她自己开店,边看店,边照顾孩子。

当时我心里小小地羡慕了她一下。

她看上去精神状态很好,衣着得体,举止优雅,看上去经济富足,对自己儿子也是满满的爱意。

而那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看上去也幸福满满,不时咧开小嘴冲妈妈笑,母子看上去让人觉得温馨幸福。

小时候嫌妈妈不赚钱,生了女儿后,我庆幸我妈当年是全职主妇

我生了女儿后,回忆起多年前的这一幕,感触更深了一层。

我想这位美丽的妈妈虽然外人看上去能事业和孩子兼顾,既能自己赚钱养娃,还能依然貌美如花,但她背后付出的那些艰辛,可能只有她自己知道。既要打拼事业,又要给孩子换尿布,喂奶和哄睡的辛苦,当了妈的都深有体会。

但这样的妈妈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在金钱上更有底气,在养育孩子的关键时期,她也没有缺席。

很多人会质疑,赚钱养家和带娃都由妈妈一个人承包,爸爸们难道就没有一点存在感吗?

当然不是。

在养育孩子的责任上,父母应该是平等的。

妈妈们做到的,爸爸们也理应做到。只不过在中国大多数家庭,不可否认,在养儿育女方面,女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记得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妈妈在陪着我和弟弟,爸爸负责赚钱养家,但在关键的时候,爸爸一直都在出钱出力。

04

正是因为现代社会诸多的压力,车贷、房贷,还有家庭的各种开销,包括我们对物质生活更多的追求,让很多女性并不甘心于呆在家里当全职妈妈。

当然,互联网的发展,让妈妈们在职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甚至可以在家办公,让她们兼顾工作的同时,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

还有些妈妈也是在努力地工作和孩子兼顾,下班后,或是周末、节假日,把时间都给了孩子和家人。

孩子和父母在形式上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但在心理上,却可以越来越贴近。

父母的任务,不过是从孩子还是小小的婴孩开始,就要对他们小心呵护,然后随着时光的流转,孩子逐渐独立,最终能培养出独挡一面,在社会上独立行走的社会人,让孩子们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大概也就是孩子人生的前十年,等孩子上了初中,他们就会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独立,如果父母管得过多,孩子反而会逆反。

采访过很多妈妈,她们几乎没有人因为孩子小时候自己对孩子付出太多,耽误了个人的事业而后悔。

反倒是很多事业有成,赚了大把金钱的妈妈,常常感叹自己因为事业忽略了孩子,现在孩子不听话,有很多坏习惯无法改正。如果时光倒流,自己一定会有不同的选择。

因此,在孩子小时候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和自己留下终身的遗憾。

小时候嫌妈妈不赚钱,生了女儿后,我庆幸我妈当年是全职主妇

愿每个妈妈都被家里人善待,愿每个孩子都在父母的呵护中健康成长,愿每对父母都能平衡好事业和养育孩子的关系,愿每个家庭都幸福快乐。


END.


#中国妈妈Young##育儿事务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小时候   妈妈   姥姥   主妇   亲情   庆幸   当年   爸爸   父母   母亲   女儿   感情   事业   孩子   家庭   时间   职业   更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