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妈妈。

上周末,蛋姐邀请她幼儿园的好朋友轩轩来家里玩。没想到刚进门,就经历了尴尬的一幕。和蛋姐说说笑笑走进来的轩轩,一看到没见过的老陶,立刻往奶奶身后躲。

“快叫叔叔啊!”轩轩奶奶急了,“这孩子,一见生人就缩头缩脑。”

机智的老陶拿来几把玩具枪:“你想玩哪个?”轩轩心动了,伸出头来犹豫着。结果奶奶又开始催促:“快点选啊,磨磨蹭蹭的。”被这么一说,孩子立马又缩回去了。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最后,还是蛋姐打破了僵局,她一把抓起玩具,拉着轩轩去旁边玩了。两人没一会就传来嘻嘻哈哈的打闹声,但轩轩对我和老陶自始至终都怯生生的。其实,像轩轩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家长也不知如何是好:孩子害羞、怕生该怎么办呢?会不会影响以后的人际交往?我们必须去纠正吗?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孩子怕生很正常


你知道吗?害羞的基因是会遗传的,如果父母有一方比较害羞,那么宝宝也很有可能是内向慢热的性格。

我曾和大家分享过一档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里面通过对5个小婴儿的科学测试,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宝宝在6个月大就会显示出基本气质,有的谨慎,有的积极,而这正是我们个性的起点所在。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

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害羞是天性使然,像轩轩奶奶那样,只一味催促、强迫孩子去融入陌生环境,往往会适得其反。

蛋姐从出生以来,性格一直都蛮活泼的。但当她1岁左右时,我惊奇地发现,以前碰见谁都能叽叽哇哇说个不停的自来熟,居然开始害羞了,抱着她出门,也总是躲在我肩后。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学儿医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一种“陌生人焦虑症”。孩子一天天长大,认知能力逐渐发展,她开始有了记忆力,对那些不熟悉的面孔就会刻意保持距离。所以,当你看到孩子怕生,也许更应该感到高兴,那说明她能分清“自己人”和“别人”,知道熟悉的才是安全的。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孩子抗拒陌生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人总喜欢逗弄他们:捏脸蛋、拉小手小脚……面对这种“热情”,宝宝的躲避不是胆小,而是不满。

了解这些原因后,我告诉家里人,带蛋姐出门时,她不愿打招呼就让她藏在背后好了,没关系的,先充分理解和保护她的感受。等她觉得安全了,自然会抬头看向那位正和我们聊得开心的陌生人。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你需要做这3件事


孩子害羞,除了基因的影响,更和家长的教养方式分不开。想一想,你是不是暴躁、没耐心,经常打断孩子说话?别人问孩子问题,你有没有抢着回答?孩子学会了两首歌,你就强迫ta在众人面前表演?有次看综艺,30岁的魏大勋还被爸爸要求给亲戚表演节目,我心说这也太惨了吧!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宝爸宝妈请引以为戒,别再给孩子留童年阴影了。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体谅孩子的恐惧,不要急着贴标签


即使是成人,都有不少一触及就害怕的东西,比如密集恐惧、黑暗恐惧、动物恐惧……如果有人反问你“这有什么好怕的”,你应该也会想揍他。

轩轩不喜欢串门、不敢和人打招呼,这太正常了。我跟轩轩奶奶就说,不要轻易给他贴上“缩头缩脑”的标签,贴标签反而会固化这种特质。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我们可以轻轻拥抱孩子,化解恐惧,表达共情:“是呀,爸爸妈妈以前也跟你一样,不爱跟陌生人待在一起。”当ta感觉到,你是和ta“站在一边”的,就会更加自信、自如,自然而然外向起来。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事先带孩子熟悉,打好“预防针”


如果出门做客,出发前就要和孩子沟通:“你还记得那个阿姨吗?和妈妈的关系很好,她去年还给你买了兔子玩具呢!”

如果有照片,还可以给她看照片回忆,培养熟悉感。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那天轩轩走的时候,我让蛋姐挑了一个小礼物送给他,告诉他,这是蛋蛋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手工哦。以后他一看到礼物,说不定就会想起在我家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惊喜的是,后来我在幼儿园再碰到轩轩,他也不躲我了,还主动跟我打招呼。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做好示范,适当引导


最后一点,也是强调了无数遍的,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我们大人要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对亲戚朋友表示关心,对服务人员传递感谢,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才会有所改变呀!想让孩子融入陌生环境,不是一句“快去啊”就有用的,可以试试根据当下的场景,给孩子提供具体的社交方案。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比如在公园,蛋姐很想加入沙池里的游戏,我会适当引导她:“你看那个小朋友桶里的沙子满了耶,你要不要去帮她一下?”

这都是些很简单的小技巧,用好了就事半功倍。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我知道,绝大部分人潜意识里会觉得,孩子外向一点好,更受欢迎,以后在社会上更吃得开。

但仔细想想,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开朗热情、八面玲珑。孩子的基本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鼓励他们走出去,见得多了,心态也自然平和。

但同时要认识到,孩子终究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形成独有的性格特质,帮助找到ta们觉得最舒服的状态就好。相信孩子,静待花开。

别再逼孩子了!宝宝胆小怕生不敢叫人,都是因为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你担心孩子过于“内向”吗?留言区告诉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怕生   缩头缩脑   宝宝   孩子   言传身教   纪录片   胆小   害羞   奶奶   陌生人   恐惧   熟悉   热情   性格   爸爸   父母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