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帮孩子尽量的将自己调整到最优状态,也算是成长当中的有力转折


能帮孩子尽量的将自己调整到最优状态,也算是成长当中的有力转折

小正的妈妈今天突然打来电话,说早上的时候送孩子上幼儿园发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孩子一直哭闹着不肯出门,各种打滚耍赖,大人怎么说都不管用。后来还是爸爸因为上班着急吼了他几句,小正才不情不愿的出门上幼儿园,到了幼儿园还多少哭了一阵。

小正妈妈很担忧,询问孩子在幼儿园是不是也闹情绪,可是老师给出的回答是孩子在幼儿园情绪非常稳定,能够跟同伴友好互动交往游戏,并很愿意参与幼儿园里的日常活动,并未见孩子有情绪不佳哭泣的现象。

听到这样的回答,小正妈妈开始反思是不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完全是两个表现呢?

经过询问,小正妈妈告诉我,平时自己和孩子爸爸工作比较忙,下班回来很晚,每天孩子都是老人接回家,晚上的那段时间就都是跟着奶奶的,奶奶是个心细的人,照顾孩子非常细致入微,家里许多事情都不用他自己动手,吃饭奶奶喂,洗漱奶奶帮,穿脱衣服奶奶负责到底,小正妈妈也经常因为老人的包办代替行为进行过交流,但是见效甚微。

而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小正也只好自己做了。

很明显两种不同的要求标准是造成小正出现不同表现的成因。相比较而言,家里是更舒适的地方,当孩子每天早上都要从一个舒适地进入到一个事事都要自己做的地方自然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这就解释了孩子不愿以上幼儿园而闹情绪的原因。

我能给出的策略其实也很简单:

一、建立正确的育儿观,科学育儿。

二、采用正面教育,鼓励幼儿,让其感受父母家人对他的期望。

三、保证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

四、家庭内部协调一致。

策略都很简单,关键在于能不能被真正的执行。许多原生家庭元素是不可能一朝一夕的被根除的,所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成长环境,每个孩子在各自的环境中,父母能帮孩子尽量的将自己调整到最优状态,也算是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个有力转折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包办代替   孩子   家庭教育   幼儿园   奶奶   情绪   早上   家里   幼儿   爸爸   老人   事情   父母   状态   策略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