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01


这个时代有很多被宠坏了的“大孩子”,“巨婴”“啃老族”等等一些概念也开始在大众之间流传。新闻中也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被宠坏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


望着那个自己年龄已经成人,却不出去工作,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成天把时间用来享乐的孩子,父母没有哪个心里不着急的,但是又无能为力。希望孩子能一夜长大,然而这却只能是一个心愿而已。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去做心理咨询,她问咨询师:

“我孩子到现在连鞋带都不会系,我该怎么办呢?”


咨询师详细问了这个妈妈孩子的情况,这个孩子一直是被妈妈包办的,目前已经20多岁了,但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鞋带都不会绑。


了解了一切之后,心理咨询师说:

“那只能在你的有生之年,继续为他包办所有的事情了。”



当孩子学会独立的机会错过了,这辈子就无法弥补了。


看过这样一个新闻,一个成年人活活把自己饿死,竟然是因为太懒。父母一直对他宠爱,什么也不舍得让他干,最终他父母累死了,而他竟然连送到门口的饭,都不愿意自己吃,最终饿死在如垃圾堆一般的家里。


溺爱最终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02


今天这个短片的男主也是个大号“巨婴”。


他早上起来赤裸着半身,大喊一句“妈”,然后,妈妈就帮他把衣服穿上。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他除了玩游戏,什么都不干,连吃饭和刮胡子都需要妈妈来帮他完成。真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爸爸虽然有些看不下去,但是仍然选择保持沉默,好像家里发生的事情都与他无关,到点上班,结果在路上遇车祸不在了。家里没有了经济支柱,妈妈开始变卖家里的东西维持生活。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而孩子仍旧我行我素,毫无反思,每天继续打游戏,继续享乐,看到妈妈做什么都不会伸手帮一把。还对妈妈的无意打扰,显得极为不耐烦。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巨婴看到电视上的VR产品,不管不顾就问妈妈要,妈妈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拒绝了他。这时候,画面回到了小时候。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小时候他不管要什么,父母都一味满足他,哪怕他要的东西根本没有什么用,或者根本不是他这个年纪需要的东西。但是只要他开口,父母就会满足他。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可是,十几年过去了,爸爸也不在了,但小小孩,还是“小小孩”。


他因为没有被满足而生气,对母亲感到愤怒,最终母亲还是把仅剩的钱递给了他,他却一把将钱打在了地下。这一幕让人感到心酸。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老母亲看到儿子那么不开心,就想尽办法讨好儿子,但是儿子都不领情,依旧对老母亲横眉冷对。无奈,老母亲只能拿出自己的“肾脏”递给孩子,让他可以换钱享乐。“巨婴”一看,马上喜笑颜开,立刻拿去买了他想要的VR。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玩乐过后,儿子累了,突然发现自己饿了,马上不耐烦地叫母亲,却怎么叫也得不到回应,他生气的推了老母亲一下,发现母亲已经死了。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母亲死了而难过,生气的去自己找吃的了。他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能填肚子的东西。


心理短片 | 中国式“巨婴”是如何产生的?


最终,“巨婴”不堪饥饿的折磨,扒开妈妈伤口,重新钻回她的肚子,再次成为一个婴儿。

他无法面对未来的生活,无法养活自己,没有办法填饱肚子。所以他只想当一个婴儿。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却足够令人深思。被溺爱的孩子,冷漠不懂得感恩,对生命没有尊重感。


故事真实而又压抑。这就是生活的一种体现。


03


溺爱是父母的心理需求,并不是孩子的成长需要。


溺爱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生命力,是在阻碍孩子的自我成长。


孩子在溺爱中,感受到的只是束缚,不是爱。溺爱的父母,可能只是在孩子身上补偿自己曾经的缺失。


而被溺爱的孩子绝不会感激父母,他们会理直气壮地说:

“我今天这样都是你害的。”


“你既然不能养我一辈子,为什么要开始那么宠我?”


“所以我变不好了,你就继续照顾我吧!”


的确,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比比皆是,丧失了生活能力的孩子,躲在家里对着父母索要。从未感到不好意思,却都觉得是理所当然。


被溺爱的孩子,和不被爱的孩子,其实都没有得到真正的爱。


溺爱是父母的牺牲,然而父母的自我牺牲,背后蕴藏着对孩子的无限控制,让孩子无法离开自己,让孩子无法长大。这不是孩子的需要,而父母的恐惧,怕孩子有一天离开自己,怕孩子不再受自己的控制。


许多的“妈宝”就是用服从来报答父母,所以不敢反抗父母,对父母唯命是从,害怕让父母失望。所有的事情需要父母来决策,来做主,任何事情父母都要插手。然而永远的愧疚不是爱,有一天无法承受就会变成恨。


许多父母想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被需要感,成就感,在各种自我满足的需要中,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意志,让孩子变成自己的附属品。


这时候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停留在了婴儿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孩子只能活在婴儿期,成为一个真正的“巨婴”。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想独立,而是父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力,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无法把自己的人生与孩子的人生分割开来。家庭其实就像是细胞一样,需要不断地分裂,才能繁衍下去。


这样的不放手,只能让家庭变成一滩死水,别人无法进来,自己也无法出去。


最后,想问一下大家,什么是真正的爱?


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祝愿每位父母用真爱养育孩子,不要让你所谓的爱,毁掉孩子,也毁掉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溺爱   鞋带   心理咨询   短片   肚子   生气   家里   儿子   事情   父母   母亲   独立   东西   妈妈   孩子   心理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