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张文宏医生


人红是非多。

自从张医生在防疫中破圈上热搜以来,围绕他的非议就从没断过。

去年4月,张文宏号召疫情期间小孩子要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提出“早上不许吃粥,只能吃鸡蛋、牛奶”。结果被一顿臭骂,说他“崇洋媚外”。事实是,从营养学的角度,张医生的话没毛病。

去年9月,又有人造谣,说他被奖了超大湖墅和千万现金。结果造谣的人很快就被事实打脸。


今年的7月29日,张医生发文分析南京疫情,最后一部分讲到在长期内要学会与病毒共存,结果又被骂“屈膝投降”、“里通外国”。尤其是在某前官员发言之后。

自习君专门去找了原文,相关部分原话是这样的:


3.我们曾经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是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会短期结束,可能长期也结束不了。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我们已经赢过新冠病毒一次,未来我们一定会找到长久的制胜之道。


张医生说得很清楚,所谓与病毒共存,是从长期的角度说的。

举个例子:如果说未来我们大部分工作都会被机器人替代,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现在就要放弃工作,坐等机器人的到来?

再举个例子:如果说未来我们的汽车都是自动驾驶,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现在开车的时候就要放开方向盘?

未来很远,当下很近。

心里可以想着未来的天,眼里还得顾着脚下的路。

很明显,他们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曲解张的原意。

他们故意抽象掉时间的维度,不依不饶地攻击张医生,以至于张医生不得不发长微博进行回应,明确表达:“我们国家采取的抗疫策略是目前最适合我们自己的策略”。


这还没完。

有人又举报张医生20年前的博士论文抄袭。

8月23日,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发布调查结果,“认定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符合当年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附录综述部分存在写作不规范,不影响博士学位论文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不构成学术不端或学术不当行为。”

结果,又有人连着复旦大学一起攻击。

眼看着是没完没了。

因此,自习君作为普通大众,就要站出来,替张医生说话。


替张医生说话,是因为他在德行和能力上都站得住。

要说张医生没有真才实学,人家在疫情之前早就成名了。

要说张医生没有实干能力,疫情以来,上海的防疫成效有目共睹,张医生贡献突出。

要说张医生品行不行,找他看过病的病人大都对他赞赏有加,大多数网友也对他的言行十分喜爱。


替张医生说话,还因为打倒张医生对大局不利。

首先是对抗疫的大局不利。

张医生在大众眼中,就是抗疫的一面旗帜,如果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甚至莫须有的原因对他进行踩踏,必然会寒了广大抗疫工作者的心,也会寒了大众的心。

其次是对中美博弈的大局不利。

抗疫本身就是中美博弈的重要战场,有些人处心积虑地踩踏张医生,不排除背后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换句话说,这些围攻的背后,不排除还有黑手在推波助澜。

除此之外,对高端人才的引进,也是中美博弈的重要胜负手。

这类人才,很多都和张医生一样,习惯西化的生活方式,学术一流、心直口快,但不一定懂政治。

此刻,他们肯定正在海外默默观望着张医生的处境。

如果他们觉得,他们回国后将会遇到和张医生一样被事无巨细的围观、攻击,他们在是否回国的决策上一定会犹豫又犹豫。

因此,就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这些国内外的高端人才营造良好的为学环境。


古语有言,瑕不掩瑜。

有瑕疵的玉也是玉,是更有人情味的玉。

我们要保护这样的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复旦大学   中美   医生   大众   南京   疫情   大局   中国   不利   要说   说话   学术   病毒   未来   世界   张文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