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这几天,一条新闻牵动了无数父母的心:江苏一个几个月大的女宝宝柚子,体重异常猛涨,脸部肿胀,发育迟缓,看上去像个“大头娃娃”。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知名博主@老爸评测-魏老爸披露,柚子出现这些症状,很可能与一款婴儿霜有关系。


柚子爸爸在微博上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柚子出生时7斤,两个多月的时候,由于脖子和腿的褶皱处经常长疹子,当地母婴店的店员向他们推荐了“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于是他们把柚子身上红的地方都涂了一遍,效果惊人地好,第二天一早就完全不红了。


因为瓶身上没有写一天用几次,他们就寻思跟面霜一样,可以用于日常护理,早晚给柚子洗了脖子就涂,前后用了有七瓶的样子。


涂了将近两个月后,柚子的身体开始出现明显异常:一个月胖了三斤,额头和身上长出大量的汗毛,脸变得很大,摸上去硬硬的,眼睛被挤压得只剩一条缝。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一家人赶紧带着柚子去医院检查,没有查出来原因,最后医生只能建议他们给柚子节食减肥。


节食了一个月后,情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糟了。


他们又带着柚子去了南京儿童医院,刚进门,护士就问他们有没有给宝宝用什么东西,说已经有四个宝宝出现类似症状了,都是因为涂了含激素的药膏。


使用排除法做了一大套检查,包括激素、脑垂体后,主治医生的诊断是“类库欣综合征”,因接触了外源性的激素导致。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所有的疑点,都指向了柚子一直在使用的“益芙灵”抑菌霜。


为了获取这款产品的检测报告,他们联系到了“老爸评测”,测出来的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老爸评测”说,他检测过几百件化妆品,检出零点几(mg/kg)的激素,就已经非常高了,但“益芙灵”的激素含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31.1(mg/kg),而且还是强效糖皮质激素。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这种激素可以全身性吸收,如果长期大面积应用,会造成可逆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PHA)轴的抑制,部分患者可出现库欣综合征、高血糖及尿糖等表现。


讽刺的是,在“益芙灵”的相关宣传页中,商家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的产品“0激素0添加”,当柚子爸爸在网上发帖劝其他家长不要用“益芙灵”后,还收到了商家的警告。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益芙灵”的生产厂商为福建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注册地为福建漳州。


目前,漳州市卫健委已责令该企业召回涉事产品,并对在检查现场查见的留样样品、产品包装材料等进行取样留置,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


目前,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


停用“益芙灵”后,柚子的体重开始下降,脸开始变软,但是,过量使用激素的后遗症,会伴随她很久很久。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她只是个刚刚降生到世界上的小婴儿,本不该承受这样的苦难,因为黑心商家丧心病狂的骚操作,她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


每个为人父母者,看到这样的事,恐怕都是既心痛,又愤怒。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是一位父亲或母亲,我该怎样越过重重阻碍,避开所有坑,将我的孩子健康地抚养长大?


或许,这条路真的像西天取经一样漫长,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多。


第一关是毒奶粉。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现在提起来依然令人胆寒。


当时,调查记者简光洲在医院里看到了一幕幕不忍直视的惨景:


有的孩子尿道里堵满了结石,有的孩子全身浮肿,无法排尿,痛苦得嚎啕大哭。


父母无计可施的父母,只能陪着孩子大哭。


经事后追踪,当年共有30万婴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身体出现异常,6名幼儿不幸去世,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恶劣,举国震惊。


甘肃一个叫车彦军的农民,他的两个儿子是受害者,十年后仍然受到后遗症的困扰:个头矮、频繁生病、尿不尽等。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三鹿毒奶粉事件背后,还有无数这样绝望无力的家庭。


就在去年,奶粉又曝光出新的问题:湖南郴州永兴县的5名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一些可疑的症状:生长发育迟缓、湿疹反复发作、频繁发烧、拍头、颅骨突出等。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原因是,他们都在母婴店买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产品,但它根本不是奶粉,而是蛋白固体饮料,却被商家“宣传包装”成了奶粉。


它无法为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长期喝这种“奶粉”,就会营养不良,导致佝偻病。


同样类型的还有“舒儿呔”“雅乐迪”“御敏膳”“特能舒疸”等等,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很多宝宝出生之后,奶粉就是他们唯一的食物,我们的要求不高,只要无毒无害、有营养就可以,可还是一不小心就踩雷。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每天给宝宝喂下去的是毒药,或者是毫无营养的饮料,导致宝宝的身体每天都在被损害,错过了最佳的生长发育期,我不敢想象我会有多悔恨。


只要一想到那些往奶粉里添加违禁品,或者“挂羊头卖狗肉”的无良商家,我就恨得咬牙切齿。


婴儿的身体那么幼小,那么脆弱,他们为了赚到一点黑心钱,不惜丧尽天良地去肆意伤害,真的不配为人!


第二关,是护肤产品。


孩子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这时候我们就会去购买一些面霜之类的东西,用于护肤。


如果不是这次曝出的事件,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市场上还有这么多猫腻。


其实,往号称“纯天然”的产品中添加超量的激素,已经不是这个行业里的新鲜事了。


2019年,《中国消费者报》联合专业化妆品成分查询机构“美丽修行App”,购买了市场上热销的8款宝宝湿疹霜,送到全球权威测评机构SGS检测。


这些湿疹霜无一例外全都宣称自己“无重金属”“无激素”,但结果,只有2款没有检测出激素,不合格率高达75%。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比如一款名为“苗疆域草婴儿紫草软膏”的产品,售价为48元。该产品明确宣传可适用于儿童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等,同时标注“不含激素”。


它的商品页面中还有一份由“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无激素检测报告”,报告显示,41项无激素检测均符合要求。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然而,这款产品被检测出含有4种危险激素,其中,地塞米松醋酸酯含量堪比药膏,达到了476.6mg/kg。


激素对婴幼儿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有医生将它形容为“皮肤鸦片”,涂上舒服,但长期、大量地接触就会产生皮肤依赖,甚至导致一些全身性的症状,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小小一瓶婴儿霜,也能成为危险的来源,这是父母们始料未及的。


第三关,是玩的玩具。


去年12月份,央视曝光了儿童平衡车市场的乱象: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抽检的30款平衡车,有9款含增塑剂,最大值超出了国家标准要求的300多倍!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另外还有多款被检测出铅超标,或者有其他安全问题。


最终,30款样品,有21款不符合相关要求,如此高的概率,真的是千挑万选也可能买到问题产品。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玩具是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的,因为孩子很容易用手去摸东西然后伸到嘴里,或者直接用嘴去咬。


专家说,当增塑剂或重金属进入儿童的身体里后,是没办法排出来的,会一直不断累积,甚至累积几十年后再爆发出来,形成严重的病症。


这种来自玩具的中毒,神不知鬼不觉,而且很容易被家长忽视,真的令人不寒而栗。


还有很多很多儿童玩具,都存在着我们想象不到的安全隐患。


比如这种街头常见的发光气球,不法商贩会用氢气代替氦气,气球一旦碰到火源,就会发生剧烈爆炸。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再比如小学门口随处可见的“史莱姆”水晶泥,五颜六色,像果冻一样,看上去很好玩,但其实里面含有大量的硼砂。


人体接触或误食硼砂,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造成损伤甚至致命。


广州杨女士家的一双儿女,就因为误用了装过硼砂水的杯子,出现严重呕吐。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这种在网上热销的磁力珠,摇身一变就会成为危害孩子生命的元凶。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江西赣州一位妈妈发现两岁多的儿子老是哭闹,送医后发现宝宝的肠腔位置竟然有一排珠子,孩子的肠道已经出现了六处穿孔,发生了感染性休克,如果没有及时抢救,很快就会有生命危险。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做父母的当然会细心地为孩子把关,可很多儿童玩具极具迷惑性,甚至外包装上还写着“无毒无害、儿童适用”,家长很难分辨。


我们只是看着孩子玩得开心,自己也觉得开心,根本不会去想那么多,谁能知道那些色彩艳丽的小玩意,会有那么厉害的杀伤力呢?


第四关,是吃下去的药。


孩子的成长磕磕绊绊,难免会有感冒发烧咳嗽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药物。


可一些情况下,孩子吃进去的药,不仅对病情没有帮助,反而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据权威媒体报道,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发生药物性耳聋,约有7000名儿童发生死亡。


即使是一些很常见的药,也会对儿童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


比如安乃近、安痛定、来比林等退烧药,容易使孩子发生粒细胞缺乏症,还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问题。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再比如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对感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同时还会使孩子面临溶血、致畸、致癌等副作用的风险。


还有很多感冒药和止咳药,商家的广告打得天花乱坠,可它们对感冒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由于成分复杂,副作用非常多,严重的可导致肝肾损害,甚至呼吸抑制等。


央视网曾报道,超八成家长给孩子用药存在安全隐患。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儿童感冒用药混乱,抗生素被滥用,这是一个重灾区。


很多家长不是专业人士,并没有办法详尽地甄别,只有当副作用显现出来后,才知道孩子吃了不该吃的药。


可那时候,伤害已经铸成了,无法逆转。


药,应该是儿童安全的重中之重,可有的黑心商家眼中只有利益,丧失了良心,这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和健康作为赌注,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是别人无尽的梦魇。


从吃到嘴里的食物,到拿在手中的玩具,再到生病时用的药……所有这些最最日常的事情,都可能潜藏着危险。


更可怕的是,并不仅仅如此,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孩子穿的衣服,黑心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用化学物质超标的材质做衣服,导致孩子中毒,严重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比如说孩子用的热水瓶,很多厂家为了偷工减料,会用不合格的不锈钢制作,导致热水变成“毒水”。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比如孩子用的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涤用品,防腐剂超标、含有大量细菌或有毒物质,孩子的皮肤吸收之后,将严重影响健康。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以上盘点出来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需要爸爸妈妈多加注意,帮孩子去避开那些坑。


知乎上一个宝妈@肉肉说的一段话,让人无奈又心酸。


当妈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对小孩子这么不友好。有害物质超标的奶粉,有甲醛的衣服,超量激素的药膏,甲酰胺的爬爬垫,不合格的安全座椅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关键是,如果不花费大量精力去筛选,一般人很难去判断想要给小朋友买的物品是否是安全的,真的很难很难。


是啊,为人父母之后才会懂,做父母,真的是这世上最难的工作了。


明明自己省吃俭用,希望给娃儿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可很多时候,贵的却不一定是对的;


明明自己用最真的心去疼爱TA,却亲手把毒药放在孩子面前,任由孩子日日夜夜被伤害。


后果发生后,那强烈的自责,是父母们难以承受的千钧之重。


越是同情这些父母,越是对那些黑心商家感到愤怒。


在央视暗访儿童平衡车的时候,有个店员说的话特别讽刺:


孩子玩的东西,安全第一。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这句话做父母的应该都不陌生,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看到的最多的宣传语和推销语就是“安全、无害”。


那些商家,洞悉了每个父母的痛点,口号和宣传包装做得极好,可是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却反其道而行之。


我真想问问,他们的良心是被狗吃了吗?他们自己没有孩子吗?要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也因为被毒害而留下一辈子的悔恨,他们会怎么样?


记得13年前,三聚氰胺事件的受害者——农民车彦军,曾说过一句非常心酸的话。


记者问他:以后家里有了孙子,会给他们喝什么奶粉?


这个朴实的父亲无奈地说:


咱们农村的,喝那个外国奶粉也喝不起,只能喝国产的,你说国产的也不可能全都有毒吧,就算没什么营养也不要紧,只要没毒就行了。


江苏“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引众怒,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我们的标准已经一降再降,对孩子没什么好处可以,没有营养也不要紧,只要没毒就行了。可这样低到尘埃里的要求,还是一再地被黑心商家践踏。


我们呼吁,对婴幼儿产品的监管再严格一点,对不法商贩的打击再严厉一点,让他们为自己唯利是图的行径,付出应有的代价!


婴儿生得这么可爱,就是为了让我们去爱他们的啊,怎么能忍心去伤害?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正义会打败邪恶,良知能战胜贪欲。

总有一天,家长不必如履薄冰,我们的孩子,能生活在安全、祥和的天空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硼砂   众怒   柚子   黑心   江苏   湿疹   冰山   奶粉   激素   大头   婴儿   娃娃   父母   身体   发生   商家   事件   宝宝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