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效应——不要让外在的奖励坏了孩子内外的兴趣

德西有一次发现这样一个事情,有一群孩子特别喜欢到一个偏远的僻静的小村庄里玩,但是呢,这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老头。

而这个老头呢,特别喜欢安静,不喜欢吵闹,面对这一群小孩子们老人怎么赶也赶不走,他呢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天当孩子们再次来的时候,老头把孩子们叫过来,并且拿给他们25美分,孩子们很高兴。

第二次孩子们再来的时候老人就给他们15美分。第三次给他们5美分,直到后来孩子们再来到这里玩的时候老人不给他们钱了。

于是这一群孩子们就觉得,跑这么远到这里来什么也没有得到,一点意思也没有,从此以后呢这些孩子们就不再到这里来了。

所以,作为父母也好,作为教师也罢,在用强化激励孩子的同时先要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万不可本末倒置。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小孩子本身就喜欢绘画,喜欢自由自在地在纸上画些什么,但是作为家长,却想要给孩子报一个专业的绘画班,孩子不喜欢那种被限定思维的照葫芦画瓢,于是,我们就会用各种诱惑强化让孩子去上课。

最终,孩子绘画的动机只是为了得到外部的强化,不再是内外的需要和动力了,我觉得,这样的绘画对孩子来说也就没有什么更大的意义。

不过说真的,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影响最深的是有位销售人员跟我说的这样一句话:你家孩子学什么不完全是家长做决定嘛。孩子那么小有没有完全决定权利。

我当时听到以后就不开心了,因为我家孩子就是那种喜欢舞蹈,却不愿意去学校接受学习的一类,他喜欢跟着音乐自由跳动,却不喜欢在舞蹈班里跟着老师同学做着一模一样的固定动作。

我完全尊重他的意愿,不强迫,很随意,可能某一天长大了,他想要系统地学习了,到时候再报个班也未尝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庄里   天长   照葫芦画瓢   孩子   本末倒置   美分   僻静   小村   比比皆是   事例   外在   老头   效应   舞蹈   家长   老人   兴趣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