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育心分享记 day16:说话不要太绝对,想想结果能否接受?

说话不要太绝对,在让孩子选择前,想想结果是不是能接受?

上周钢琴作业完成的不好,有三首需要重新再练熟,然后又学了两首新曲子,再加上最近不舒服,作业堆积的有些多。

小家伙练习烦了,一脸情绪地说,不想学钢琴了。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表达不想学琴了,之前总是鼓励打气,讲了很多学钢琴的美好,也总是能安抚下情绪,这次却不管用了。

看鼓励了那么久,不管用,爸爸兵行险着,告诉小家伙她钢琴特别有天赋,爸爸妈妈愿意投资时间和精力让她学钢琴,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你不珍惜,那爸爸就把钢琴卖了,以后再也不学了,也没有机会碰钢琴了。

小家伙正满脸无奈,一听可以彻底的告别钢琴,真是太美好了,满口答应,“好的,我不学了,以后都不弹了。”听到这句,感受到爸爸被架在高处下不来的情绪,生气、无奈又不知道如何回应,我只能赶紧救场。

好多时候,面对一些无奈的情景,家长会用一些比较极端的话语来教育孩子,希望孩子不要再犯错,或者积极行动。

“你再犯错误,我就不相信你了。”

“最后一次机会了,再不吃,以后就别吃了。”

但是当孩子选择了家长不想要的选项时,家长却无法接受,再也不。。。。。。这么绝对的话还是不说为妙,因为孩子总是能更上加更,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捂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积极行动   作业   常理   满口   小家伙   高处   曲子   教育孩子   上周   钢琴   情绪   爸爸   说话   家长   无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