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乖”谈性格摧毁

乖乖,小乖乖,我们经常都会用来形容听话的孩子或者自己觉得可爱的小动物,但是我们绝对不会用乖来形容一个英雄,一个绝世美人也不会用来形容孔子或者孟子或者老子。

童年时期以至于青年时期,我从来也非常热衷这个乖字,因为我觉得乖巧就是能受到认可和被喜爱的,因为大家都喜欢乖乖的孩子,乖乖的学生,乖乖的员工,乖乖的家庭成员。

在乖字的追逐中,我并没有得到理想中的认可和更多的喜爱,而被加之的附带词语是憨厚踏实,也就不聪明,不够机灵。

事实上我觉得我还算的上略微较聪明吧,比如数学偶尔考个班级二三名,或者说对某些问题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再或者说其实也算领悟力还行吧。但是,因为为了维护乖的称谓我一直都被冠以踏实为主要性情形容词,换言之就是有点傻笨不聪明的意思。

然而一些非常调皮,非常张扬的孩子,总是被家长或者老师冠以聪明形容。但是,我经常看着他们老是出一些馊主意,比如说破罐子破摔,或者偷鸡摸狗一些方法,并没有觉得多高明,但是大家还是会认为这叫脑子灵光,脑子用的好。

所以,我曾经也很疑惑这个聪明是怎么回事。 学心理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什么维度评判才应该叫做聪明吗?什么是聪明,真的是不合规的乱思考吗?是出一些馊主意吗?或者是做一些损人只利自己的事情吗?我没有得到答案。

我一直以为真正的聪明是对于学问的理解,思维的广阔性,粘黏度,高度的类比能力以及包容和总结概括,以及鉴别等能力,而不是那种快速获利的立竿见影式样的发射弧一样的神经反射。

事实上,我在经历了童年和青年时期才发现,我之前的问题就出在乖字上。

乖,这个字或者说这个词意味着守内,顺从,遵循,讨好等多重意思。就是说你不可以违背别人的意见,有什么委屈你的受着,做了好事你就应该理所当然不可以得到称赞,做了不对的你就必须要道歉和受到惩罚。同样思维上也是,你不能任意思考,也不能去扩展性的去思考,做一些其他的尝试,你必须墨守成规,必须要按照别人告诉你的去做,否则你就不对。

乖其实就是一个枷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事实上循规蹈矩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样有利于身体的粒子的运转,但是绝对不是说墨守成规的禁锢。法起自然是遵循自然的规律,而不是以之为法,或者谁谁就是你的法。法其自然是说大家遵循真理的脚步,得到了共同的目标,一起为之努力,顺应自然,得到双赢。

那种状态不是乖巧,而是一致性。乖巧在萨提亚的学说中非要是套用的话那么就是讨好,完完全全的讨好,那是一种自尊的低下状态。而只有低自尊的人是最好被控制的。

在现实生活中,乖为什么有市场呢?因为乖意味着温顺意味着好管,意味着少操心。所以孩子乖巧,父母少操心;和乖巧的小朋友做朋友,意味着自己可以获利更多,因为乖巧的小朋友可以顺从忍让。所以,乖是有市场的也被不断的被利好。然而是真利好吗?其实是个坑。

遵守纪律和遵循道德以及尊重真理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而被迫乖化是一种陷阱和圈套,这也就是意味着你不可以说不。

别人要你干嘛,你就应该去干,比如你免费帮朋友买点东西,无偿的去帮助同事干同事不想干的活,或者说比如要处处的维护你自己的乖巧形象,所以你绝对不能 说不,因为说不意味着你就不乖,不乖就不能满足内心的那种被圈套的飘渺的自我的安全理想港湾。

因为你乖,所以你的关注度是很低的,谁也不会对一个井然有序的房间认真打扫,只会对凌乱的房间进行大扫除,所以,乖意味着你的存在感很低。不仅如此,乖还有一个很大的隔离深塹,因为你一直在山那边,你身处美好的浓雾弥漫的童话的虚无幻境,你要想从幻境跨过山塹则是有极大风险,也就是说认为你乖的人会告知你不乖不听话后果非常严重,习惯了乖你就必须乖乖的呆在山这边,因为越过深塹会让你粉身碎骨,那深塹是看不到底的,都是在浓雾中的,你只能望着看着对面和童话世界完全不一样的另一个地方。

假如你真的不顾一切的不想乖了,那么结果只有一个,所有的幻境都会立刻粉碎,但是,只要你愿意继续乖,幻境可以回来。因为幻境都是大家来构建的,都是有心的善人们来为“乖乖”构建,因为乖,所以你可以不需要去体验所谓的人生的世俗纷杂。

但是你真的确定不想乖了,那么幻境彻底粉碎。比如说,因为你不乖你必须要得到很重的惩罚,这比经常不乖的人受到的惩罚要严重多了。比如说,你一直是非常顺从的人,都是别人命令你干什么,你总是委屈求全的遵循别人的建议意见,接受别人的看法和想法,听从别人的声音,一旦你想发声提出不同意见,那么立刻就会有人认为你挑战他们的权威,而且他们觉得你是不能去违背他们的,他们就会大剂量的气压来制止你,一旦制止不了他们就会用更不包容的手段来处理。总言之,就是你不值得被尊重,除非你是听话,的顺从的,那么你可以在他人的高兴的情况下被尊重,但是不高兴,你也得受着。

可是人怎么可能会如同动物一样呢?人是有思维意识的,一定会反抗,所以一定会不乖。

人生来平等,有活着的自由,有言语的自由,有干什么的自由,当然这些需要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但是不是建立在某些人和某些个体的允许范围。比如家长制,比如移情的家长制或者自我领导制。

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只有尊重能被换取尊重,没有任何人是在别人的压迫下生存的。谁也不是谁的神,谁也不是谁的主。在古代,奴隶服务于奴隶主,那是迫不得已,在当今这以宪法为国家基本制度的今天,怎么还可以存在那种及其不合理的民俗性的等级压迫呢?说大了很严重,说小了其实就是一种认知。

比如说,一家之主,家庭成员都必须听从某个人的,这个人因为可能在收入或者社会关系上多一些便利性,所以全家都要听从,这种就是一个等级压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比如朋友交往,必须以谁的意见为主,否则就不行这种,也是一种非平等交往。再比如,公司以为公司制度以为公为私用对同事下属处以非平等的资源性压迫也是一种非正常的方式。

只有尊重能换来尊重,只有平等能得到拥护。很多人会拿着这个幌子喊人权喊自由,然后又回到利己主义去,继续从事这压迫。真正的人权是建立在民主上,什么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民主是双赢多赢可持续性发展。

比如一家之主,在公司或者外面能有一席之地,那么回家本应该更加亲切待人懂得放下自己的领导或者其他的头衔充分的融入家庭感受家庭角色的愉悦。就连皇帝干久了都想微服出行体验人间酸甜苦辣,何况普通人不应该做好自己家庭角色吗?在哪里扮演哪里的角色才是君子,把着帅印不肯放手,一定要在自己的家庭成员里摆谱的则是愚蠢的小人。同样,朋友之间本应该互相尊重,志同道合则可以把酒话桑麻,也可以知音高山流水,有乐共享,有难援手,互相尊重不论高低,不以控制为主要存在目的交往方式;对于公司大家为了共同目标认同企业文化来帮助老板创业,实现自己的近期或者远期目标和价值,应该尽量的收起私欲而秉持双赢或者多赢来有效的为公司有偿效力,实现自己的工作期的薪资或者说能力的的一定程度的收获。

乖,让很多的东西变得虚无缥缈,让道德崇高变得丑陋可笑,让贻笑大方变成了道德标准,也让正确的拒绝变成了无理取闹。

乖是一种被设定的圈套,入乖则意味人生不再公平,事实不乖也不是玩世不恭。法其自然,遵循真理,严格理分是与非。

一致性,一致性,制定正确的准确的可以分节度的标准和评判方式,让乖能是真的好,让弥漫浓雾的山谷幻境变成迪士尼公主乐园,让乐意于遵循制度和法纪变成所有人心灵天平的秤点,而不是再隔山遥望或者利好玩弄幻境的乖巧。

乖是因为爱好美好,不再是一种妥协和顺从或者是低自尊状态,让摧毁的性格回复到原本的姿态,让那些所谓的不乖也调离走偏的轨道,让一切回到正轨,共建和谐社会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家长制   都会   浓雾   幻境   顺从   利好   圈套   乖巧   平等   聪明   性格   自然   意见   孩子   自由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