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的孩子,该注意哪些语言开发技巧呢?

1岁的孩子,该注意哪些语言开发技巧呢?

宝宝会叫爸爸妈妈啦!当听到宝宝吱吱呀呀地发出“爸”“妈”两个音时,爸爸妈妈比谁都兴奋。语言潜能的开发对于新生宝宝来说非常重要。那么,爸爸妈妈们在宝宝语言能力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1岁的孩子,该注意哪些语言开发技巧呢?

那么在1岁左右,该注意些什么技巧呢?

01

注重感情、眼神交流

每次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妈妈要用温柔的眼神,看着宝宝的眼睛说,让宝宝感觉到妈妈的关爱,宝宝会觉得很安全、很温暖。也会从心底里觉得妈妈的眼里都是我。

02

父母态度要温和

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把爱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到周围温暖、安全,孩子才会主动适应并探索外界环境,以发展自己的智能。

无论给宝宝做什么事,父母都要用柔和亲切的声音、富于变化的语调与宝宝讲话。比如宝宝哭时,妈妈要用温和亲切的语调哄他,如“哎呀,宝宝怎么了?别哭了,妈妈在这儿呢”,并观察宝宝的反应:在喂奶时,妈妈可以轻轻呼唤他的乳名,对他说:“××饿了,妈妈给宝宝喂奶未了!”这样能够给宝宝一种温暖和安全的感觉。

03

创造语言环境

父母要在家里创造好的语言环境,每天都要跟小孩子叨唠、唠嗑。这个跟我们读书时学习英语是一个意思,需要在一个语言环境下听多了,自然也就会了。我们身边有很多例子,因为父母不爱和孩子沟通,喜欢把手机丢给孩子了事,导致孩子错过语言发育期,4、5岁了还不太会讲话,而且逻辑思维很不清晰,那时候才来后悔。

如果错过了1岁的启蒙期,还有第二个阶段,那就是4岁。父母们千万要重视,不要贪图轻松,过早给小孩接触手机,小孩看手机学说话和跟着父母学说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04

语种统一

很多人会有疑惑,家里存在多种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该说哪种语言好呢?是不是语言环境混乱真的会导致宝宝语言发育延迟呢?

尽量语种统一,小孩才不会出现语言混乱。儿童在语言发育早期接触多种语言确实会存在一定的程度上的语迟现象,那是因为接触多种语言的儿童他大脑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和归纳语言信息。

如果做不到语种统一,可以每个人只和孩子说他擅长的语种,千万不要为了统一语种和孩子说带有方言的普通话或带有粤语的普通话,这样孩子日后口音很难调整。

05

借助需求,引导开口

父母可以把握生活中的需求动机,引导宝宝把需求表达出来。宝宝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妈妈可以不要那么快去给宝宝拿,让他自己说出来,不说出来就不要给,或者是妈妈带着宝宝一起说。比如:“宝贝,你想要什么呀?告诉妈妈好吗?来....告诉妈妈,是.....饼干吗?这是饼干、饼干,来告诉妈妈,你要什么呀?”

06

不要过度纠正

对于刚开始开口的孩子,表达不准确是正常的,父母要多一点耐心,不用急于给孩子纠正,先让孩子开口说。父母作为榜样,只需要表达正确,宝宝会慢慢领悟,向正确的方向靠拢。同时也要多点鼓励孩子,少点打击孩子,让孩子在一个积极的语言环境中成长。

07

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刚开始的时候,先从单音,再到双音,接着学习单词,再到短语,最后学习句子。我觉得在洗澡的时候教小孩学习声母、韵母这个方法挺不错。我给小孩子洗澡的时候经常会教他a、o、e......b、p、m、f.....,大家也可以试试。最重要的不是教什么,而是不断和孩子讲话,交流,慢慢地你会的发现,他掌握了大量的词汇量。

08

听音乐、读绘本

平时可以多给孩子听听音乐,有条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唱唱跳跳,孩子在边玩边跳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语感和词汇量。顺便也可以培养一下音乐爱好,说不定还培养了一个音乐家呢。

睡前可以给孩子读读绘本,千万不要偷懒而打开手机给孩子找几个音频就行了。所有的教育都重在父母的参与,而不是形式上的参与,要实实在在的参与,这跟高质量的陪伴是一个道理。

1岁的孩子,该注意哪些语言开发技巧呢?

宝妈们,你们都用过以上哪种技巧呢?欢迎留言哦~~~~~[比心][比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语言   孩子   词汇量   饼干   语种   多种   小孩   爸爸   温暖   说话   父母   妈妈   宝宝   环境   技巧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