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大典

末代皇孙启功曾回忆,1908年农历10月21日,慈禧太后命太监给光绪送去一碗酸奶,之后没多久,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就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皇帝驾崩冷。光绪死后当天,慈禧立即下懿旨宣布立溥仪为帝,改元宣统载沣为摄政王。当奕劻回京奔丧时,大局已定。为了稳住奕劻,慈禧又下了一道懿旨,封奕劻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直到此时慈禧才终于放心,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大典


第二天统治中国长达47年的慈禧也驾崩了。半个多月后,溥仪在生父摄政王载沣的陪同下举行了登基大典,但是这场本应庄严肃穆的登基大典,却被溥仪的大哭大闹搅得大煞风景。原来皇帝登基必须要经过一道道繁琐的程序,而此时的溥仪还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子,注意力有限,经不起这样来回的折腾。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回忆那天天气非常寒冷,北风呼啸在中和殿时,内务府大臣们刚开始行三跪九叩礼溥仪已经放声大哭,最后只能匆匆行礼,再由太监们强行抱到了太和殿又高又大的皇帝宝座上,载沣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连声叮咛不要哭了,一会就完了,快完了啊。可是溥仪却挣扎着哭喊,我不要在儿、这我要回家。

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大典


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大典就这样在哭闹声中草草收场。事后大臣们私下里议论,说摄政王怎么能在皇帝登基时说快完了,这样的话实在是太不吉利了。不久这个事情流传到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民间甚至开始流传起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这样的童谣,不祥之兆如同乌云一般压在众人心中。不过这些都不能改变溥仪登基为皇帝的事实,清朝正式开启了摄政王载沣执政的时代。表面上载沣儿子溥仪是皇帝,他自己是摄政王,财富风光无限,权利尽归载沣家所有,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载沣接手时的清政府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中日甲午战争后,慈禧领导的清政府举借外债共12亿两,其中偿付赔款的比重高达60%,光绪末年全国年财政收入保持在9000万两左右,半数以上用于偿付外债和赔款。此外1905年到1908年期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发动了八次武装起义,虽然这八次武装起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革命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大典


在朝廷内部,当时奕劻作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首席军机大臣,同时又管辖总理衙门、财政处、练兵处,集内外大权于一身。党羽众多、仅军机处就有袁世凯、那桐、世续、吴郁生等党羽。在奕劻70大寿时,各地官员进献者络绎不绝,庆王府前车水马龙,仅这一次寿诞,奕劻所得现金达50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是达到了百万两白银以上。

奕劻的行为已经危及清王朝的统治,但是载沣不敢贸然清算奕劻理由很简单,慈禧在世时都不敢轻易动奕劻,何更况他刚刚才上台的摄政王。于是载沣决定先从奕劻的党羽下手,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大典


为什么载沣会选定袁世凯呢?其实载沣的哥哥光绪皇帝在世时就很想杀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由于袁世凯的告密,导致光绪被慈禧囚禁在瀛台长达10年之久,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光绪在被囚禁期间,每天在纸上画乌龟,龟背写有袁世凯三个字,然后撕成碎片,更玄乎的是还有人说光绪临终时一言不发,只是用手在空中写了斩袁两个字。其次,逐渐成长起来的皇室少壮派也非常不喜欢袁世凯。袁世凯仗着朝中有奕劻这个后台又手握重兵,早就被一群急予掌权的少年青贵们视为眼中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末代   太和殿   宣统   甲午战争   大典   光绪   懿旨   皇帝   摄政王   党羽   外债   大臣   太监   慈禧   民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