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女权主义者们觉得自己“不女权”的时刻

那些女权主义者们觉得自己“不女权”的时刻

△今天文章的配图来自电影《弗兰西斯哈》

女权主义这个词,尽管在几乎整个东亚文化圈被污名化,但它的基本理念仍然是相信每个性别的人(男性,女性,或者其它性别)都应该获得平等的权利。

我有很多女权主义者朋友,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努力践行着女权的理念。但是,成长在父权社会中的我们,天然有许多与性别平等相悖的观念或行为,即使是女权主义者也不能幸免。有时候的一句话,一个玩笑,一个不经意的念头,都可能在加强性别刻板印象。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请那些女权主义者谈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女权”的时刻,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个反思,这些零碎的反思也在告诉这我们:永远保持警惕才能获得自由。



那些女权主义者们觉得自己“不女权”的时刻

@红 女

每次买口红的时候,都是我在和内心的女权声音挣扎的时候。

一方面,我会安慰自己说,女权主义者也可以爱美,也可以展现不同的样貌。如果我打扮得漂亮一些,不是正好可以反驳那些认为女权主义者很丑的人?况且,我买口红,用的也是自己的钱,不是男朋友的、老爸的、干爹的,女人自己挣钱自己花,这很独立很女权。

但另一方面,我又没法说服自己:我想展现出来的“美”,其实就是社会的主流审美规范,那些不在这个规范之内的样貌,就会被认为是“丑”的。而女权主义正是要人们看到这种霸道的、符合男性审美的规范多么单一。

自己挣钱自己花没错,但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消费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陷阱中——为什么我们只能通过消费来改造自己、定义自己?我挣的钱真的全凭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我所处的阶层、我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带来的吗?那些买不起口红的人,是不是就没有资格获得“美”的评价呢?

@仁仁 女

前两天有过一个觉得自己不女权的时刻,当时正在查一个女明星的资料,发现她第二任丈夫比她小三岁的时候,特地在文章里陈述了这一点,然后无意间又看到她的第一任丈夫比她大五岁,而我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这很正常,没什么好强调的”

这个时候,突然觉得自己特别不女权。

因为我们都看惯了男性迎娶比自己小的女性,一旦反过来,女性和比自己小的男性结婚,就能立刻成为新闻头条。看看特朗普和马克龙的例子吧。

这背后的逻辑是否是这样的:年轻的女性更有价值,因为她们美丽、有生育能力,而年老的女性的价值将随着容貌和生育能力的逝去,逐渐降低;相反,评价男性的标准是事业的成功、社会地位和经验等,所以年长的男性被人们认为应该拥有更多社会资源,也更可靠。


所以同等价值的伴侣(年长男性VS年轻女性)被认为是天经地义,而反之,则会被认为“占便宜”或”不值得“。


这种评价不论对女性,还是对男性都是不公平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获得的职业经验、成熟的性格与处事方式都不被认可,同时,年轻的或社会地位较低的男性也生活在鄙视链低端。

这就是女权主义者所反对的,但同时,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仍然会在稍不留意就潜移默化被影响。


那些女权主义者们觉得自己“不女权”的时刻

@轩轩 男

我想到的第一种情况是,当我舍友在一起讨论班级里一些她们看不惯的/不符合传统性别规训的女生时,比如用“柱哥”、“虎”来形容她们,甚至发表一些与性有关的侮辱,我没有勇气站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只是保持沉默。

可能是因为自己曾经因为性别气质遭遇过霸凌,希望避免遭遇伤害,而不是把自己置于一个可能是更加危险的、要遭受排挤甚至是攻击的境地。

虽然我没有表态,也没有迎合他们,但我其实有通过自己的沉默受益,这种状态会让我觉得自己很不女权。

第二种情况是,我在寻找性伴时,不喜欢所谓的“娘1”(化妆、衣着打扮的话完全可以接受,如果是声音、举止上的可能没法一下接受),虽说性偏好是很个人的事情,我自身的性偏好也没有非常主流。

但是,我的性偏好也是被现在的社会文化、审美标准所塑造出来的,很难说这到底是个人的主观选择,还是被规训的结果,所以还是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不够女权。

最后一点,我作为一名男性(虽然我自身的性别认同可能更偏向于酷儿,但外界对我的认识其实还是一名男性),在社会上其实是享有很多特权的,有一些可能比较明显,比如说招聘时候的男性偏好,但还有一些是非常隐形地融入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比如在公共空间更多的话语权、更少的担心自己的安全或是因为性别被歧视等等,

当我对这些处于无意识或者很少去反思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不女权。


@翠西 女

我的”不女权“主要体现在亲密关系中。

在和我的前任在一起之前,我是个不婚主义者,对婚姻生育这类事情都挺厌恶的。但是和她在一起之后,我突然有了特别强烈的想结婚的念头,甚至会因此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会特别特别依赖对方,以至于某个时刻觉得对方就是我的全部。

还会想尽办法给对方很多的东西,会表达说“我养你”,为她做很多事情。但问题是,这些东西未必是对方想要的,我只是在做满足自己爱的欲望的事,也希望对方能因此更依赖我。

这种过分的爱忽略了对方也是个独立的个体,忽略了她真实的需求,也没有尊重她的想法,表面上是对她好,但其实也是以爱为名的一种禁锢。“我养你”这句话,其实更像是一种“圈养”,想来是很可怕的。

那些女权主义者们觉得自己“不女权”的时刻


@Fl 男

我有时候让我的姐姐减肥,这个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不够女权。

我希望她瘦一些,可以穿上好看的衣服,然后会有男生喜欢她,我希望她能被人喜欢。当然前提我都会和她说,如果你觉得现在自己这个状态满意就不用减了。

但仍然,我可以感受到这背后有一套霸权的逻辑:姐姐穿不了好看的衣服,也许是因为现在的衣服设计对女性身材太苛刻了,没有人喜欢也许是我们社会审美太单一了,可是我为这结构性的不平等所提供的解决方式却只能指向个体本身:姐姐你减肥吧。

@xm 女

偶尔和别人聊天的时间嘴里蹦出来“大老爷们”“娘”之类的词,说完立马后悔。

我也知道在一些场景下,大家都这么开玩笑,觉得好玩而已。但这套玩笑的逻辑本身就建立在性别刻板印象之上,否则,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一个“大老爷们”做出很“娘”的举动是一件好笑的事情呢?

@阿佛 女

和男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会有觉得自己很不女权的时候。

比如每次吵完架都觉得他应该主动道歉,在性关系中,我更多地扮演被动的角色。有时候会不自觉产生“男生应该是关系中的主动方”这种期待,但觉察到之后又觉得,真的太不女权了。

所以也一直在关系中调整自己的态度做法,希望关系是双方一起在推进的,而不是一方主动,一方被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女权   女权主义   主义者   样貌   大老   口红   逻辑   性别   主动   男性   姐姐   衣服   事情   时刻   女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