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

最近生物钟紊乱,闲来无事刷着西瓜视频APP,翻到一部电影《阿Q正传》,边看电视页边翻看着评论,其中的一个评论让我重拾了鲁迅先生的《呐喊》(《呐喊》收录先生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原收十五篇,列为该社《文艺丛书》之一。1924年5月第三次印刷时起,改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1930年1 月第十三次印刷时,由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后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

你是否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

这个评论是一个网友提问说,“阿Q不该是穿长袍的吗?”我当时也是当头棒喝,然后网友回复说,“兄弟,学杂了,穿长袍的是孔乙己”。

你是否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

鲁迅先生蜡像

记得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称自己是因为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日本军逮捕要枪毙,喜欢在场围观的也是中国人这类事实的刺激,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第一次读这些书的时候老师的身材飞扬并没有打动当时的我,可是现在重新在读却觉得妙趣横生,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与一个世纪之前的“人血馒头”相比,我们还是有了进步,我们不再是麻木的看客,而是升级成为了“义愤填膺”的围观者”。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我看懂了穿长袍的阿Q,想起了孔乙己,却仍不明白“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觉得,网友说阿Q是穿长袍的必定有他的原因吧!

或许过几年,先生就真的姓“鲁”了。

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俄国   新潮   救国救民   无事   当头棒喝   围观者   妙趣横生   蜡像   劣根性   不周   笔下   丛书   中国人   兄弟   网友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