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天使”诱骗儿童线上“陪聊”!没想到这源于家人的一次失误

近几年来,儿童遭性侵事件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公司高管鲍毓明性侵14岁女孩”,去年的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振华涉嫌性侵女童,湖南多名公职人员涉嫌性侵未满12岁的女童等。

而且,受害的不止女童,男童也可成为犯罪者的目标。2013年,国内媒体曾报道一名上海男老师在20年中性侵了多名男中学生;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神父、牧师性侵儿童的丑闻早就不是新鲜事,受害者中很多是男童。

每次发生这类事件,都可引发大众对“恋童癖”相关话题的热烈讨论。

因此,前几天,“丁香医生”的记者针对“恋童成瘾”对我进行了采访。以下转发这篇报道。

但因采访事件和报道篇幅有限,还有一些关于恋童成瘾的观点未能完全呈现。比如,父母如何识别潜在的恋童成瘾患者?如何看待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

在该文结尾处我再作补充,希望能令广大父母形成更加深刻的、理性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下文来源公众号:偶尔治愈 )

美剧《良医》里,恋童成瘾的 George ,因药物注射无效,进而自残。

欲念难抑又折磨备受,George 请求物理阉割;但精神评估和伦理争议,决定其「任性」意愿执行备艰。

最终,George 选择奔向车流,结束生命。

公益“天使”诱骗儿童线上“陪聊”!没想到这源于家人的一次失误

《良医》截屏

图源:网络

现实黑暗中,在证据详实且民意沸腾下,以助学之名,侵害贫困学生的「公益天使」王杰,获刑 16 年。

若非网警介入及劳教经历,杜成的未来,也许将走向如上极端一种。

学历高,情商优,是精神专家何日辉初见杜成时的印象。

似乎难以想象,杜成主动求诊之因,为「猥亵幼女」后的「迷途知返」。

经心理治疗和行为纠正,杜成内心的「恶魔」,终消散无形 —— 虽然「再现」的可能,无人知晓。

但性冲动于未成年,作为复杂疾病且迫须医救的认知,向来缺乏。

尤其在道德禁梏和观念闭封影响下的中国。

01、障碍

DSM-5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将 Pedophilic Disorder (即此前俗称的 Pedophilia :恋童癖),修订成恋童障碍(恋童成瘾)。

诊断标准为:

1. 持续 6 月(以上)时间,对青春期前(通常 13 岁以下)儿童,产生强烈的性幻想(冲动或行为)。

2. 已实施相关性行为,或性幻想(冲动)触发明显的痛苦和交际困境。

3. 年满 16 且比兴趣对象至少年长 5 岁。

究其病由,尚无定论。

也正因为如此,「吸血」热点事件,博眼恶劣流量的「报道」及「分析」散布网络各处,误导公众关切。

如果借以 IQ 值低下以及脑白质差异研究,直接定性恋童为「天生」或「遗传」等的论调,即非严谨共识。

即使以 DSM-5 区分,对儿童「性趣」强烈,但未发生性行为或骚扰,且心境和生活全然不受影响,属取向而非障碍后;APA (美国精神病学会)也曾因争议不断而承认 Sexual Orientation (如同性恋般「正常」)的表述欠妥,将替换为 Pedophilic Sexual Interest 。

唯一趋同的学界观点,或仅是恋童障碍与心理扭曲及人生经历,联系紧密。

此外,除却仅针对儿童的「热情越界」,甚至直接猥亵或性侵,恋童障碍并不存在所谓的识别特征。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及惩教署的联合实验显示,依据 130 名性侵儿童罪犯的视觉性唤起程度,符合恋童障碍的判定比例为 55% 。

当替以精准心理测试,数据则上升至 70% 。再辅之领域权威评价,又调整为 77%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集中于恋童障碍的性别观察。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公卫硕士潘晖即强调,恋童障碍男女无差(参照性侵儿童数据,比例为 9:1 )外,更存在对儿童和成人均持性兴趣的恋童障碍患者。

就受害(潜在受害)人而言,瑞银慈善基金会( UBS Optimus Foundation )长达 3 年的性侵儿童调查表明:遭受不同程度性侵的男童占比,高出女童 2.7% 。

所以,当 NSHS (美国国家性健康调查)统计出儿童侵害事件中,熟人,亲属,甚至父母(祖父母)的参与比例高达 70% ;恋童障碍案件中受害男女比例为 7:3 时,其风险暗藏的严重,不言而喻。

以医学干预,防范由病到恶,或尽力杜绝二(屡)次犯罪的必要,进而逐渐清晰。

02、诊治

在下载特殊色情视图,诱骗儿童线上「陪聊」时,杜成就已进入网警视野。

当他开办暑期补习班,通过洗澡擦身等方式亲密接触学生后,医大毕业的女友开始察觉他的异常,要求杜正视自己可能存在的「精神疾病」。

尽管深感羞愧,杜成却依然轻松故作,欺骗女友,那不过是疼爱「泛滥」。

终于,杜成渐次将幻想付诸「实践」。一次激动「异常」,导致严重后果,被警方及时控制。

杜成所为,符合《刑法》猥亵儿童的表现。但最终的惩戒,是两年劳教。

基于表现「优异」,一年半后,杜成提前释放。

回归社会,却依旧渴望「禁忌」。意识到自己再次游走于法律边缘,杜成主动联系上了何日辉。

现为「晴日心身」创始人的何日辉,曾工作于武警广东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主攻成瘾病症。

当时,对杜成的恋童障碍指数评估为 6-7 。若除却劳教「阴影」,置于「宽松」环境,指数则将「升级」至 9-10 。

对于癖好怪异,杜成表现出的,是迷惑,愤怒和自责。

信任建立后的深度催眠引导中,杜成吐露出其一直处于遗忘状态的「内隐记忆」。

区别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不受意识所控,因而脱离主动回想。

杜成的内隐记忆,为初一在读,且情窦初开时,与互生好感的同学曾独处一室。在与对方试图触碰的过程中,突然被「闯入」的家人发现。

紧接而来的,是不断地谩骂和指责。

何日辉认为,如此的内隐记忆,即杜成所经历却忽略的心理创伤。

瞬间破灭的欲望和持续严厉的批评,促使杜成的情欲诉求停留于少年时代的美好憧憬。

在精神医学领域,杜成在「非条件刺激」下被「唤醒」的历史碎片,也就是中科院院士,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陆林,所着重阐述的「病理性记忆」。

明确病理性记忆后,针对进行修复及消除,则为恋童障碍在内的成瘾控制关键。

公益“天使”诱骗儿童线上“陪聊”!没想到这源于家人的一次失误

陆林团队关于病理性记忆的研究论文

图源:自然通讯

半年时间的追踪诊治后,杜成的恋童障碍渐趋缓解。

但正如何日辉所言,作用于杜成的「成功」,难以复制。

03、配合

化学阉割在内的,针对恋童障碍的药物治疗,本质均为睾酮抑制。

诸如地加瑞克( Degarelix ),亮丙瑞林( Lupron )等的实验功效,受制于持续时间及毒副作用,普及渺茫。

另基于前述恋童障成型的复杂,英国霍华德刑法改革联盟( HLPR )认为,药物干涉无法触及恋童障碍中,心理因素等复杂领域。

虽理念差异明显,美国全国防止虐待儿童学会( NSPCC )亦认同 HLPR 观点,对恋童障碍的药物疗效保持警惕。

如此,恋童障碍的精神心理治疗,相对更为「合理」。

问题再次显现在常规的诸如观看恋童行为,同时,进行电击、催吐等身心痛苦刺激的「厌恶疗法」,并不适用欲求根深,一旦身处「侥幸」环境,就易释放的恋童障碍。

若进行病理性记忆修复,深度催眠的技术水准,主治医师的素养门槛,周围环境的契合程度,均要求甚高。

此外,最为关键的,在于病患的主动和配合。

苏晋是另一让何日辉印象深刻的恋童障碍典型。

2019 年,苏晋在父母的陪同下,约见何日辉。实际上,早于 2012 年,苏晋父母就曾联系过何日辉表达忧虑。当时,苏晋因针对儿童的异常举动,屡次被投诉。

但抗拒治疗的苏晋,选择了出国留学,直到因试图猥亵儿童而被遣返。

在与苏晋反复的交流中,何日辉知晓,苏晋儿时曾遭遇严重的校园霸凌。隐忍中,他寻求庇护无果,从而格外艳羡可以「享受」大哥「关照」,并「自由快乐」的小弟。

成年后,苏晋格外在意健身,满足于力量加持的同时,开始对男孩「温柔有加」:「我要守护他们,珍惜他们」。

苏晋对何日辉强调,自己并非同性恋,但性欲的激发,渐趋指向男童。

他明白,「出格就是犯罪」,所以一般只限于爱抚亲昵。最「严重的程度」,是哄骗男童为其特殊「按摩」。

既然终于愿吐露心声,配合治疗似乎应是自然。但之后苏晋未做解释,再次离开。

虽明知放任发展的危险,但何日辉并无权力要求强制治疗。据其观察,主动求医的恋童障碍患者中,最终积极配合治疗的比例,不过 30-40% 。

故而,法律的「威严」,「不可或缺」。

04、震慑

如若办案警方需协助,抑或前科人员自省,何日辉都会自专业角度,将罪犯视作病患,悉心相助。

但主被动治疗外,何日辉坚持化学阉割,电子镣铐,社区登记,从业限制等法律和政策推行。

在其看来,当恋童障碍转化为儿童侵犯,任何「理性故作」的医学视角「辩解」,均无意义。

而且,即使是业内领先且效用突出的医疗手段,仍存在不确定性。陆林曾阐述道,在病理性记忆操作中,现有的记忆唤起消退范式,只是模拟某一环境组分的暴露,消除与该环境组分相关的记忆。对其他线索相关的记忆则没有影响。

不仅如此,惩戒的严苛,追责的延续,可最大程度加深诸如杜成的诊治效果,降低类似苏晋的未知风险。

另外,震慑力度的加强,并非仅针对恋童障碍犯罪;而是覆盖所有侵犯儿童的行为。

毕竟,道义尽丧的刺骨罪恶,正在发生(详见《中国「N号房」》:癖 链 利);似对时代的嘲讽。

潘晖也曾警示道,当恋童障碍及儿童侵犯逾越底线,组织化、隐秘性的联合发展,更为发觉和打击增设难以意料的困难。

如 4 月 25 日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致敬,演化为恋童狂欢的聚集。各类规避审查的相关秘语和暗号,成为交流沟通语言,出现在巷尾街头,社交网络。

公益“天使”诱骗儿童线上“陪聊”!没想到这源于家人的一次失误

涉及恋童的相关交流符号

图源:精彩妈妈

废除「嫖宿幼女罪」后,《刑法》第 236 条规定:奸淫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标准为: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奸淫幼女多人的,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和二人以上轮奸,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 237 条则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公益“天使”诱骗儿童线上“陪聊”!没想到这源于家人的一次失误

恋童与犯罪的距离有时仅一步之遥

图源:网络

相比于美国多州,将界定年龄明确在 16 周岁,且涉强奸猥亵时,男女童不做区分的态度,就中国现行法律,潘晖的评价是 ——「尴尬」。

为此,最高检在不断发布的报告及建议中,针对性侵、猥亵和虐待儿童,反复强调从严从快和「突出打击」。

2018 年,最高检曾针对一起儿童性侵案进行抗诉,围绕《刑法》规定的「情节恶劣」程度进行讨论。最终,最高法采纳其意见,将 10 年有期徒刑的判决,修正为无期。

(杜成,苏晋为化名)

全文完

写在最后:

如报道中提及,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恋童癖”这一疾病名称被修订成“恋童障碍”。

而我个人更倾向“恋童成瘾”这一命名,因为更能体现它的本质,它是一种行为成瘾。

我们曾推出过【双相障碍】、【抑郁症】、【强迫症】等系列文章,详细分析过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的病因主要是心理社会因素。即使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也并非通过单基因、多基因进行遗传,而是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进行遗传,即通过基因表达的改变发生遗传。

而影响基因表达的因素又非常常见,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熬夜、运动等都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换言之,表观遗传因素是可逆的。

同样,根据我们多年来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的临床实践,“恋童成瘾”是一种后天心理社会因素更具决定作用的精神心理疾病,其背后的主要根源是以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为主、不良的性刺激导致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为辅、两者共同形成的病理性记忆。

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能够快速找到患者对应的病理性记忆,加以修复,症状可大幅度缓解,甚至消失。

所以,有人认为恋童成瘾是先天性疾病,甚至是由个体基因决定的,我认为这是荒谬而无知的。

而且,如果恋童成瘾患者认定是自己的基因出了问题,会弱化他们道德的压力,很可能会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更加放纵和作恶。这种错误的观点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而且,恋童成瘾患者虽然罹患精神心理疾病,但他们对儿童实施侵害行为时,能清晰地意识到该行为可带来的严重后果,知道该行为超出了法律和人类伦理的底线。换言之,他们有完全民事和刑事行为能力,决不能逃脱法律责任!不能逃脱道德谴责!

我呼吁,对于实施了犯罪行为的恋童成瘾患者,一定要重判;犯罪者及家庭要对受害者及家庭赔偿巨额的精神损失费。犯罪者出狱时,若未能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令他们的“恋童成瘾”彻底痊愈,那应对其实施行“化学阉割”,带上“电子镣铐”。即使他们已经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获得康复,相关机构也应对他们进行密切监控!

尤其是对于出狱时未能痊愈的患者,只有在法律的威慑下,他们才能遏制自己的邪念、恶念,并进行自我约束,积极地寻求治疗。

但遗憾的一点是,恋童成瘾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一个极大的难题,药物治疗及一般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无效。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对心瘾的消除技术几乎都还没有掌握。

我们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虽然能够精准地修复恋童成瘾患者的病理性记忆,但目前未能实现标准化,复制难度大,对心理治疗师的水平要求很高,因此暂时只能服务于极少数的患者。

我们也正在不断努力、总结,争取早日实现技术可复制,造福社会。

既然“恋童成瘾”的社会问题如此严峻,那么广大父母如何识别潜在的恋童成瘾患者呢?我点评“鲍毓明涉嫌性侵女童”事件时曾提供过一些识别方法。

简单来说,大部分恋童成瘾患者在生活、工作上趋于正常,甚至性格温和,人缘良好,取得一定成就。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或性方面的不良刺激,又或者本身三观不正,追求感官刺激,逐步走上“恋童”的歧途。

恋童成瘾患者一般有以下3个特征:

第一,他们对成年女性的性冲动较弱,往往难以建立稳定的、良好的恋爱关系或婚姻,因此长期单身或婚姻关系名存实亡。

第二,他们对年幼孩子或青少年表现出超越常人的热情,总喜欢对孩子搂、抱、亲,或经常通过提供零食、礼物讨孩子的欢心。

第三,他们会下意识或有目的地创造与年幼孩子或青少年独处的机会,甚至限制他们与他人正常交往。

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加强识别身边是否存在恋童成瘾的患者,提高防患意识,保护好孩子。

同时,性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认为“性”这个话题难以启齿,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懂。但其实性教育的缺席很容易令孩子性心理发育发生偏差。

如今的孩子是“数字星球”的原住民,他们通过网络接收到大量信息。如果父母未能及时向孩子传授正确的性知识、建立科学的性观念,孩子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的话,当他们接触到与性相关的不良信息时,就非常容易被带偏。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在性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偏差,一定不要一上来就痛斥,那只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父母未能及时向孩子传授正确的性知识,必须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再冷静、理性、客观地引导孩子,加强他们的辨别能力。

#恋童癖# #恋童# #性教育# #精神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儿童   幼女   心理治疗   男童   有期徒刑   女童   基因   公益   患者   障碍   理性   没想到   家人   父母   记忆   精神   孩子   心理   天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