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作为一个数学渣妈,我很重视女儿的数学启蒙,市面流行的数学思维练习册我基本都带她刷过,数学启蒙的绘本我也陪她读过不少,但前段时间陪她刷练习册时,还是翻车了。

我们一起数到20后,我让她接着往后数,她没有如我想象中顺溜的数到100,反而磕磕巴巴,边数边停,直到数到50再也数下不去。

讲真,听她磕磕巴巴数数时,我真窝火,我觉得努力白费了,白带她刷了那么多练习册,白带她上了那么长时间思维课。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但当我冷静下来认真反思后,才意识到,错不在她,在我太急于求成。我太想让她学好数学,所以总急匆匆地拔苗助长,反而忽视了数学基础的巩固。

数学的基础是数感的启蒙和培养,正如“中国奥数第一人”孙路弘在《好妈妈这样教数学》里写的:“数感是未来数学学习的核心基础。”

《幼儿数学核心概念》一书里这样定义“数感”:发展有意义的对数量的感知。

说起数感,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难理解,但“数感”只是听起来抽象,实际上“数感”就在我们生活中。而且孩子天生就有感知数的能力,比如即使没有刻意教孩子比大小、比多少,他们也能明确分辨。

但要想把孩子这种天生的、非正式的数知识转换成对数感的常规理解,却需要父母们的刻意培养。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当孩子进入正式数学学习后,我们会发现那些靠死记硬背公式和简单刷题的孩子数学会越来越差,因为数感能力决定了孩子数学学习的能力。而数感的培养恰巧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

所以下面我会结合自己的鸡娃经验,来跟大家分享下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

一、把生活“数学化”,让数学概念潜移默化到孩子心里

对于学龄前孩子,培养数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寓教于乐,把数学引入生活。

比如陪孩子玩积木游戏,陪孩子搭积木过程中,教孩子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对积木进行分类比较。

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分类比较、感知数的大小,从而提升数感。

除了游戏,日常生活也是培养孩子数感的好时机,比如上下楼数楼梯、看电梯数字数数、超市排队点数排队人数、给家人分水果零食等数学游戏,既能让孩子得到乐趣,又能培养孩子的数感。

把数学融入生活里,孩子才会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慢慢具象化,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二、必要的“刷题”训练不可少

看到“刷题”,有些父母可能会不理解,觉得“刷题就是死记硬背,刷题是无效的”。

但实际上,学好数学真的需要“刷题”,不过这种“刷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刷题。

《幼儿数学核心概念》里说:“数学经验绝不能局限于“动手”,因为数学从一开始就是抽象的。数学能够也应该用多种形式来表征,幼儿需要在具体经验、象征符号、图像和语言之间建立联系。”

所以很多父母会发现:

我家孩子用实物计数很熟练,但换成抽象图像、符号,就不知道怎么数。

我家孩子只会掰指头计算,列出等式就不会计算。

其实这就是孩子没有跨越数学实物和抽象符号,只在实操层面理解了数学,一旦离开实物,就无法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因而我们在生活里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但又不能让孩子仅仅局限在实物操作。

所以必要的“刷题”训练不可少。

市面上的数学思维启蒙练习册很多种,我家孩子主要用了邦辰小红花、何秋光数学、公文式教育、七大能力等,每一种练习册都有优缺点,所以父母们选择时要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关于刷题我有两个建议:

1、不要盲目刷量

并非让孩子刷的练习册越多越好,我们让孩子刷练习册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能理解抽象意义的数学,也是为了查漏补缺。

所以不要让孩子盲目刷量,刷的同时要辅助实物操作,同时要关注孩子的薄弱处,以便加强训练。

2、难度酌情增加

不同练习册难度不同,父母为孩子选择时,最好低于孩子水平,比如你家孩子4岁,你可以先为他选择3岁水平的练习册,熟练后再循序渐进。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这样做一来巩固加深,二来保护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因为如果父母选择的练习册太难,很容易打击到孩子。

三、帮助孩子借助多种感官进行数学学习

脑科学研究表明,在所有发展阶段,学习者使用的学习方式越多,学习就越深入。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学前启蒙阶段,孩子的学习方式很多样,不局限于安静听讲,他们还会通过跳舞唱歌学习,会通过户外运动学习,这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但会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孩子对学习知识的记忆。

而数学绘本正是辅助孩子多样化数学学习的最好工具,因为绘本故事可以演,可以唱,还可以让孩子安静听讲,调动孩子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来共同参与学习。

关于数感培养的绘本,我之前推荐过五味太郎的《快来数数吧》和《一起数数123》,有兴趣的父母可以戳这里看。一本50块的数学启蒙绘本,怎么读出300块的价值?

一起数数123! ¥33.39 购买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最近我又发现了一本后浪出版社的《从1到100的数字儿歌》,相对于五味太郎的两本书,这本《从1到100的数字儿歌》更基础有趣,适合启蒙阶段的孩子。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从1到100的数字儿歌》是日本户田设计工作室、早教绘本创始人田村大平的人气作品。

田村大平是日本知名插画家,也是日本早教绘本创始人。他画风百变,在创作可爱、有趣的绘本时,一般使用笔名。田村大平一开始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店铺设计和平面设计,51岁时,他从设计师转向绘本创作者,并创立了户田设计工作室。在80岁去世前,他共出版了42部作品,本本畅销。

《从1到100的数字儿歌》就是一本畅销35年的数字启蒙绘本,从出版至2018年,在日本共加印了64次,以先进的早教理念和丰富的功能性,被评为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选定图书,也是日本家庭和早教机构培养幼儿数感和认知的优先选择。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下面我带大家一起看看这本畅销35年的幼儿数字启蒙经典绘本的魅力所在。

1、把数字融入到有趣的故事里,让孩子从故事里学会数数

相对五味太郎的《一起数数123》,这本《从1到100的数字儿歌》故事性更强。

正如日本一读者所说:“2岁的孩子还不会数数,但是故事情节十分有趣。知道的动物和交通工具出现时他很开心。 孩子再大一点的话,就可以学数数了,我觉得这是一本可以读很久的书。”

调皮的考拉出海游玩,碰到了爱冒险的乌龟,但却因为船太挤,浪太大,翻了船,所有人都落到了海里。经过一系列救援,考拉和乌龟被送到了医院。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住院后的考拉和乌龟不能出去玩耍,他们觉得很孤单,于是第二天,他们的朋友相继来看望他们。孤单冷清的病房瞬间变得热闹了起来:鸟儿叼着樱桃、青虫衔着叶子、海豹顶着皮球、青蛙唱着歌。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直到最后考拉和乌龟出院,还有更多好友来探望相送。

简单故事里却传递出了暖暖的友情,让孩子从故事里感受到友谊的重要。

更有趣的是,作者把数字融入到了故事里,这样故事就不再单纯是故事,而是变成了蕴含数字的儿歌故事。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1 只考拉岸上看,2 只考拉推帆船,3 只考拉出海玩,4 只考拉不算多…… 不好不好浪来啦,一个大浪掀翻船。 “救命啊!”个个都在喊……10架直升机赶来救助啦,12辆救护车把它们送往医院。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住院期间,动物朋友纷纷来探病:20只鸟儿、30只青虫……90只蜻蜓……随着故事推进,数字越来越大,一直到100。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当孩子读完故事,也就从1数到了100,直观感受数量变化的同时,也能理解数量关系。

2、实物数字和抽象数字符号相结合,加深孩子对数的理解

前面谈数感时,我们曾说“数学经验不能仅限于实操,只有孩子能把具体经验、象征符号、图像和语言之间建立起联系,他们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概念。”

所以《从1数到100的数字儿歌》里,每一页的故事除了对应的实物数量,还有对应的数字符号,比如一只考拉岸上看,观察画面我们会发现,除了一只考拉,画面上还有一个太阳、一座房子、一艘帆船,考拉的身上也标记了数字1,与此对应的画面左上方也标记了醒目的“1”。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这一系列事物都在向孩子展示数量“1”,让孩子从不同层面理解数量的概念,从而提升孩子的数感。

在之后的“两只考拉推帆船、3只考拉出海玩”,父母也可引导孩子进行上述观察,让孩子发现画面中更多的数量,从而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每一页画面上除了有实物数量外,还有对应的数字符号,具象与抽象的结合,能加深孩子对数量这一概念的理解,从而提升数感。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而且这本《从1数到100的数字儿歌》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完全可以当做儿歌陪孩子一起唱起来,调动孩子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让孩子在唱跳中感受数字、数量的变化。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当然,好的绘本都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这本《从1数到100的数字儿歌》也是如此。

父母培养孩子数感时,可以反复带孩子阅读这本《从1数到100的数字儿歌》,加深孩子对数字的印象,让孩子能从抽象层面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

孩子“数感”不好,再多数学启蒙都白搭!数感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从1到100的数字儿歌 后浪正版 日本早教绘本创始人代表作 日本幼儿数字启蒙绘本书籍 ¥52.8 购买

不过,数感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纯靠上思维课就能做到,父母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一起陪孩子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才能不断提升孩子的数感,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数学   孩子   数数   日本   儿歌   抽象   实物   符号   考拉   幼儿   数量   娃娃   不好   父母   概念   数字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