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前南都记者马金瑜的控诉文章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她将自己比作了另一个拉姆,八年的婚姻生活字字泣血,丈夫多次将她打成重伤,甚至大小便失禁。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在马金瑜自揭伤疤前,她曾作为嫁给爱情的正面典型去大学做过演讲,被很多媒体报道,甚至还上过央视。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所有关于这段爱情的描述都曾美好得像一个童话:


一次采访,一见钟情,一段奋不顾身的爱情,一场千里万里的追寻。


2012年,还在做记者的马金瑜闪婚了她当时的采访对象——蜂农扎西,嫁到了遥远的青海贵德县,从相识、相爱到领证结婚,用了仅仅47天。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一个年轻有为的女记者,抛弃大城市的喧嚣,丢开世俗的功利,一心一意跟心爱的人去寻找那片世外桃源,听起来是多么的浪漫。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可惜真实的生活跟浪漫毫不沾边。


偏远落后地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物质条件的艰苦。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婚姻破裂前,马金瑜做电商卖青海特色农产品,还雇了不少女工,网店销售额最高时达到了500万。


但是镜头曾扫过她的家——几间农房,陈设简陋的不能再简陋,连家电都看不到几样,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与大城市的现代化格格不入。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而随着夫妇的离心离德和家暴的日益严重,电商生意难以为继,日子开始越过越差。


马金瑜先后生了三个孩子,抚养他们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这几乎都由她一个人承担。


老大出过车祸,智力发育迟缓。老二穿的球鞋连鞋垫都没有,里面只有一格一格的硬塑料鞋底。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没有钱怎么办?只能去借。


媒体圈不大,有个了解她的朋友说,这些年她几乎借遍了相熟的同事,且有去无回。


马金瑜在文中对这些同事们表达了感谢。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但有些前同事内心其实是怨她的,几万块不是小数,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一个人的选择错误,要拉上一群人去买单。


可是她的艰难看起来也是真的,还不起能怎样呢?大家也只能跟自己说就当做公益了。


对马金瑜来说,比物质条件的艰苦更难熬的是精神的折磨。


扎西大男子主义,妻子多跟男人说几句话就要被暴打,自己却频频出轨其他女性。


由于眼睛被打伤过几次,马金瑜的视力越来越差,不断的尿失禁让她不得不随身带着尿不湿。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藏人信佛,佛陀说不能杀生,所以藏人种地甚至连农药都不打,因为打了蝴蝶、鸟就死了。


而就是这些连蝴蝶和鸟都不忍心打死的男人,将铁拳一拳一拳挥向了自己枕边的妻子。


“他的心里特别干净,像山上的泉水一样”。


这是马金瑜对扎西一见钟情的理由,如今读来却充满了讽刺。


纯净的另一重解读是“原始”,原始意味着文明的未开化,你几乎可以将其等同于野蛮,与“圣洁”没有半毛钱关系。


坦白说,我并不喜欢马金瑜,因为她在最艰难的时刻依旧怂恿其他女性“勇敢”追求这样跟赌博毫无区别的爱情:


不要怕冒险,哪怕下一步是悬崖,不要怕,跳!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对一下时间线,2017年,那个时候,两个人的矛盾已经很深,她正在被出轨的丈夫打得死去活来。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所以我也不同意马金瑜拿拉姆去自比,因为除了同被家暴外,她们其实毫无相似之处。


拉姆是没得选的,她的出身和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她的初始起点。她那么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了躲避恶魔两次离婚,却在离婚后被前夫活活烧死。


马金瑜有得选。


用她的朋友、作家洪峰的话说:

她不是愚昧的人,名牌大学毕业,就职过中国最有思想的媒体,还是主力记者,对人性有超出一般人的认知水准,但依旧忍受着三番五次的家暴。


她有着很多文艺女青年的通病,对浪漫有着不切实际的向往,不顾一切想将自己活成一段传奇。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可惜低配版的三毛遇到的却不是她的荷西,童话最后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笑话。


拉姆是完美受害者,马金瑜不算。她的苦更像是自己讨来的,这也是很多人对她并不报以同情,而是抛出一句“活该”。


然而不喜欢一个人就意味着她“活该”吗?


一个女人,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被欺辱都不应该被评论为一句“活该”,公民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人们缅怀拉姆时,总喜欢强调她的美丽。同情马金瑜的文章,总喜欢提及她做记者时拿过多少大奖。


拉姆的确是美丽的,马金瑜也是有才华的,但这恰恰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如果一个女人既不漂亮,又不会写文章,甚至性格也不那么可爱,她就活该被欺负至死而无人问津吗?


在藏地,马金瑜或者拉姆的经历并不是孤例,而是千千万万藏族女性所经历的日常。


她不是另一个拉姆


谢谢马金瑜今天终于站出来,亲手撕碎了当代版撒哈拉童话,告诉了那些同样怀揣文艺梦的女孩们“浪漫”背后的真相。


可是那些根本没有选择权利的藏地贫困女性呢?等待她们的宿命就该是嫁给一个嗜酒成瘾、家暴成性、将女人视作私有物品,想怎么践踏就怎么践踏的男人吗?


如果连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见地有资源、甚至性格还很强势的女记者都不能让自己免于被家暴的处境,那么这些处于弱势地位中的藏地女性如何保护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我根本不想讨论马金瑜是否值得同情。


同情她怎样,不同情又怎样?那点同情毫不值钱。


这些女性需要的,是能保障她们基本权利的法律。


我们总是教女性“勇敢”,但勇敢的尽头往往是一堵墙。


这堵墙,比暴力本身更令人绝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撒哈拉   藏族   青海   简陋   钟情   大城市   艰苦   勇敢   童话   记者   女性   男人   喜欢   浪漫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