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年年有余”


近年来,临沭县聚焦聚力长效常态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受益,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扶贫发展当地经济、提高贫困户收入的致富路、幸福路,贫困户华丽转身成为产业工人、加工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年年有余”


 为贯彻落实“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本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临沭县从当地优势产业筛选出适合当地经济发展、便于群众发家致富的项目建设扶贫车间。先后建成各种来料加工车间68家,覆盖了全县省级重点贫困村和贫困偏远地区,年产值过千万元。一方面选址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意愿和需求,把项目建在家门口、学校旁和企业内,以方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为目的,提供吃、穿、住、学、工一条龙服务;另一方面立项优选以第一书记为引领建设来料加工型车间,以当地著名特产加工建设出口外贸型车间,以企业扩大再生产建设就业务工型项目,以电商平台为依托建设网上营销车间等,落地生花,成功涅槃。

  

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年年有余”

立足实际,临沭县摸索创新出村级自行管理、经营主体承租管理、贫困户自发承包管理、第一书记参与管理、企业经营纳入管理的五种管理模式,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扶贫车间运行发展蓝图。具体实施上,临沭县注重扶贫车间管理经营与大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相结合,走“嫁接管理经营、逐步扩大规模、放大品类级别”的路子。同时,在长远规划上注重与当地文化、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相结合,逐步膨胀产业扶贫影响力、加快培育产业工人,提升贫困群众务工就业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从贫困村整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和乡村旅游规划上布局未来走向和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做出特色,走出一条依托产业扶贫发展村集体中小微企业的新路子。

  

产业扶贫让贫困群众“年年有余”

朱村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就是依托企业经营纳入管理的好例子。车间由服装公司承包,年上缴承包费4万元,带动120户贫困户发家致富。在长期规划上,扶贫车间依托外来企业注重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参与朱村红色旅游经营,成功举办临沭县全国第五届、第六届“柳博会”,为全县扶贫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和铸造品牌树立了临沭模式和沂蒙样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临沭县   临沭   贫困   群众   产业工人   产业   贫困户   年年有余   发家致富   来料加工   全县   精准   车间   乡村   注重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