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从众心理”会毁了孩子?看了心理学家阿希的试验就明白

为什么 “从众心理”会毁了孩子?看了心理学家阿希的试验,就明白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自我意识淡薄,人云亦云,喜欢人家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那么,这样的人就像墙头草,哪儿刮风往哪儿倒,自己却没有一点主见。这种行为,就是心理学上说的“从众心理”,而且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个实验。

为什么“从众心理”会毁了孩子?看了心理学家阿希的试验就明白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请了6个大学生自愿做他的试验者,并说试验的目的是研究“视觉情况”。但他却悄悄地让其中的5个人先到了实验室里,并与他们串通好配合“做假试验”,然后,就让他们坐在事先安排好的地方。

为什么“从众心理”会毁了孩子?看了心理学家阿希的试验就明白

这样,当第6个人来到时,看到有5个人都先坐在那里了,于是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而且,他一点也不知道只有他自己才是“真被试验者”,而其他5人只是陪伴。

然后,阿希要他们做了一个关于“线段长短”的判断。他先拿出一张画有3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看了一下;接着又拿出一张画有7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再看看。由于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于是这6个大学生都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但是,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先来的那5个大学生,竟然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相同的错误判断;之后,这样的判断又一连进行了18次。

为什么“从众心理”会毁了孩子?看了心理学家阿希的试验就明白

这时候,最后来到实验室的这个大学生,开始迷惑了,他的心里在不住的嘀咕:这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是自己看错了?还是别人看错了?如果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话,那他们5个人的判断不可能都是错误吧?于是他在犹豫了一阵子之后,就不由得地产生了“盲目从众心理”,选择了与其它5个人相同的判断。

从上面这个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下,一个人很容易在知觉、判断和认识上都不知不觉的去“随大流”,从而情不自禁地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从而人云亦云,与多数人的言行保持一致。

为什么“从众心理”会毁了孩子?看了心理学家阿希的试验就明白

心理学认为, 这种“盲目从众心理”的形成,是源于一种来自于群体的无形压力,它可以迫使一些人违心地接受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实际上,在生活中造成从众心理的原因很简单,比如:大街上有两个人因一点小事在争吵,一个人路过时停下来观看;这时,又有一个人走来也停下观看;接着,一个又一个的人都来观看;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从众心理”会毁了孩子?看了心理学家阿希的试验就明白

但这些围观的人,往往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观看,只是因为他们看到别人都在观看,所以自己在观看。而且,他们还往往会忘了自己正要去办的事情,而在这里见人家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由此可见,从众心理对人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尤其是孩子,一旦患了这种“盲目从众心理”,就会缺乏自己主见与独立,处处都要跟着别人学,别人干啥他干啥,别人喜欢什么怎么样他就喜欢怎么样……总之,一切都以别人为主,从而在无形中养成了“顺从”的心理,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意见。那么,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他能干成什么呢,又能做成什么重要事情呢?

为什么“从众心理”会毁了孩子?看了心理学家阿希的试验就明白

可见,“盲目从众心理”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态,它甚至会毁了孩子的前程,所以我们一定告诉孩子,千万不可以人云亦云,凡事一定要学会明辨是非,学会独立思考,以免受害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心理学家   竖线   孩子   心理   人云亦云   主见   长短   卡片   心理学   盲目   事情   正确   错误   大学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