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 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为市民心理健康“支招”

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精神卫生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师缪娟从如何察觉青少年抑郁症状、如何保持好的心理健康等方面出发进行科普。

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承担德阳市精神疾病治疗、预防的精神三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精神卫生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依托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护士组成的专业队伍,在全院广泛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将精神卫生共作融入到培训工作、预防工作、治疗工作、康复工作中,并将范围从本院的医疗服务,扩展到社会心理服务中。近年来,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不断开展培训,培养相应的精神卫生人才,提升全市各界心理危机干预水平。

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通过心理健康讲座、趣味活动、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给民众提供贴近生活的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民众学习人际关系、亲子教育、婚姻恋爱、职业生涯规划、压力应对等相关知识,提升自身心理意识水平,并进行自我指导。

康复工作是精神障碍中非常重要,但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康复工作中,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创新性地引入先进的同伴支持计划,开展同伴支持培训,帮助患者学习相关心理、精神知识,提高患者与人沟通能力、提升患者自我认同感、提升患者互助他人的能力、提升患者社会融入。

除了开展日常的精神卫生宣传工作外,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先后与德阳中学校、德阳市北街小学、德阳第七中学签订校-医共建区域合作绿色通道协议;组建专业心理危机团队,在新冠疫情、多起突发重大社会公共事件中提供危机干预服务等。

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曾对203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不同性别、地域和年龄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进行比较后发现,德阳市中小学生中学习焦虑(46.8%)、过敏倾向(19.8%)、身体症状(16.8%)、自责倾向(12.9%)等问题表现突出。那么,如何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精神卫生日:

1992年,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发起,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后,正式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一天,全世界各个国家都会积极筹划、开展各种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精神健康的相关知识,并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我国卫生部于1996年首次印发《关于开展199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在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后,每一年都会根据不同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以社会、民众对精神卫生的正确认识,推进精神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如何保持好的心理健康:

(1)健康的饮食结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因此,大脑的健康和我们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健康的饮食结构能够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营养,保证大脑功能正常发挥。

(2)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维持和训练我们的智能,还可以帮助我们纾解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境。

(3)适当的体育锻炼:研究发现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各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生化物质,还能够锻炼我们的意志力。

(4)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学习社交技能,保持和朋友之间的友好相处,学会从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也学会在他人需要支持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5)积极应对压力,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与困难,而不是单纯地情绪化行动。当出现不良情绪时,学会以积极地方式宣泄,例如运动、向他人倾诉、唱歌、深呼吸、冥想等。

(6)对自己保持好奇:了解自己不仅能够增强自我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能够更加清楚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状态,进而调整自我,适应外部环境。

(7)明确人生梦想,制定生活目标:为什么活着是亘古不变的哲学话题,虽然这个问题目前众说纷纭,但当一个人失去梦想和目标时,非常容易陷入内心虚无的状态。

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等等消极的、不良的心理。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认为无关紧要,不需要干预;也不用过度担心,认为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更不能讳疾忌医,认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会被别人看不起。最好的方式是当觉察到自己心理健康出现情况时,需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医生的帮助,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估和干预。

如何察觉青少年抑郁症状:

目前,抑郁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在热门的背后是让全社会都担心的数据。根据目前相关研究发现,抑郁症总体发病率约5%左右,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8%左右,儿童青少年情绪问题则高达30%左右。按照这样的数据来看,10个青少年中就会有三个可能会出现抑郁情绪问题,而全国大约有3000万左右的青少年存在问题。抑郁之所以让人如此担心,还在于抑郁患者往往会出现自伤自杀行为,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早发现、早识别、早治疗对于青少年抑郁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家长和老师除了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外,一定要注意觉察孩子情绪、行为表现,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某些心理情绪问题很容易被误解为青春期的叛逆,而耽误了干预时机。

第一:身体出现各种无法找到原因的不适:由于各种原因,青少年对自己情绪的认知还不够成熟,因此常常以躯体化的防御机制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孩子常常会出现一些躯体的不适,例如头疼、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拉肚子、腹痛、全身无力等。到医院检查后,又没有发现明确的生理问题,或者吃了很多药,仍然没有好转的话,就需要考虑是否是由于情绪问题所导致的;

第二:睡眠、食欲出现问题:通常情况下,青少年都喜欢“睡懒觉”,也喜欢吃好吃的,但如果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经常做噩梦、食欲下降的话,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第三:情绪低落、悲观郁闷:每个人都会遇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但这种伤心难过是处在动态变化中的,会随着时间或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现改变。如果发现孩子总是闷闷不乐,总是消极厌世,一定要提高警惕;

第四:头脑变“笨”,成绩下降:孩子的头脑变得迟钝、集中注意力变得困难,记忆力出现下降,进而成绩出现下滑。可能会表现为孩子在对话时,反应很慢,要等一会才会回应对方;思考问题困难,感觉脑袋一团浆糊;不愿意主动说话,变得沉默寡言等;

第五:缺乏动力,行为懒散:孩子可能会出现不整理自己的房间,起床拖延、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写作业慢等懒散的情况,也可能会表现为缺乏主动性、犹豫不决等情况,再严重一些还可能出现回避社交、不愿出门、不愿上学、对抗父母等情况。而这些表现,最容易让家长误会成孩子不努力、性格懒撒、叛逆;

第六:自伤、自杀行为:这是最让人担心的一个表现,如果不及时发现,往往会导致一个家庭的悲剧。因此,一定要识别一些隐藏的线索。对于大部分自伤的孩子,一般不会愿意让家长或者老师看到自己伤口,因此会极力地隐藏。如果发现孩子无论天气冷暖,总是穿着长衣长裤,或者总是戴着某些宽大的首饰遮掩身体某个部分时,一定要检查孩子身体是否出现一些伤痕。对于主动暴露出伤口的孩子也一定不要任意推断孩子的动机。除了自伤,还有很多孩子会有自杀的念头甚至行为,一旦发现一定要及时就医。

科普专家

缪娟 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认证情绪管理师、中国&加拿大受训认证游戏治疗师、加拿大TIPC认证情绪管理师、美国NGH注册催眠治疗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德阳市   心理健康   精神   卫生   可能会   中心   人际关系   抑郁   青少年   患者   情绪   市民   发现   孩子   心理   专家   工作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