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信息勿轻信,支付扫码需谨慎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公众对自身的保护意识、卫生意识的加强,网上支付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支付方式之一,网上支付方便快捷,既方便了群众,也方便了商家。但也正是因为它如此方便,犯罪分子更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试图利用各种手段骗取不当的钱财。那我们该如何在日常的使用中,提高警惕防范网络诈骗呢?

一、不随便点击不明短信的连接

如今各种各样的诈骗短信层出不穷,如何判别短信来源的真假成为我们的一个难题,常见的诈骗短信一般都会以一段文字加上一个可以点击的链接呈现,以各种名目发送各种各样的短信诱导大家点击短信里的链接,通过链接里原先设定的程序,就可以窃取到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随后把账户里的款项转走。

提示:不明短信的链接不随便点击,如有疑问,可先向相关部门核实短信内容的真假。

二、不随便扫二维码

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具有支付、打开链接、添加好友等功能,扫二维码付款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无论商场、街边店铺、水果摊、市场,几乎所有购买东西的地方都有二维码的存在,相信不少人在马路上遇到过有人拿着二维码让添加一下好友互相关注一下,或者让帮忙填下调查问卷就能获得小礼品的情况,看似简单的操作但实际上存在比较大的风险,一方面本人的信息有可能被窃取,另一方面如果绑定的银行卡设置了小额免密的功能,就有可能在扫二维码的过程中就把账户里的钱转了出去。

提示:不明二维码不随便扫,不贪图小礼品或者小红包,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三、公用WIFI不随便使用

为吸引客户,现在各大商家都会提供免密的公用WIFI给大家使用,但公用WIFI不见得就都安全,如果连接到有安全风险的公用WIFI,有可能会被犯罪分子记录下在手机操作的所有信息。

提示:选择可靠的WIFI接入点,如果搜索到不明来路的WIFI千万别去碰;手机里的自动连接功能要注意关闭,仅在需要的时候开启。

广东华兴银行提醒您,除以上三种防范网络诈骗的小贴士外,日常生活中请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信息、身份证件信息及支付密码,另外建议大家用于绑定各个支付平台的银行卡,平日仅留存小金额用于日常消费,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隐患。如果发现有类似被盗刷的款项或银行卡信息泄露事件,应立即冻结银行账号或挂失银行卡并报警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犯罪分子   信息   款项   银行卡   绑定   账户   真假   账号   各种各样   随便   提示   风险   短信   链接   二维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