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越来越像个孩子了 | 我们如何与日渐老去的父母相处?

我爸爸越来越像个孩子了 | 我们如何与日渐老去的父母相处?

(电影《京都物语》中的父亲和女儿)



都说人老了,就越来越像个孩子。所以我们也形容那些老而有趣的人叫“老顽童”。

我妈妈去世之后几年,我爸爸也渐渐老了。

我爸爸老了,却不是他头上的白发告诉我的。我们家遗传因子中,就有白发。我爸爸的妈妈是满头银发,我妈妈的爸爸也是一头白发。

因为我爸爸是入赘的上门女婿,又因为一些我也不甚清楚的原因,我从小就管我爸爸的父母和我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因此我就有了两个爷爷,两个奶奶。看上去就比别的小朋友要幸福。我从小生活在妈妈的父母这边,我爸爸的父母离我妈妈家也只有三四里路,而我上的那个小学和初中,又分别离两位爷爷奶奶家只有三两里路,我小时候放学,就时常会去我爸爸家的爷爷奶奶那里。四位爷爷奶奶在我记忆中都是一头白发,我妈妈的妈妈白发要少一些,因为她在五十八岁那年,在饱饱地吃了一顿狗肉之后,意外腹泻去世了。

这是关于我家里人一头白发的故事。据我的观察和记忆,在我爸爸四十岁左右,就长出了白头发。放在如今的大城市,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头青丝中夹杂着斑斑白发,当代城市年轻人的压力太大了。而在我爸爸年轻的时候,在乡下,中年青年长出白发的人却很少。我爸爸有了白头发,我不以为他是老了,只是从他的身上看到了爷爷奶奶们的影子。

可我不知道是从哪一天起,爸爸就开始用染发剂染头发的。也许是五十五岁之前,或者五十五岁之后。有一天,大约是三年前,我和爸爸通视频电话,视频那边爸爸头上是稀疏而灰白的头发,依然向上梳着,就更显得前额头发的稀少,而那稀少而灰白的头发下面,是凸显出来的黄褐色的老年斑——

我爸爸的老态突然就来了!

那时他刚刚从患膀胱癌的病痛和治疗中缓和过来不久,有时候情绪也不高,总是需要鼓励和安慰,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快要活不长了,对我们说些丧气话。那天他没有来得及将白了一半的头发染成黑色,更加深了他的苍老,让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却也没有办法。作为长子,我离他有一千七百公里的路,一年也就回去看他一次。

我爸爸越来越像个孩子了 | 我们如何与日渐老去的父母相处?

我爸爸穿着我大学军训时发的衣服在家门前水泥地坪上碎土。(2002年前后,爸爸四十五岁上下)


我对我爸爸的情感越来越深沉,也是从我妈妈去世之后慢慢凸显出来的。

我妈妈是在她四十九岁那年去世的,当时我爸爸五十二岁。我妈妈去世,我爸爸仿佛一夜之间就老了下来——却还不是一个老人,只是显得虚弱、乏力:他竟也习惯了叹息,而那叹息从前是我妈妈和我身上才有的。

我爸爸也开始叹气了,他需要力量,需要我们的安慰。我对父母的情感,也从一种儿子对父母的依恋,很快变化为儿子对父亲的照顾——虽然是不周到的——一种对调的责任。尽管我不喜欢打电话,也会每一两个星期,给他打电话,每个月给他寄钱。因为我身体也不太好,后来我爸爸身体也不好,我们甚至开始互相问问身体,提醒对方注意休息、多活动活动。这真是一种奇怪的交流,我也曾用一些诗句记录下来:

……今天晚上,这个月来我们第八次通电话
我问你的病情——明知故问
“伤口是否拆线了”,
昨天你已经告诉我
——又再问一遍

+(《父与子》第二)

在我小的时候,我看爸爸和所有孩子眼中的父亲差不多,认为他是有力的、无所不能的。

我爸爸是乡村教师出身,周围的人都尊称他“陈老师”,即便他后来不教书了,也是那样叫他。作为一个乡村小知识分子,我爸爸有他自己的那一份稍稍特殊的尊严感:他在乎自己的形象。有时候他甚至会吹一些小牛皮,大概也是来维护他自己。我认为他是有力的,他的自行车可以驼起两个人。我和我弟弟都坐在他的自行车上,非常安全。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也不是万能的了。

仿佛“父亲的神话”消解了。

但我总还是会回忆起在我小的时候去他学校办公室轻松快乐的日子。他有一间单人宿舍,宿舍有一扇朝南开着的门,门外是一排高大的枫树。到了夏天,太阳光很大,知了在叫,枫树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哗响。秋天,枫叶变成金黄色,落在地上,我就坐在爸爸宿舍的房门口,吹着秋天凉爽的风,爸爸在不远处批改学生作业,有时候他还要我帮他刷油印的试卷。很多年以后,我总能在回忆中闻到那几年爸爸宿舍门口夏天和秋天的气息,想起那些哗哗响的枫树。

这些美好的童年记忆如今和爸爸成为老人的现实融汇在一起。有时候他也情绪低落,竟会耍起小孩子脾气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去年的某天,他突然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是不是和弟弟都对他有意见。接着他还拉了一个微信群,给我们分享了几个关于孩子孝敬老人的花花绿绿的文章。我突然意识到,有近二十天没给他打过电话了……他也变得越来越敏感,脆弱。他可曾想到,这些我妈妈的性格,有一天竟会感染到他身上呢。

爸爸那段时间身体又不大好,他有冠心病,也是遗传的。我爸爸的妈妈就有心脏病,我爸爸的弟弟也有。因为有心脏病,爸爸更不能劳累,比一般人能承受的劳动要轻多了,并且也受到情绪的影响。我每每都要在通电话的结束和他说,“不要劳累啊,爸爸!多走动走动,但不要去干活儿。那些树啊,地啊,你觉得要除的草啊,都请人做吧!”我爸爸也总是“好的,好的”答应我,有时候像是一种敷衍。还有的时候,他说最近身体又不好,去医院了……爸爸说我们对他有意见,我当然说“哪有的事”,连忙安慰他,说一堆好话,像哄小孩一般。

我爸爸也就成了一个时常要人哄、要人照顾的小孩了。

最后找一首从前写的诗歌,另一首《父与子》,来结束这篇小小的文章吧。直到现在,我爸爸也还是时常给我寄些家里的东西,腊肉腊鱼啊,他自己做的剁辣椒啊,邻居做的梅干菜啊,有时候还要给我们寄杀好的他自己养的鸡鸭,总说,“不要啦,爸爸!别麻烦!”

可怜天下父母心!

2016年初给爸的信

——父与子(三)


爸爸

你寄的腊肉我又收到了

鱼也收到了

干菜和茶油都收到了

可以吃上半年

请你放心


北京最近天气不错

我们都还是老样子

已经不大争吵了

你的身体怎样

大概还是老样子


那也好

天气好时就去晒晒太阳

阴天就在家里待着

我很想在后门烧柴火

现在是冬天

只有柴火才是暖和的

这几天给你寄一点钱


要过年了

可以买东西,还账

新衣服你也要穿穿

不然就要旧了


过年时去看看我妈

这个春节我不能回来了


2016.1.26.


本文由作者授权洪恩启蒙转载

原题:我爸爸也越来越像个孩子了


(如果喜欢,请分享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父母   孩子   柴火   枫树   腊肉   头发   灰白   白发   弟弟   情绪   宿舍   爸爸   父亲   身体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