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心态好情商高的孩子,5岁前的两个关键期,别让孩子好过

哈佛大学“哈佛学前”项目的总负责人Burton在经过他自己37年对数千个美国婴幼儿家庭进行研究和观察后,总结出了6岁快乐孩子的共性:1.乐于助人;2.懂得分享;3.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相互合作;4.大多数时候能够遵守规矩;5.常有正面情绪;6.拥有自控能力。拥有这些特性的孩子,不仅生活快乐,且生活习惯良好,能够与他人相处很融洽。

教出心态好情商高的孩子,5岁前的两个关键期,别让孩子好过

其实,仔细观察我们生活中,能同时拥有这些特性的孩子并不多。有很多孩子到了3岁大多都会变得调皮捣蛋。孩子一般都是20个月后,变得多动爱闯祸,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会越来越无法无天,这让做父母的越来越头疼。等到满2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非常擅长”捣乱了。

那孩子在5个月时是小可爱,2岁之后却变成了捣蛋鬼,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Burton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孩子3岁以前,有两个成长关键期,对他的心智培养和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如若父母在这两个关键期内,能够正确教育孩子,就将拥有一个快乐且有好习惯的孩子;或是父母教育不到位,那么孩子可能会无休止地挑战父母权威,最终变得无法无天,性情乖张,成为一个捣蛋鬼。说简单一点,其实就是父母在该给孩子立规矩的阶段没有立下规矩,孩子被家长宠坏了!

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孩子怎样才不会变成一个捣蛋鬼呢?本期话题:教出心态好情商高的孩子,5岁前的两个关键期,别让孩子好过!父母要抓住孩子5岁前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性格关键期:7个半月持续到14个月

Burton说过,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具备三个重要本领:

第一、无助的表情,大人在看到后会表示心疼,自愿地去照料他的衣食住行;

第二、本能的哭泣,让大人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三、自主的学习,在看到妈妈撩起衣服时,宝宝就会做出吮吸动作。

这三个重要本领,会让孩子获得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满足他的需求。

教出心态好情商高的孩子,5岁前的两个关键期,别让孩子好过

梭伦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到:最开始,孩子的哭是一种请求,如果你不加以提防,哭就会变成一种命令。可以说,他们的哭泣,是以请求别人帮助开始的,以命令别人结束的。

孩子5个半月以前,孩子的哭泣完全单纯的表示他觉得很不不舒适,并且他在哭的时候家长也应该立即响应。但是大多孩子在从5个半月开始,就学会了一项新本领,那就是利用哭声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以哭声来命令父母。

孩子7个半月时,他就发现了哭是一个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武器,可以以此来指挥家长为自己做事。大部分父母在听到孩子哭后,就会马上去哄他抱他,其实这些反应是过度了的。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越大越爱哭!越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那问题来了这么大的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此时,家长应该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找出他的需求点并满足他。具体因情况而定。

从7个半月开始,孩子进入习惯养成期。会养成一些或好或坏的习惯。孩子会做出一些不好的动作和行为,对此有些父母会大声制止,“哦,宝宝,你不可以这样做!”其实就正符合宝宝的心意!孩子会发现,这样的行为能够成功吸引到父母注意力,因此他会继续去做,反复尝试。

教出心态好情商高的孩子,5岁前的两个关键期,别让孩子好过

那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不要让孩子无聊,多创造一些让孩子玩的机会,让孩子可以多与他人互动,并时常满足他的好奇心。

2.分情况而定。孩子若是因为客观原因哭泣,情况严重,即立马去安抚孩子;程度轻微,就多安慰即可。

3.当孩子有破坏性行为时,必须坚定地告诉他:不行!

4.在跟孩子立规矩时,该严肃时就严肃,此时孩子与父母就不再是朋友了,家长应该有家长的威严。要让他明白,是父母做主,而不是自己做主。

▲第二个性格关键期:14个月持续到24个月

从1岁2个月开始,孩子已经慢慢摸清了父母的脾气和习惯。他清楚知道父母对于他做出的行为会有什么反应。且该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萌发,知道什么是他的,为了显示他的权威,他学会了说不!

在此阶段,他进入了执拗期,热衷于跟父母对抗,挑战父母的各种底线。Burton说,这个阶段是养育孩子最困难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关注自己到底拥有多大的权力。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这一阶段的孩子发展更好呢?

第一、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选择权。比如让他自己挑衣服、挑食物、选择玩具等,让感受自己享有的权利。

第二、与孩子交流,通过语言和行为明确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让孩子父母的那些底线是不能碰的。

第三、及时制止改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可以采用拒绝与孩子亲近的方法,让他明白:他不可以这样做!

教出心态好情商高的孩子,5岁前的两个关键期,别让孩子好过

若父母在这两个阶段给予了孩子正确的指导,那么2岁后的孩子不会是捣蛋鬼而是一个小天使。会对父母的权威试探越来越少,也会明白父母的规则和底线。也会逐渐把精力转移到跟同龄人的交往里。且一个习惯良好,又听父母话的孩子,跟同龄人相处也会是愉快的!

0-3岁是习惯养成期,3-6岁是习惯纠正期,抓住5岁前的两个关键时期,“不让孩子好过”,就一定能培养出拥有好习惯并且真正开心快乐的孩子!你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题呢?你认为5岁前的性格形成期,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要吗?欢迎下方留言说出的你的意见和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关键期   两个   孩子   捣蛋鬼   无法无天   本领   底线   规矩   情商   心态   命令   性格   家长   父母   习惯   阶段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