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让孩子在一个暑假里,完成了376张试卷!

在这其中,包括了: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270张考卷,7本大题 ,50页自答卷,以上合计:376张试卷。

这是在《亲爱的小课桌》中,来自杭州的徐敬凯妈妈,让孩子完成的作业量。这样的作业量,实在无法想象是给一个才读一年级的7岁孩子安排的。

那么,徐劲凯的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凯凯的妈妈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对她,是以一个男孩子来教育的。

工作后也是一份很不错的职业,但因为怀孕便辞职,做起了全职的妈妈。

换句话说,凯凯的妈妈,已经把陪伴孩子成长,作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她对待孩子,态度便是: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小朋友,没有(不需要)快乐童年,小朋友需要的,是一个严格的学习环境和态度。”

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徐劲凯的妈妈也真的做到了。

她说: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偷懒的话,加一张卷;错三道题目,加一张卷;不仔细,加一张卷,做到你仔细为止!”

当其他的孩子写完作业玩耍时,凯凯却又坐在书桌前写起作业,妈妈对此却是一种责备的态度。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他自己拖拉呀,这点作业在家里,其实30分钟之内全都可以做完。”

严格的学习环境与态度,果然是在哪里都在坚决的执行着。


那么,孩子不需要快乐童年,是指什么?‍‍

傅首尔求证下,妈妈似乎并没有留下什么时间来给孩子玩。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不做作业,那剩下来不都玩了吗?”“(这样做)不心慌吗?”

当大家纷纷表示,给徐敬凯的作业量太多时,妈妈却表示,班里的小朋友都是这样的,何况,她这么做并无不妥,她很自豪的说,正是自己这样的教育,让儿子很喜欢做题做试卷。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这个7岁的孩子曾跟妈妈说,自己的梦想是做完书店里买的试卷。

可是,一个才7岁的孩子,不能去玩,不能拥有快乐童年,有的就是与试卷和作业相伴,他真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于是,面对教导主任叶老师的提问,他的回答令人心疼: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你害不害怕写作业?不知道!

那你喜欢写作业吗?不知道!

你写作业快不快?不知道!


这样的“一问三不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不敢知道,不敢思考呢?

与自信满满的妈妈相比,徐敬凯是犹豫和惊恐的,强势的妈妈之后,分明是一个柔弱的孩子啊!

在自我介绍时,与踊跃发言的其他小朋友相比,凯凯只说,自己没名字。

才艺表演,不管怎么鼓励他都不愿意去参与,他说“我怕自己跳的不好!”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数学试卷上的答案明明正确,却擦了重写,原因是写得不好看。

这个孩子,分明在妈妈的教育之下,对自己也执行着无比苛刻的标准,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妈妈的要求。

不敢交流不表演,凡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让凯凯产生负罪感,因为妈妈的要求是,一切都要和学习有关。

交朋友,表演才艺,都不讨妈妈的欢心,所以是不能做的。

但是,哪有孩子不喜欢玩,不喜欢游戏?当听到别的孩子打闹的声音传来时,这个孩子,用双手紧紧的捂住了耳朵。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这样做会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1、安全感缺失(孩子对自己的高要求源于妈妈的高标准);

安全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会因为安全感的不足,带来一系列的反应:

他会变得自卑、敏感,

他会小心翼翼的观察别人的反应,

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

对待未来的家庭,往往也会带有原生家庭的阴影,难以走出来。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2、讨好型人格(孩子跟妈妈说他的梦想是做完书店里卖的卷子);

很明显,这样的话不可能是一个孩子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如果真的是梦想,在讨好妈妈之外,是不是真的有一个真正的自我呢?

正如妈妈不断的告诉凯凯一样,“你乖,我就会喜欢你”。凯凯只能不断的以自己的乖巧懂事,来获取妈妈的喜欢。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3、厌学与自暴自弃,放弃毫无希望的努力

按妈妈所说,只要学习班里前十即可,但实际上,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习的差距并没拉开,一次考试下来,拿到100分的就有多少?这种班里前十,恐怕相当于每次考试都必须100分才行。

这才一年级,二年级呢?三年级呢?学习的开始,就用如此超量的作业和严苛的要求来打造孩子,孩子在重压之下,要么成才,要么厌学。就算成才,也极可能是成绩上的学霸,生活中的学渣,这,真的是我们想要培养的吗?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沉甸甸的一些研究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儿童发展》杂志在1948年刊发了一篇报道,报道发现,常受家长控制的学龄前孩子“沉默、乖顺、无抵抗意识”,他们不愿意和同龄人互动,对事物缺乏好奇心。

妈妈的强势,并非一定都有问题,但这需要妈妈有正确的认知,比如,受到席卷无数人的焦虑所影响,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意无意的唯成绩与分数为唯一。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我们最怕的就是,明明出发时向着阳光,却因为自己的认知,将孩子带向了黑暗,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正如武志红所说“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的骗局”,这样的骗局,让无数的人承担痛苦,并以“为你好”的名义而代代相传下去。


著名的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曾在一次直播演讲中分享了自己的童年。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他对自己的童年用的词是:一片灰暗。

他回忆到了自己童年,最大的噩梦就是背乘法口决表,父亲用尽各种手段,毒打、恶骂,直至对儿子失望到沮丧。

他写道:

小时家里养了一条狗,每当我从外面回家,狗儿总摇着尾巴又蹦又跳,我有时觉得自己要是狗子就好了,用不着读书写字,用不着背乘法口诀表。当时要是在练字与吃屎之间选择,我肯定立马选择吃屎。”

父亲对他的爱是不用怀疑的,但父亲教子的效果却值得怀疑,小时候,戴建业与父亲之间除了打与被打、骂与被骂外,再无别的联系。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因为被打,戴建业小学阶段是对任何书都不感兴趣的,喜欢的却是打架,哪怕总是打输,但就是对打架感兴趣。

转机发生在小学到初中时,特殊的时期,再没人逼着学习时,他反而喜欢了学习和读书。此后才一发不可收拾,考上大学,成就了梦想。

而今,他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父亲,但却是因为戴建业教育儿子的方式,“毫不走样地继承了父亲的光荣传统”。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写到这里,戴建业特别想说:

“从自己的痛苦经历,我极其反感“望子成龙”的价值取向,它把深情的父母变成无情的恶魔,它把孩子金色的童年变得一片灰暗。”


本文写到这里,庭爸不想再说太多的道理了,真的,种种的危害和影响,很多虎妈不知道吗?

7岁一年级孩子一暑假做了376张试卷,妈妈:不需要快乐童年

她们是知道的,她们也懂,但是,她们觉得,那是别人家孩子才会这样,我教育出来的孩子,只会成功,只会成才。

但愿,爱着孩子的妈妈和爸爸们,还请不要剥夺孩子的童年,给孩子一点阳光,一点时光,孩子的人生,不应该被学习、试卷与痛苦,塞得满满当当的。

对吗?


我是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试卷   童年   妈妈   孩子   代代相传   厌学   作业   乘法   班里   安全感   小朋友   暑假   态度   父亲   梦想   喜欢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