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事件再度发生,孩子入学第5天被打死,一个问题引发争议

孩子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孩子是一个家庭快乐的源泉,是家庭的情绪开关,孩子笑了,全家的心情都会都跟着明朗,孩子哭了,全家的目光都随之黯淡,孩子病了全家都会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校园暴力事件再度发生,孩子入学第5天被打死,一个问题引发争议

还记得前几年,总是会出现校园暴力事件,一个个如花朵般的孩子们,有的在校园暴力事件当中失去的生命,有的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阴影,要知道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快乐的源泉出现问题,犹如一个家庭出现了问题。

校园暴力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国相关部门还是学校老师,甚至是家长都格外关注这件事情,每个学校都会定期进行防止校园暴力的宣传,这种行为也在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下大量减少,孩子们也迎来了安全的环境生长,在一些家长交心放在了肚子里,不用担心校园暴力的事情时,又一起校园暴力的悲惨事件发生。

校园暴力事件再度发生,孩子入学第5天被打死,一个问题引发争议

校园暴力事件再度发生,孩子入学第5天被打死

在9月10日的时候,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的公安局发布了一个警方的通报,内容为:“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的一个学校里,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学生打架事件,其中一位学生被同学打伤倒地昏迷,虽然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但依旧没有挽救回这条年轻的生命,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了,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控制,此事件正在进一步的侦办。

可见校园暴力事件再度发生,这也是一起非常悲惨的事件,一个16岁的少年,刚刚开始美好的人生却丢了性命,可想而知他的家长该是多么的绝望。

校园暴力事件再度发生,孩子入学第5天被打死,一个问题引发争议

通过孩子的母亲描述,孩子性格非常好,而且在平常也没有与其他学生发生过冲突,不知道此次到底与那位同学发生了怎样的矛盾使其致死,孩子9月3号才刚入学,9月9号就没了,刚刚入学第5天就被打死了,希望学校给一个合理的说法,可是到了目前为止,无论是学校还是打人的,学生父母一直都未曾出面,就连孩子被抢救的时候,学校也没有任何人出面,只是去了一趟派出所,而且母亲也表示:“没有别的诉求,就是希望一命抵一命。”

这件事情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就是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网友们都感觉到非常疑惑,两个孩子到底是发生了怎样的矛盾,才让其中一位孩子像如此重的手,还有的网友表示,最开始打架的时候,老师和其他学生在哪,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制止呢,作为一所学校,管理才能如此松散,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引发了网友们更多的争议,在这其中便引发了中考制度分流的事情。

校园暴力事件再度发生,孩子入学第5天被打死,一个问题引发争议

家长们竭尽全力也要将孩子送进普高

近年来,我国针对中考政策进行了5:5的普职比例的分流,意味着在中考过后,一些学生会因为成绩不佳,被分落到职高或是中等职业学院,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是竭尽全力,想尽各种办法,也要将自己的孩子送进普高,其原因就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孩子出现意外,有很多职高或是中等专业学院的学校就是因为管理并不严格,才发生各种校园暴力事件,所以很多家长为了防止自己的学生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就想尽各种办法也要让孩子避免。

而也是因为这次的事件,让中考分流制度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家长提议取消中考的分流,唯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这样的事件再度发生,其实校园暴力的发生,与中考分流制度的分流并没有太大关系,多数还是与家庭教育和部分职高和专业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关系。

校园暴力事件再度发生,孩子入学第5天被打死,一个问题引发争议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镜子,若是家长的性格暴躁而且有爱动手的情况,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行为,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任老师,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并没有太多的家长意识到这一点,都是是只重视孩子的成绩,丝毫不重视这方面的引导,从而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施暴者,或者是受害者

当然也有学校的管理,有着一定的问题,若是学校管理再严格一些,在日常学习过程当中经常给学生们宣传校园暴力的危害,或许就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也许在当家长和学校都重视这件事情并想办法预防的时候,校园暴力才不会再度发生,而青少年们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东海县   发生   孩子   都会   校园   职高   中考   全家   家长   老师   事件   家庭   学校   网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