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帮助孩子远离“玻璃心”,8个实用专家建议


家庭教养模式,爱孩子是必要的,但溺爱孩子往往是将孩子推向另一个深渊。想要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学专家给家长们提出了八大建议:


1、避免过度关注

过多的关注会让孩子一时产生满足的感觉,但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之路并无益处。孩子终究要长大,要自己走向校园、走向社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重要、更值得关注。所以从小避免过度关注,会让孩子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培养强大的内心。


2、夸赞要有节制

孩子大部分时候是自卑的,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大人,所以孩子需要赞美。但凡事都有度,过度的赞美会让孩子混淆自我,变得自大,甚至目空一切,但由于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一旦受到打击,反而容易现如更加自卑的境地。


幼儿园老师:帮助孩子远离“玻璃心”,8个实用专家建议


​3、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孩子小,家人怕孩子摔着,所以跟得紧,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人应该给孩子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尝试着和同龄人交往,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朋友之间的问题,这样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4、不要违背孩子的“初心”

孩子不感兴趣、不乐意做的事情,家人不要逼着去执行。比如各类兴趣班,可学可不学,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学,那父母就不要难为孩子。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孩子即便学也不会有太大的进步,同时还可能因为学不好打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变得自卑。


5、不要恐吓孩子

有些家长在训导无果的情况下,只能出言恐吓,吓唬孩子,比如有的父母经常说,你再不听话就把你丢到桥底下。次数多了,不仅父母的权威性被消磨光了,孩子可能因此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6、远离语言暴力

父母经常使用重压语言对孩子进行训导,虽然不是体罚,但是这种暴力往往让人更加难以承受。时间久了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怯懦。而有的孩子则会朝向另一种极端发展,变得阴暗、暴力。


幼儿园老师:帮助孩子远离“玻璃心”,8个实用专家建议


7、不要当众品评

随着逐渐长大, 孩子变得逐渐有了自己的“自尊”,不希望人前被家人训,更不愿在课堂当众教训。所以想要训导孩子时除了考虑语言的艺术,还应注意场合。


8、拒绝不正当奖励

有的父母希望用“金钱”作为奖励孩子的方式,比如孩子成绩进步、帮忙做家务或者完成某项工作时,家长就用钱作为酬谢的奖品,虽然当时皆大欢喜,但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把这个奖励当成自己应得的,而实际上这些内容都是孩子应该承担的,所以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幼儿园老师:帮助孩子远离“玻璃心”,8个实用专家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孩子   初心   怯懦   溺爱   皆大欢喜   自卑   幼儿园   暴力   家人   走向   家长   父母   兴趣   语言   老师   方式   时间   玻璃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