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工作,叫生活:离职后我学到的23件事情》好书推荐


《有一种工作,叫生活:离职后我学到的23件事情》好书推荐

【书名】:有一种工作,叫生活:离职后我学到的23件事情

【作者】:曾彦菁

【译者】:

【出版】:远流出版

—————————————————

内容简介:

出社会工作快三年了,做着不喜欢但是他人看来还算体面的工作,曾试着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然而工作越久却越否定自己;看着同龄的朋友工作上的成绩越来越好,甚至已经开始在带新人,而自己和刚毕业时的自己相比感觉没有太多的长进,烦恼倒是增加不少;明白了自己其实不适合目前的路但是也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也没有足够的勇气跟行动力去探索其他可能,就只能惶恐的度过每一天,不安地想着这辈子可能都会如此庸庸碌碌的活着;不曾遭遇过极大的痛苦或是巨大的挫折但是也从来不感到开心,想着也许生命最大的哀伤不是失败的一蹋胡涂,而是想提起自己的不幸时却毫无依据,就像是坠入结冰的湖,即将溺毙然而身体早已冻僵无法挣扎,睁眼看着自己不断向下沉沦,早已不觉得寒意刺骨,因为身体及灵魂早已麻痹。

今年初终于离开了毕业后一直从事的工作,转换跑道同时也搬离了原本的生活圈,说我生活有甚么戏剧性的转折: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找到了工作的意义、每天起床时迫不及待地开启一天,倒也是没有,不过与自己相处的时间的确增加不少。

并不是每个人读到这本书都能够产生共鸣,也许你早已有了明确的目标正坚定的往前迈进;对生活及工作有了一些想法已经不太迷惘,那阅读此书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怦然心动;而我自己的状况,对于工作与生活的定义仍无法给出一个稍微具体的描述,自认心灵还是处于混沌的状态。书中作者纪录了离职之后一步步探索慢慢找到自己喜爱的事物的过程以及当步调慢下来后对生活中人事物的体悟及想法,书中提到的几点蛮符合我这一两年的心境,和大家分享。

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

作者审视自己自由工作后一整年的收入,发现相比全职时期少了百分之四十,但是工时少了百分之七十左右。回顾还是全职工作时的自己几乎每个月把所赚的薪水精光,时常以犒赏辛劳工作的自己为由下班吃顿好料、上网购买衣服、购买永远使用不完的化妆品及保养品,物质的确能够平衡工作上的不快,但是却似乎永远无法真正消除焦虑与不安。

作者在自由工作后,由于收入减少,自然减少了购买非必需品的开支,物欲在不知不觉间降低了,摆脱了主流的诱惑后减去了不少的负担,而从全职工作及稳定收入的禁锢中挣脱后,换取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由,以最低限度但足够的工时与收入,过上了一整年的好日子。

不是不够好只是不适合

作者还在全职工作时期时发想企划常被认为不够有逻辑,以及项目管理能力有待加强,而这些能力也攸关能否继续升迁,而拚命找数据强行堆栈出的企划让作者认为自己就像个努力考试及格的学生,永远达不到主管心中的标准。

在专职写作后作者才明白了自己的优势,明白自己拥有敏锐的情绪感受能力,能够写出人们脆弱的心情,让读者感受到被同理与打动,比起理性的运用逻辑说服,作者更擅长运用故事,引导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过去曾被认为是缺点的部分,反而成为现在的优势。

我们在职场上总是渴望获得肯定,而许多人的不自信,其实往往来自无法达到职场制式化的标准。而其实并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这个职位本身的形状是方形的,而你其实更为精致,所以不管怎么对折修整自己,终究无法契合的镶入职场之中,反而还折损了自己本来的样貌。

让喜欢成为理由

我想大家从小到大应该不少听到大人问「做这个要干嘛?」好像做甚么事都要有所目的,或是与财富、地位有所相关才值得去做,若无法符合家长的期望时,时常被指责自己正在做「浪费时间」的事情。长大了后才明白要喜欢一件事情实在不容易,光是喜欢其实就是一份天赋,相比其他人拥有了更多动力去钻研、执行、创造,而这种能力谁也无法夺取。想想能够让喜欢成为选择的理由是多么的珍贵,所以其实无须掩藏或害臊,别人不喜欢没关系,每个人喜欢自己的人生就足够好了。

作者简介:

暂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工作   工时   好书   限度   逻辑   不安   事物   想法   最低   时期   事情   收入   能力   时间   自由   喜欢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