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花香四溢助推共同富裕

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花香四溢助推共同富裕

  2500多年前,嫩绿可人的春兰选中了漓渚这个半山区,悄然发芽……

  漓渚镇作为春兰故乡,“中国春兰看浙江,浙江春兰看绍兴,绍兴春兰看漓渚”已成为业界共识,在漓渚,兰花产业的年销售额早已进入了“亿元俱乐部”。

  “花香漓渚”带动兰农共同富裕的背后,是一股怎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一串数字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答案:全镇1000余户兰农中,有党员300余人,党建引领的作用在漓渚乡村振兴过程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全媒体记者 沈潇 摄

  “火车头效应”带动兰农增收

  最近,在漓渚镇“兰三代”“80后”党员童水标的国兰家庭农场里,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销售旺季。数10万盆精心培育的兰花正“待字闺中”,将带着馨香销往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2015年,童水标的国兰家庭农场建立了特殊党支部,由4个家庭党员组成,以党建引领,带动周边其他兰农一起把产业做大做强。

  在漓渚兰农中,童水标是“兰三代”,但年轻也意味着无限可能。他出售过的兰花,曾创下单盆最高纪录15万元。他是全镇首位成功培育科技兰的兰农,为了克服传统兰花分株数量增长慢、品相易变质的问题,他开始探索通过科技方法培育新品杂交春兰——科技兰。为了培育科技兰,他还带头建设智慧大棚,这些“试出来”的经验,都成为其他兰农借鉴的模板。

  漓渚兰农的改变,恰恰契合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近几年,漓渚镇鼓励兰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走品牌化、规模化、数字化的现代兰花发展之路,改变以往小规模靠经验的育兰模式。

  通过一个个“火车头”的带动,以及在党组织的纽带作用下,漓渚兰农纷纷一改以往的分株扩盆培育,从兰花种子进行组培,通过技术杂交,不断繁育出新品、佳品兰花,让科技赋予兰花更高附加值,较传统培育模式提高收益达80%,促进大幅增收。

  “美丽经济”带来美丽变化

  “棠棣无处不飞花,满目青山绿无涯。”作为漓渚最早的花木专业村,棠棣如今是大家公认的乡村振兴“模范村”和“明星村”。

  但许多人不知道,在3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穷落后小山村,又是因村两委班子不团结而在当地出了名的“后进支部”和“后进村”。

  1997年1月,年仅30岁的刘建明本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担任棠棣村刘家自然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义无反顾地投身为村集体发展和村民富裕的事业中去。

  上任之初,刘家村有15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种花,“农家肥”宝贵,却带来了环境上的“顽疾”。发展美丽产业,村庄环境也不能拖后腿。刘建明带领党员干部,轰轰烈烈开展了“厕所革命”,取得了成效,让村民感受到了花卉卖得好之后,还能因为环境好,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如今,在棠棣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村上下形成了致富发展有信心、守护生态有恒心的氛围,村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2020年,该村年人均收入超过10万元,创造了乡村振兴的“棠棣速度”,探索了一条“卖农产品”到“卖风景”的新路。

  有了“领头羊”,就有了榜样。2017年8年,“花香漓渚”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成功立项,漓渚镇分别以“千亩花市、千亩花苑、千亩花田”三个项目来推动花卉特色产业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其中,“千亩花市”荫生花卉区就在九板桥村。九板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斯建国带领九板桥村积极融入“千亩花市”建设,并把开发、修复本村历史文化资源与3A级景区村建设相结合,推进文旅融合。

  游客眼中的九板桥村,除却“花香”之外,还有更多让人流连忘返的味道。九板桥曾是金华、诸暨等地前往绍兴的必经之地,商贸发达,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斯建国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围绕板桥遗闻、古道遗韵、三堡遗风、墨池遗篇4个篇幅,带领村民改造村庄,将原来的破旧小村变成一个洁净、美丽、文化味道浓郁、充满古色古香的景区村。如今,古道已成为户外爱好者的网红打卡点。

  环境变美了,以花木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了,越来越多的漓渚人开始回乡发展。在昆明做茶叶生意的斯海良回家,如今在商贸古道开了一家茶室;在西安做了30年花木生意的胡兴土也回乡在“千亩花市”开起门市部……

  “红色基因”书写花乡新篇章

  乡村振兴不仅是硬件的提升,村庄治理的软件能力提升也是重要一环。漓渚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践行群众路线,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通过规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村事“大家管”等工作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实现有效治理。

  生态环境优美了,日常卫生如何维护?漓渚试点党员带头“大家管”制度,发动群众参与村容村貌提升管理。九板桥村实行党员联系户开展垃圾分类,让农村环境得以长效保洁。这个经验后来在许多村庄得以推广。

  在“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核心区6个村中有3个村支部书记入选“省千名好支书”,所有村都通过市委组织部“五星达标”验收,漓渚的“美丽产业”一路发展向好,跟骨子里深埋的红色基因分不开。

  漓渚镇的兰花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村新领域纷纷都建有特色产业党支部,并对外出昆明经商的花农也专门成立党支部,镇党委的决策、村支部的部署在第一时间落实到一线组织和普通党员身上,形成全镇“不留空白、不留短板”的工作推进氛围,织密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覆盖面。

  结合党员主题教育,漓渚发挥党员的先进示范作用,发动更多党员参与到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垃圾分类、土地流转难题,都在各支部党员带头中,被逐一解决。在党建引领下的漓渚美丽城镇工作进展顺利,成为柯桥区唯一一个“全域提升”乡镇。

  这个花香四溢的小镇,处处洋溢着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美好生活氛围。这里,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睦和谐,发展成果共享,诠释着“共同富裕”的镇域样本。

  通讯员 王珏 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花市   春兰   花香   板桥   党支部   棠棣   水标   绍兴   综合体   兰花   党建   村庄   基因   党员   乡村   红色   环境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