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音不准,吐字不清,两种情况要区别清楚

抖音上有一个视频点击率很高,妈妈教孩子说话,孩子发音不准,把小秘密说成“小腻腻”,吃饭说成“稀饭”,很是搞笑,网友都点赞评论,说孩子很可爱,心态很乐观,可是妈妈也有自己的苦恼,就是孩子怎么教也学不会,从学说话开始,很多音就没发准过。

孩子妈妈说看过很多语言障碍类的科普,依然一头雾水,因为带孩子去检查过评估过,只是说孩子属于构音障碍,建议在家里多练习多说话。

每一种语言障碍因为类型和原因不同,解释起来很长,从知乎上写过的文章里选一篇,简单的介绍一下,如何看待“发音不准、吐字不清”。

吐字不清、发音不准对于幼龄儿童来说,需要从两方面看:一种是正常语言发育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的表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另一种就是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语言障碍,其中构音障碍是最为普遍的表现类型。

孩子发音不准,吐字不清,两种情况要区别清楚

一、为什么说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呢?

准确的发音源于完善的发音器官的肌肉功能,正常儿童发音也是从不准到准确的,一般3岁左右的儿童在发音上可以达到基本准确,5岁左右就能和常人没什么区别了,发音从不准到准确的过程,也是舌腭咽等发音器官肌肉功能完善的过程,

作为成年人可能有一种错觉,认为发音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刚开始学说话的幼儿存在一定的困难。

发音是一种动作,从大脑下达命令到呼吸系统提供动力,到声带振动再到口腔发音器官做出各种动作,这些动作想要达到精准,需要很多发音器官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肌张力。但是幼儿的这些能力是比较弱的,还需要通过咀嚼吞咽不断强化。

另外,只是发音准确不仅需要动作准确,还需要熟练,才能让说话更自然、更流畅,这个熟练的过程,也需要经验和锻炼。想要把每一个音素对应的发音动作完成,需要靠舌、腭、咽等发音器官在很小的空间内做出来的,有些音素的差别很小,发音动作的差别也很小,稍微有误差就会发音失误。

幼儿想要克服以上这些困难,需要一定的时间,基本上在3岁前都会完成。

那么过了3岁,甚至进入幼儿园后4-5岁,还有大量的发音不准,就需要注意了,很大可能就会出现构音障碍。

孩子发音不准,吐字不清,两种情况要区别清楚

二、可以造成构音障碍的原因有很多,说几种常见的:

1、唇腭裂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虽然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常见,但其实大约六七百个新生儿中就会有一个,它之所以会造成发音上的问题,是因为上腭结构不完整,导致很多音素所需要的发音动作不可能做出来,比如腭咽无法闭合,就无法控制气流通过口腔还是鼻腔,舌头也可能无法与上腭接触形成阻碍导致很多辅音的发音动作无法完成。

2、听力损失也会造成构音障碍,其实大多数比较严重(基本听不到)的听力损失如果发生在孩子开口说话之前或初期,就会导致孩子基本学不会说话,听力障碍造成的发音不准主要是中轻度听力损失在情况因为听不清而说不清。我们小时候学说话离不开听觉,离开了听觉我们最多只能看到别人说话的口型,对于儿童来说无法形成模仿的愿望,就算去模仿也无法对准确性进行判断。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是有长大不通过听觉进行发音动作练习并能说话的,但也不可能像达到正常发音的标准。另外,比较严重的听力损失在助听之后大多也会给学说话的过程造成很大的障碍,导致发音不准确,这是因为较早的听力损失会大大延缓语言发育进程,对孩子在发音准确性上的进步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舌肌是在慢慢发育过程中满足发音动作的要求的,如果在发育基本完成还没有达到某些发音所需要的功能再进行调节就不容易了。

孩子发音不准,吐字不清,两种情况要区别清楚

结语

其实上面两种情况一个是结构出现问题,一个是功能没有得到完善,其实多数构音障碍都是这两种原因造成的,只是造成这两种原因的音素也各有很多种,但可能有些因素已经找不到了,而这类孩子往往其他方面表现不出任何异常,能追溯到的只是发音器官的功能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把构音障碍分为器质性的和功能性的。然而在实际矫正过程中,不同原因导致的构音障碍会有不同的表现,可以划分得更为细致,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腭裂语音障碍,听力言语障碍等,反过来,也能从发音的具体表现上进行语音病理学分析,来判断小孩发音问题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发音   音障   音素   孩子   语言障碍   听觉   器官   听力   障碍   损失   区别   准确   说话   动作   原因   情况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