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童谣带孩子过新年

小时候总是盼着新年,儿时的新年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甜的水果糖的味道。每到过年,妈妈就赶大集买上二斤水果糖,摆在水果盘子里,除夕夜拿出来边看春晚边吃。

小时候年是新衣服的味道。新年让买新衣成了传统,大年初一的早上从头到脚都要新的,寓意辞旧迎新。

小时候年时“火药的”味道,除夕夜整晚鞭炮不停,烟花满天,呼吸到鼻子里都是火药的味道。

小时候年是惊喜的味道,初一早上拜年的红包总是丰富着新一年的零花钱。


很多说童年是有年味的,现在过年都没有年味了,不是年味变了,是经历变了,没有了那些跟在父母身后准备年货的经历,没有那些贴窗花贴春联的经历了,忙着生活,忙着工作,年味就越来越淡了。

一首童谣带孩子过新年


《腊月歌》以童谣为基调,以孩子的视角诠释新年,让孩子了解新年,感受新年气氛,充满童趣和浓厚的节日气氛在画家笔下焕发新的生命,把传统节日民俗生动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

绘者张云露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曾从事美术老师、美术编辑和商业插画师的工作。

腊月歌(魔法象·图画书王国) ¥42 购买

用童谣,填满整个腊月

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过年的童谣:

腊七腊八,粥儿甜,除尘去旧迎新年

二十三,到小年

二十四,祖院祀

二十五,贴大福

二十六,贴春联

二十七,备新衣

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桌上有

糕点素果心意久

大年三十侯新春

守岁饺子盛满盘

新年首日大初一

一元初始建佳期!

一首童谣带孩子过新年

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把新年安排得满满的。以前人们是不过春节的,过年不是过年三十,而是腊日,就是腊八节,有句话是“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之后紧接着就是小年,从小年那天开始,人们便忙碌起来,为新年做准备。对于现在年轻人来说,这些旧时的新年准备工作是很陌生的,每年都是临近除夕回家,待上几天又重新进入工作,慢慢的淡忘了新年这个全国人民举国欢庆的团圆仪式,对于孩子们,更是不了解这些传统“节目”。和孩子一起看《腊月歌》,了解新年,和孩子一起为新年做准备,让孩子亲身感受浓浓的年味。


过年是家家户户最大的仪式感

法国童话故事《小王子》里,小王子问狐狸:

“什么是仪式?”

“这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而节日,就是人们给生活的仪式感,给那些总是忘记的人一个提醒,提醒着他们生活需要有惊喜,生活需要去忙碌去规划,去建立仪式。

《腊月歌》让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回忆新年,回忆那多味的新年。于父母,是一种回忆,于孩子,是一种新奇与传统的传承。

一首童谣带孩子过新年


为什么要过年,我听过一个妈妈对孩子的回答:因为当岁寒渐远,四时渐满,我们要和旧时的自己说再见,感谢他斩荆披棘的一腔孤勇和历经磨难仍不吝深情,然后迎接新生,而这一切要用爆竹铺十里红妆,用烟花拂俊冷脸庞,用佳肴宴一身荣光。因为有了新年,我们可以忘掉上一年的辛苦与艰辛,辞旧迎新,这也是人们对新年最美好的寓意。


过年的年味儿都藏在这些小小的仪式感里面,带孩子共同经历新年,感受满满的仪式感。

一首童谣带孩子过新年


写实绘画场景,让孩子代入到新年里

《腊月歌》把新年的场景用写实的手法加以水彩的技巧来介绍新年的准备工作,新年准备不再是想象的,不再是听别人说起的,而是真真切切的在孩子眼前。民以食为天,过年最大一的项节目就是吃美食。封面上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桌子下面偷吃的小朋友们,也像极了孩子们,引导着孩子代入进去。

大场景,小朋友,贴大福、祖院祀,买新衣,孩子们参与其中,一起感受过年的氛围,让孩子看到的是一幅幅温馨的场景。

一首童谣带孩子过新年


《腊月歌》从视觉到听觉让父母和孩子一起为新年做准备,让孩子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同时,为生活增添一丝仪式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童谣   新年   水果糖   窗花   小年   辞旧迎新   除夕夜   腊月   新衣   仪式   场景   小时候   味道   父母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