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秋 孝道为先

#孝心宣传月#

小时候,每当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和春节,我的祖母便会从一大清早忙忙碌碌到晚饭时分,她手下精兵强将:二姑及姑父一家,小姑父担任掌勺大厨,几位叔叔负责切配、宰杀工作,婶婶们则流水线的负责菜蔬清洗、切配工作,父亲便带着我们负责打扫、摆桌和清洗餐具。家里上上下下二十多口人,都少不得分工协作。超过八岁的孩子都会被安排工作。最让人头痛的差事就是带八岁以下的小娃娃。

一个娃娃就是一台戏,六七个凑在一起,不是这个哭就是那个闹。又不能把他们带到街上闲逛,他们可不会听半大不小的娃娃指挥。后来,祖母想个妙招,把他们全都弄到楼下小院,拿来炒瓜子、炒花生和水,安排他们剥毛豆,没有毛豆的时候安排剥生花生,剥得最多的那个小娃娃发五颗奶糖,其他娃娃发二颗奶糖。如果中间哪个娃娃开小差溜号,奶糖就没他的份。如此,管小娃娃的大孩只需维持好秩序即可。

中午的一餐总吃得简单而随意。娃娃那桌上摆的多是蒸的肉丸子、蒸蛋饺、蒸豆腐,二三个炒青菜。妇女的桌上多会加上鸡杂鸭杂炒酸菜或辣椒,男人的桌上总会多摆二碟花生米或是凉拌皮蛋。大家也都胡乱地往肚里填塞些吃的,草草了事。立即投入晚上的正餐准备工作。

我对这些记忆深刻,主要是因为祖母对这四个节日聚餐前祭祖的重视。每次,她都郑重其事,严格流程。准备的祭品有:猪、牛、羊三牲,鸡鸭必定是整只。凉菜、果品、糕点一应俱全。每次父亲开始摆桌前,她会亲自检查物品是否整洁、齐全。身为家中长子的父亲办事一向严谨规矩,也多年司此职,祖母还是会检查。

当供桌布好,祖母便让父亲先念祭父,叔叔、婶婶们排第一列,姑姑姑父们居第二列,我们后辈则男孙立前,女娃立后。祖母焚香行跪拜礼。父亲叔叔们依次上香跪拜,然后母亲婶婶们上香跪拜……

这种大团聚在祖母去世后便改为各家自行举行,聚餐改在酒店举行。但各家流程仪式却一直会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大厨   跪拜礼   中元节   鸡杂   奶糖   姑父   毛豆   孝道   婶婶   祖母   千秋   叔叔   桌上   流程   父亲   娃娃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