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育儿精选盘点-第四十期

鸡蛋羹里的陷阱 | 脓疱疮 | 偏头的宝宝 | 生长痛与骨肉瘤

鸡蛋羹里的陷阱

每个妈妈都希望孩子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所以补充蛋白质成了日常饮食的首选,但有时候,家长觉得好的,未必对孩子好。

有一位宝妈怕宝宝的营养跟不上,所以就给孩子吃鸡蛋黄,由于连续一个月都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就相继给孩子做了鸡蛋羹,可是令宝妈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孩子就在床上哭闹不停,并且不断地用手在身上挠来挠去的,掀开宝宝的衣服一看,身上长满了红疙瘩,浑身瘙痒,有的红疙瘩都被孩子挠破了,送到医院检查后,这位宝妈才得知,孩子其实对蛋清过敏。

在后台的私信中,凡妈能看出来,好多家长知道宝宝对乳制品过敏,还知道会对奶制品过敏,甚至对母乳过敏,但是有一种总是被忽略的,那就是鸡蛋。

尤其是鸡蛋中的鸡蛋清是过敏源,很多宝宝都对蛋清过敏的,蛋清中含有卵清蛋白,这种物质是会让宝宝快速过敏,严重的甚至会窒息。而家长们常做的鸡蛋羹,就会将容易过敏的鸡蛋清和不容易消化的鸡蛋黄相混合,要知道这样会导致宝宝卡嗓子,严重时会使宝宝窒息死亡。

那如何正确给宝宝吃鸡蛋?

  1. 6个月前无论如何都不给宝宝吃鸡蛋
  2. 辅食添加现加蛋黄,但是最好给蛋黄弄碎,一点点喂给孩子吃,不然容易让宝宝食道填满,不容易吞咽。
  3. 宝宝一岁以后再给孩子添加蛋清,因为鸡蛋清容易过敏,一点点添加最好。
  4. 最好在给宝宝吃鸡蛋前先做体检。因为现在有很多宝宝对各种食物都过敏,要知道过敏其实是很严重的,要是不注意就会导致我们的孩子过敏性休克或死亡。

因为鸡蛋中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鸡蛋是家长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首选食物,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鸡蛋本身就是一种过敏性很高的食物。



脓疱疮

进入秋季,门诊中会见到一些口周、鼻周破溃结黄痂的孩子。其实,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脓疱疮。

它多见于2-5岁的儿童,传染性强,有时会迅速蔓延,因此造成幼儿园停课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皮损常有黄色分泌物及黄色厚痂壳,家长们也将它形象地称之为“黄水疮”。

脓疱疮是怎么形成的呢?大部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为常见,也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时二者混合感染。最糟糕的是,患儿皮损里面的黄色脓性分泌物(黄水)里有大量的致病菌,当其他孩子接触到分泌物时,就有可能被传染上,先是口周、鼻周,接下来可能是四肢。

那么,脓疱疮改如何治疗?

  1. 患儿应使用抗生素24小时后再返校。
  2. 勤洗手,建议使用肥皂洗手,没有条件时可使用含酒精的速干手消毒剂。
  3. 热水清洗患儿的毛巾、床单、衣物,建议用高温烘干,不要共享毛巾、梳子或衣服等物品。
  4. 如果皮损范围小,可以在做好隔离消毒的情况下,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如果皮损范围广泛,或经抗生素软膏治疗后效果不佳,应积极口服抗生素治疗。

凡妈在这里提醒大家,脓疱疮的治疗反应是比较好的,一般经抗生素治疗5-7天(看情况决定疗程)均能痊愈,但早发现及积极治疗是关键。

孩子觉得痒就会不断搔抓,把细菌不断接种到身体其他部位,或传染给其他孩子。所以,这一型也叫“接触传染性脓疱疮”。


偏头的宝宝

有了宝宝后,很多老人会提醒宝妈注意给孩子睡扁头,虽然说审美各有差异,但是,毫无疑问,一马平川的扁头现在确实已经很少见了。

1岁前的宝宝 ,由于颅骨骨缝尚未完全闭合,颅骨相对比较柔软,如果宝宝习惯偏向一侧睡觉,颅骨的原本形态容易逐渐受压变形,造成宝宝扁头。除了侧卧;1岁内的宝宝睡觉时姿势多为仰卧位睡,在这种平躺睡姿下,宝宝的后脑勺很容易会睡扁。

这里凡妈要提醒各位家长,扁头对宝宝最大的影响就是颜值,而不会造成大脑发育不良,因为大脑的发育主要与遗传、营养、早教、疾病等因素有关,在这点上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如果宝宝有轻微的扁头问题,等到宝宝开始学坐、学爬了,不会再长时间躺着,之前睡扁的颅骨就会慢慢地自行修正。

那应该如何纠正宝宝的头型能?

  1. 一岁内的孩子不用枕头睡觉。现实市面上很多头婴儿定型枕,一定不要随意使用。
  2. 让宝宝多多练习爬行动作,防止长期平躺把头睡扁。
  3. 抱宝宝或者喂奶的时候多换换边,避免长时间让宝宝的头在一个方向。


只要宝宝囟门还没有完全闭合,我们依然还是可以努努力去改变的,而且就算囟门闭合了,轻度的扁头问题,也会随着宝宝长大逐渐恢复的。

如果宝宝睡姿良好,没有长期侧睡,但还是出现了又窄又长的头型,就要尽早带孩子去检查!



生长痛与骨肉瘤

好多家长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白天带孩子出去玩一圈,晚上孩子就会喊腿疼,有的甚至会疼醒,这也有可能是生长痛。

生长痛现象早在1823年就被提出,是儿童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可完全自愈,好发于2~12岁的健康儿童,多见于孩子的胫骨、膝关节及其周边,主要表现为剧烈活动后的肌肉疼痛,并且发生疼痛的部位也没有明显的红肿或压痛。

生长痛与孩子的过度活动有关,所以当孩子出现“生长痛”时,要适当减少体力活动,还可以在疼痛的部位用热毛巾热敷、按摩等方式来缓解孩子的疼痛感。与此同时,让孩子多喝牛奶、多吃蔬菜、虾、贝类等食物,均衡饮食,此以来补充孩子生长发育中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这里凡妈要做个提醒,补钙虽好,切不可盲目、过量。有研究表明,“生长痛”患儿的血钙绝大部分处于正常范围,而且它的痛感并不在骨骼和骨关节,而是在跟不上骨关节生长步伐的肌肉组织里,科学、适量的补钙最重要。

不要把孩子所有的腿疼都归为“生长痛”!另一个多以“腿疼”就诊的恶性疾病——骨肉瘤,年发病率大约为2~3/100万,与生长痛相似,也多发生于骨骼快速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或者儿童的下肢、膝关节周围,所以早期症状比较隐匿,一旦就诊,大多患儿已是中晚期。但它会持续性疼痛,不断加重,局部会有肿块出现,还伴有皮肤温度升高,比生长痛更疼、更难以忍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囟门   颅骨   软膏   蛋清   分泌物   传染性   抗生素   生长   疼痛   鸡蛋   食物   家长   宝宝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