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过的坏话,孩子都记得

搜索“瑞丁老爸启蒙学院”,一站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让孩子拥有最有价值的童年!

几天前,去外地办事儿。在车站候车的时候,旁边坐着一对母女。孩子还很小,可能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

一开始,孩子自顾自地在座位上玩玩具。后来大概是有些饿了,便缠着妈妈要吃零食。妈妈从包里拿出一包饼干递给女儿。但小女孩应该对这种包装不太熟悉,小孩子也没有什么力气,捣鼓了半天也拆不开。妈妈在一旁就有些看得不耐烦,随口说了一句:

“唉,真笨!给我吧。”

她从女儿手里拿过饼干,撕开包装,又塞回女儿手里。

我突然有点难过。这位妈妈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她无心说出的一句话,很有可能已经在孩子的心中撒下了一团阴影。

我们总是觉得孩子对于大人的语言是没有深刻印象的,因此很多父母容易在孩子面前“口不择言”,特别是我们受到情绪影响的时候。

其实我们说过的坏话,孩子全部记得。

你说过的坏话,孩子都记得

01

我想到了高中时代的好朋友J。她一直是让人羡慕、妒忌、恨的对象:成绩好、家境好、长得也很出众,大学毕业以后出国留学,现在也有不错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白富美。但是,她的感情生活一直走得磕磕绊绊。谈过的好几任男友劈腿出轨,因此,J也是我的女同学中少有的至今未婚的大姑娘。

前两年,J从英国回来,听说我在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便对我说了一个故事:

J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做生意,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全国各地跑生意。因此,J也就被交给了爷爷奶奶照顾。每次看到幼儿园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来接送,J都十分羡慕。

有一次,大概是J奶奶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看到J就想逗她:

“你知不知道啊,你爸爸妈妈在外面有别的小孩了。不要你了。”

J一下子就蒙了,嚎啕大哭起来。可大人们却在一旁哈哈大笑。

“小时候根本不知道他们是逗我的。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极度缺乏安全感。如果爷爷奶奶晚来幼儿园接我一会儿,我就会哭。连幼儿园老师都觉得我是个很麻烦的孩子。”J 对我说。

J上小学以后,爸爸妈妈才回到J的身边。但是,J的父母也是对孩子非常严厉的人,小孩子很难从他们身上获得安全感。

“在我印象中,我父亲对我说过的最多的话就是‘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所以,我小时候做每一件事,都在竭力讨好我的父母。我很害怕他们失望。”

“记得有一次,我考了全班第一,拿卷子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的时候,他们就点点头:‘还行。不过期末大考拿第一那才是本事!’我整个学生时代都在拼命努力,但不是因为我喜欢学习,而是为了让爸爸妈妈不讨厌我。”

“我觉得父母和大人的语言对于孩子的影响真是太大了。如果小时候我能多的得到一些鼓励,可能我的人生就会大不一样。”

这些年来,J一直在想办法摆脱童年的影响,学习心理学,参加心理咨询。但是,即使如此,她的自我认识还是非常低,安全感也很差。特别实在感情中。她在男友面前唯唯诺诺又十分敏感,总是害怕别人抛弃她,但是这样的关系是很难健康地维系下去的。

02

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被父母用言语贬低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很多时候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对孩子产生了伤害。

“你真笨!”

“你怎么这么没用啊!”

“你看,姐姐多能干,什么都不会。”

“我们家孩子不行,哪有你们家的孩子乖!”

“你要是在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

“你真是个讨厌的孩子!”

……

这些话常常就顺口从我们嘴里溜出来了。但是语言的暗示力量却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我们总是说孩子“笨”,孩子的自我认知就会降低,他就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很笨。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 1000 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当问及“你认为自己性格有何特点”与“家里人对你怎样”,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 25.7%的孩子“自卑”,有 22.1%的孩子“冷酷”,有 56.5%的孩子“暴躁”。

很多时候,我知道为人父母也是很无奈的:在我们的成长环境中,同样缺少正面语言的鼓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察到的人的负面语言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我们也很难体验正面鼓励能给人带来的力量。

同时,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得到各种负面情绪,我们也需要有一个宣泄的窗口。

但是,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情绪的宣泄口,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不经意间的受害者。他们的成长也是我们的未来。

其实,改变我们的语言真的不难。

如果孩子成功了,就告诉他:“你真棒!继续努力会更好!”

如果孩子失败了,就告诉他:“我知道你很努力,只有继续加油就能成功!”

少给孩子一些责怪,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每个孩子都能从爸爸妈妈这儿找到自我和自信。

搜索“瑞丁老爸启蒙学院”,一站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让孩子拥有最有价值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学习心理学   孩子   坏话   饼干   负面   安全感   幼儿园   童年   小时候   情绪   爸爸   父母   女儿   努力   语言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