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中木渎:画说古镇 山塘轶事


苏州吴中木渎:画说古镇 山塘轶事

山塘街游客中心码头

两千五百多年来,既谓“山塘”,“山”定然是指“灵岩山”,但总是要有个“塘”的,未经考证,不知真塘何指,不如就把此处视为发源吧。白墙,黑瓦,石堤,燕过碧潭,塔影绰绰,几条摇橹船常年拢在一处,仿佛桨声已成风中的回响。山塘的古貌真容早已不可再追,此刻的寂静,是无言地述说。

苏州吴中木渎:画说古镇 山塘轶事

山塘古街

20年前这条路,荒草侵古道,流水绕村郭,也不知怎的,仿佛咻地一声,数十载时光便攸然而逝,当年不起眼的村前小路却像隐姓埋名的名门之后拂去了面纱,弹落经年的面垢鬓霜,光复了“山塘老街”的门楣。如果追溯到春秋末年,这条河道里曾是满塞浮木的光景,吴王夫差为西施在灵岩山上大兴土木,一时工匠云集,沿河落户,渐成集市,木渎古镇从此起,炊烟生处是家乡。车辚辚,马萧萧,古道音尘盛寂轮回,世间行人一别永诀。

苏州吴中木渎:画说古镇 山塘轶事

御码头

御码头上有御碑亭,御碑亭里有御制诗。乾隆六次下江南,必到木渎,并于此处御码头舍舟登岸,在虹饮山房下榻。远景中那座西施桥缘起西施,两拱一平,桥上设亭,翩然水面,如裙摆娉婷,在江南众多石桥中形制特别而令人印象深刻,俨然香溪名旦。

苏州吴中木渎:画说古镇 山塘轶事

香溪岸

山塘街的西端有一个容易错过的好去处,在免费徜徉之间,茶馆饭肆见诸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遇见书香门第,二十八栋古建想必出自名匠之手,傍荫临池,错落有致,平桥、拱桥、廊桥、双桥、一步桥,疏影惊鸿,曲径通幽,它完美得就像《盛世滋生图》的浓缩实体,以至于双目不得休憩而显得有些刻意了。

苏州吴中木渎:画说古镇 山塘轶事

木渎斜桥

旧时的斜桥曾是一座高耸的石梁桥,拾阶而上,巍巍如攀上诗人的肩膀,于古镇最为繁华之地一览渎川风貌。桥下舟楫如织,两岸市列珠玑,目光掠过鳞次栉比的瓦宇,远眺灵岩落日,涓涓山泉汇聚成香溪从灵岩山一路逶迤而来,与直通太湖的胥江在桥前交汇,一清一浊,泾渭分明,乃是旧时木渎十景之一的“斜桥分水”。

苏州吴中木渎:画说古镇 山塘轶事

明月古寺

一轮明月,古人咏下无数诗篇,而以明月作寺名却不多见。古明月寺始建于后唐清泰年间,附近原有一大片梨树林,每逢初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古镇一景。而明月寺西半里许原有一座牧牛庵,庵名同样清新质朴,曾有“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之句,传唱一时。古时按记载,木渎有富春道院、竹林庵、大悲庵、宝花庵、无隐庵、莲社等古迹,如今已澌灭无闻,唯有这座明月寺,几经毁建,愈发恢弘,从山塘街后的村落里,一路比屋连甍,扩建至沿街,一派殿宇轩昂。那层层叠起的飞檐翘角,仿佛指问天穹,问岁月峥嵘,昔日相伴的梨树林、牧牛庵,今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山塘   吴王   吴中   古镇   老街   步桥   西施   碑亭   斜桥   梨树   江南   苏州   轶事   旧时   古道   梨花   码头   明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