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女大学生自杀,千字遗书曝光:我被父亲PUA了二十年

01

父母的刀子嘴

都将会毁了孩子


“我对生活彻底失去了希望,就让我慢慢死去,千万千万不要救我...”


这是一个济南女大学生在空间说说留下的遗言。


她的遗书记录了许多对父亲的“控诉”。


比如:小时候看不懂语文词典,捧着它去问爸爸,却被爸爸砸在身上,当时吓得尿裤子;高三时,因为早恋,被爸爸辱骂“贱人”、“妓女”;二模出成绩的那天,被爸爸堵在校门口当众暴打,两个星期都没能去上学。


这只是遗书中呈现的一部分。


这位父亲的“PUA”不仅仅对他,也瞄准了她的妈妈和弟弟。


“去年暑假,因为我弟弟高考没考好,把我妈妈鼻子打骨折了,还骂过我弟:你怎么不死在考场上?”


当是看到这样的文字,就感到深深的窒息感和绝望感。


我不知道这位父亲是以什么样的心态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


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父母的“刀子嘴”,都将会毁了孩子。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千字遗书曝光:我被父亲PUA了二十年

<滑动查看更多>02没有“认同”和“理解”

会把孩子逼到死胡同里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场家长会中,老师让孩子匿名写下:“父母说过让你感到最难过的话”。


孩子的答案,多数皆是——


“你脑子被猪吃了吗”“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废物”“我们不要你了”“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你这么差劲”


后来,老师还选了几个孩子,让她们模仿。


一个男孩模仿自己的父亲,他一边假装用力地戳旁边孩子的额头,一边冷着脸大声呵斥:


“就考这点分数,你这么还有脸回家”


另一个女生模仿自己的母亲,她皱着眉,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说:


“要不是因为你,哪来这么多的烦心事。”

说完还恶狠狠地补了句:“当初就不该生你”。


模仿结束后,有好几个家长愣住了。


他们都已经忘记自己是在什么场景,什么时间说过这样的话。


也许在他们看来是无关痛痒的,也许是情绪上头的口不择言。


但孩子就是深深地记住了,并且成了一个隐秘的伤口,时间越长,伤口越深。


甚至同时,父母的批判、否定,渐渐成为孩子内在的声音,根种于心,让孩子由衷地觉得自己真的很差。


日本有个网红,小时容貌平凡,因为父亲的一句:“你的长相会给他人带来不幸。”


长大后她花费了90万,多次前往韩国做了十余次整形手术,脸上的每一个部位基本都动过刀子。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千字遗书曝光:我被父亲PUA了二十年


为了漂亮,她遭受了很多的伤痛,也曾很害怕自己哪一次突然就死在手术台上。


但即便是这样,她也无法停止。


她说:“如果按自己现在的长相生活下去,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总感觉为了让自己变得漂亮,还有很多手术需要去完成。”


就因为父亲一句嘲讽的话语,她完全认同了“自己的容貌是丑的”。


大部分的人生都在自卑和内耗中度过,浑浑噩噩。


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长好看点儿,不要抬不起头。


24年心理学导师黄启团先生认为:


如果一个人只会给别人差评,打击别人,不断吞噬对方的生命力,使人能量丧失,变得焦躁、自卑,这样的人被称为“黑洞”


“黑洞体”的父母,可以说是孩子一生的噩梦。


03

不要做“黑洞”

要做“发光体”父母


与“黑洞体”父母相反的,就是“发光体”父母。


“发光体”父母是什么样的?


在黄启团导师的课堂上,他曾举过一个例子。


有个一年级的孩子做了5道算术题,其中4道都正确了。


唯有一道,孩子把“1+3”错算成了“5”。


面对这种情形,“黑洞体”的父母就只看到那道错题,然后怒不可遏


“这么简单都算不对,你是不是没有用功读书”。


孩子被骂得羞愧难当,内心只余下吐不出的苦和委屈。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千字遗书曝光:我被父亲PUA了二十年


父母的本质也许是想“为孩子好”,不要犯简单的错误。


但就像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到那时,父母越怕什么,孩子就成为什么。


本想鞭策孩子成长,却成了绊脚石,得不偿失。


反之,“发光体”的父母是如何做呢?


她会温和对孩子说:“5道题里能够做对4道,你真的很棒。”


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然后再鼓励孩子把错题修正,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在孩子眼里,这样的话语,就像南风,虽柔软,却能化为绕指柔。


黄启团导师认为:

对一个人的肯定,就是一种催眠。如果你想要得到什么,你就要肯定什么。因为你对某种行为肯定,该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为什么有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是“优秀”,有的孩子在父母心中如此“不堪”?


并不是优秀的孩子天生下来就是完美的。


而是TA在“发光体”父母的爱和接纳下被滋养得越来越好。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千字遗书曝光:我被父亲PUA了二十年


所以,看看别人的孩子,不如看看别人的爸妈。


想让孩子“发光”,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发光体”。


04

如何成为一个“发光体”父母?


想要成为“发光体”的父母,除了把我们指责的手变成大拇指,把否认打击换成理解和信任。


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1. 倾听孩子的内在声音


黄启团导师曾讲过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


“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行为有错,动机不会错。”


什么意思呢?


一开始我也不是很明白。


后来直到我听到这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偷了妈妈的钱,被发现了。


妈妈生气不已,忍不住拿起衣架去教训孩子。


“小小年纪什么不学好,就学会偷东西”。


在妈妈的指责下,孩子委屈不已,旁边的爸爸看到孩子的神情,他蹲下来问他:你为什么要偷家里的钱?


孩子告诉他们:因为同学的爸爸生病了,他想要拿这些钱去帮助他...


听到这个答案,爸爸妈妈都愣了一下。


原来,孩子并不是“学坏”,相反的他很善良,只是采取的行为不对。


当我们看到这一点,要做的:是肯定孩子的善良,然后告诉孩子,偷钱是不好的,如果要表达对同学的关爱,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一起帮忙。


这样的方式,孩子会更能接受。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千字遗书曝光:我被父亲PUA了二十年

家长必读200万妈妈已关注。家长爱读书,孩子更优秀!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所以下次,看见孩子“错误”的言语行为,不要急着给孩子贴上“叛逆”、“难管教”的标签,多给予一些耐心,倾听一下孩子内心的声音。


也许一些睡觉很磨蹭的孩子,他只是希望和爸爸妈妈多些相处的时间;一些总喜欢欺负弟弟妹妹的孩子,可能是恐惧弟弟妹妹把父母的爱都抢走。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生命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我们不仅只是看见孩子外在的行为,而是需要看见孩子内在的初衷和感受。


只有孩子内心的东西,被看见了,被理解了,被肯定了,才会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能量。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千字遗书曝光:我被父亲PUA了二十年


2. 记得给自己赋能


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给别人连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所以,当父母想要给孩子温暖,首先得先要温暖自己。


有个很简单的小技巧分享给你:


每天写下3个你觉得:感谢自己/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优点。


比如:帮同事搬行李,感觉自己乐于助人;工作中发现了一个错处,感谢细心的自己...等等。


去发现你身上“闪耀”品质,并感受它们给你带来的积极影响。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


想要欣赏孩子,从欣赏自己开始;想要发掘孩子优点,从看到自己优点开始。当你学会赞美自己,欣赏自己时,你才会变成一个真正具有正能量的人。这时你自然会看到他人做得好,做得对的一面,这样你身边的人也开始‘获得解脱’。”


最后,愿你活在光明里,成为一个发光体,让你的孩子也成为如你一般的发光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遗书   父亲   刀子嘴   发光体   济南   千字   女大学生   黑洞   导师   做得好   能量   弟弟   优点   内心   爸爸   父母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