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

前几天刷视频,刷到张雪峰老师的一段话,动情且扎心。


张雪峰说自己谈过一个女朋友,女方家长不同意他们在一起,他把女生送到家门口,她的家人也没让他进屋喝口水。


分手以后,张雪峰的妈妈打电话给他说:“儿子,你以后找对象的时候,别说你有家人,要不然你的条件挺好的,别因为我们耽误你。”


他一瞬间就哭了,不管找谁,前提条件当然是接受自己的家庭。


有时候他也会想,为啥我爸妈不是有钱人?为啥我不是富二代,天天活得这么累?


但后来还是想通了,爸妈给了生命已经很不错了,自己有胳膊有腿,想要不被人瞧不起,就得自己争气。


我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因为我不希望我的后代再受委屈,我不希望我的后代将来有一天想要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的条件不允许,让他梦想破灭。我更不喜欢他将来找对象的时候,因为我的条件不好让他受歧视,我不想这种事再发生在他身上。


张雪峰老师的这段话,让我高度共鸣。是我听过关于“人为什么要争气,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的最好回答。


参加工作后才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里,最好的老师不是兴趣,而是耻辱。工作后每一次奋斗和努力,动力的来源都来自于不甘心。


无论是办公室里的心机婊,还是办公室外的竞争对手,一次失败的耻辱足以激起自尊心,让自己变得更强。


你不争气,就只能把在乎的一切拱手让给你讨厌的人。


人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


02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我想要的每一样东西,都必须拼了命,才能得到。


想吃饱饭,就得趁家人还没吃完第一碗前,拼命吃完自己的饭,快速添饭;想要买一件新衣服,得到处去捡桃核,砸开桃仁晒干了卖。


一直到大学毕业,我都保持着这份拼命。


小学在村小读,身边大多数人的条件都差不多,并没有太多的自卑感。初中考进城里和父母一起住,租的房子是那种经常停水停电的贫民窟,去了同学的家后,不敢带他们去自己家。


同学每次问我家住哪里,我指个大致方向含糊其辞,让他们以为我住在那一片附近的好房子。甚至有一段时间搬家了,我都不敢告诉别人,每次陪他们按照原路走一段,接着才走回家。


总之,那一段时间我过得很不开心。


我之前一直恐婚,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怕自己的子女重复自己并不开心的童年、青春期。相比男孩,我更想生个女孩,十分清楚女孩需要富养。


我见过很多出身贫寒的女孩,通过业余时间打工换取微薄的工资,自己负担学费。她们没有钱买化妆品和好看的衣服,无法出席各种社交场合,见识只有周围那一小片,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有女儿,我希望她能不必为生活发愁,可以学习感兴趣的专业,哪怕只为爱好而学,并不实用。


我希望她可以学习音乐舞蹈,懂得打扮自己,有闲暇去阅读经典书目,去世界各地旅行,去结识不同的朋友。


我不需要我的孩子经历贫寒的童年,仅仅只是为了换取吃苦耐劳或是艰苦朴素的品质,我也不需要她面对各种无聊男人的骚扰,却要强颜欢笑。


也许这一切可以磨练她的品质,我宁可她不要经受这样的磨练,哪怕她最终性格任性。


如果她需要经历贫穷,我希望能够替她承担,所以我活得很累,为了碎银二两慌慌张张。


人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


03


行文至此,先向一直支持我的读者道个歉,公众号这一周的广告确实有点多了。2月份过年没有收入,很多档期都撞在了3月。


每次推送广告,难免会收到一些谩骂,虽然没有放出留言,还是会被刺激到。尽管我知道还有很多喜欢我的人,可我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前几天,又收到读者的抱怨,“不打广告你就写不下去了吗?”,“怎么又是广告,是不是忙着买墓地差钱?”,其中一位还是2015年就关注我的老读者。


第一条留言都还好,可能是怕一直关注的作者忘记了初心。


第二条把我弄哭了,因为我的父亲患有脑梗塞,一个季度要去医院疗养一段时间;年迈的奶奶最近身体也不好,每顿都吃得很少。


生活不易,只希望大家能多些理解。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数学老师,拿到手的工资5千不到,房贷还要还10多年,父母生活在农村老家,没有经济来源。


如果这个公众号没有收益,我工作以外的时间也不会用来写作,估计还得再找其他渠道挣钱补贴家用。


写作算是我唯一的爱好,刚好能挣三瓜两枣,于我而言是上天最大的恩赐。


为了保持和读者的互动,我坚持每晚回复留言到深夜;为了灵感不至于枯竭,我每天保持至少一小时的阅读;为了写好一篇影评,我看一部电影有时候会看两遍,会边看边做笔记。


就算再喜欢,长期写作和输出,人是会被掏空的。写到后来,灵感不是打开龙头就能淌出来的水,而是藏在沙漠里的泉眼。


我之所以选择靠写作维持生计,只是因为不擅长社交,不喜欢人群,没有生存技能,而不得不用无尽的孤独去交换一些想法,换来微末报酬,让自己能苟延残喘地活下去。


一个人的生存得有多艰难,才会通过写作这种方式来让自己可以活得体面一点?


人为什么要活得这么累


04


兴趣并不是最好的老师,耻辱才是。


看过一段话说,环境中的安逸,犹如一个又一个猪圈。一旦落进去,看似蛮舒服的,有吃有喝有烂泥打滚。但这所有的舒适,都是需要付账的。


上学的时候,你可以坐在最后一排睡大觉;工作的时候,你可以浑浑噩噩,敷衍了事。但随之而来的拮据和窘迫,就是之前安逸欠下的债,需要用耻辱来偿还。


踏入社会以前有父母呵护,踏入社会以后有贵人相助,这些都是人生的幸事。如果没有,一定别轻易忘记成长路上的那些耻辱。


小时候去亲戚家做客,我看到阳台上放着一株根长在水里的绿色植物,感觉好神奇,就用手尝试去摸摸看是不是真的。


然后被亲戚劈头盖顶地吼道,“不要乱摸,你赔不起。”


那时候还小,不能完全理解处境的尴尬,只是感觉很不好,自那以后再没去过那个亲戚家。


初二那年,校服裤子洗了没干,没有多余的裤子能穿,就穿了一条二姐穿过的牛仔裤去上体育课,因为裤子太紧摔了跟头,一群人围着我笑得前仰后合。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虽然大家穿的是一样的校服,但是我和他们不一样。于是把自己藏在壳里,一整个青春都抬不起头。


大一的时候,偶尔会借用室友的电脑查一下资料,后来和他闹过一次矛盾,他口快说了一句:"你凭什么这么嚣张,你自己算算用过我的电脑多少次,每次收你10元,你也赔不起。"


我掏出仅剩的328元生活费,丢了300元给他。然后开始蹲图书馆,拿到了大学的第一笔奖学金,买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码。不想被人瞧不起,你得自己争口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贫寒   校服   耻辱   后代   争气   裤子   家人   父母   条件   读者   留言   老师   女孩   广告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