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的错误认识,你孩子迷茫吗?

感统训练是最常见的训练孩子专注力办法之一,可是很多人对什么“感统训练”一知半解!

所以经常出现:

“我家孩子没问题,不需要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都是骗人的,不就是正常运动嘛,换个说法就来骗人!”

……

感统训练的错误认识,你孩子迷茫吗?

对陌生而熟悉的“感觉统合训练”,家长们常常在无意间掉进坑里,对感统训练的错误观念造成不开展或不能正确开展感统训练,很容易耽误训练的黄金时期。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那些家长常常会陷入的感统误区。


误区1:感统训练是出现问题的孩子才需要,我家孩子很健康不用感统训练!

不!感统训练并非特殊孩子的独有训练,反而是适用于每一个孩子训练。

家长们时不时听说“x家孩子有xx问题,因此 去了做感统训练”,此刻的感统训练,是为了能弥补孩子之前的缺陷;

感统训练的错误认识,你孩子迷茫吗?

而对健康的孩子而言,开展感统训练是为了能达到提高感统能力的目的,防止感统失调。

因而,这话并不可意味着“感统训练等于出现问题的孩子才需要”。

并且鉴于孩子每天外出活动的时间缩减、活动空间受限、父母过分保护等因素,非常容易致使孩子的感统训练缺陷。

因此 更加推荐普通孩子也需要尽早开展感统训练。


误区2:孩子不用进行感统训练,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感觉统合能力非与生俱来的,后天的训练格外关键。

自小对孩子开展感统训练(并非指参与早教机构的感统课,在家做感统游戏同样算数),能促进孩子接受环境信息的刺激,经过训练让孩子的脑部和身体相互协调,持续促进他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感统训练的错误认识,你孩子迷茫吗?

自小开展感统训练,并不意味着让孩子上感统训练课,家长们可以将感统游戏融入到平时的亲子活动,让孩子在游玩中获得锻炼,效果或许会超出你所料。


误区3:感统训练就是运动锻炼!

感统训练和运动锻炼有重合类似的部分,但二者并非一回事儿。

体育运动,是为了能实现巩固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

感统训练的错误认识,你孩子迷茫吗?

如:跑步、跳高、游泳等;而感统训练,是为了能增强孩子整合感觉信息的能力,改进儿童在日常生活、玩耍和学习的独立性和参与性。

感统训练的类型多种多样,会借助于运动或是游戏对多感官开展刺激,像跳皮筋、跳绳等,家长们小时候玩的游戏也是感统游戏之一。

感统训练的错误认识,你孩子迷茫吗?



误区4:开展感统训练,只需要把孩子送到早教培训机构交给老师就好了。

感统训练,并非单纯靠在课堂就能实现的。感统训练并不只是在早教培训机构、康复机构等开展,在家里训练也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在短短1小时的课堂能让老师掌握孩子的情况,给予更专业的提议,但并非感统训练的全部。

感统训练的错误认识,你孩子迷茫吗?

但这1个小时能让家家长们体会感统训练的重点,便于你在家里与孩子开展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离不开家家长们的参与。在训练环节中的亲子沟通,实际上也是鼓励孩子慢慢提升的动力。

因此 ,就算是带孩子在外面开展感统训练,也别想要当甩手掌柜,课堂上多留意老师说的小细节,回家了找时间和孩子玩下感统游戏、培养亲子感情,把感统游戏接入作为日常亲子游戏也是很好的选择。

感统训练的错误认识,你孩子迷茫吗?


最后想告诉家长们一点,感统训练并非单一化、机械的训练,往往是能借助于游戏开展的训练。

将感统游戏融进到亲子游戏,实际上就能实现感统训练的目的。

试着跟着网上的感统游戏视频学一学,你就会发觉感统实际上是个很有趣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甩手掌柜   孩子   目的   亲子   误区   缺陷   课堂   迷茫   我家   错误   能力   关键   小时   老师   感觉   机构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