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种子博物馆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风铃猪笼草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捕蝇草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凤梨,空中花园的骄子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杏黄兜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图注:⬆️高山榕,榕树的枝条上长出的许多气生根,它们向下生长并扎入土壤,就像一根根树干,看似丛林,因此被称之为“一木成林”。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眼镜蛇瓶子草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地衣:大自然的拓荒者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亨利兜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虎颜花,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种子博物馆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种子博物馆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种子博物馆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走进昆明植物园“扶荔宫” 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10月13日,人民网记者走进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的“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探寻神秘的植物王国。

“扶荔宫”,是此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以下简称“COP15”)生物多样性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之一。

“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1年)曾建于上林苑中,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以种有荔枝而得名。1986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用此典故,为这所新建于昆明植物园的温室群命名为“扶荔宫”。

以 “扶荔宫”温室群为核心的COP15生物多样性体验园,包含了主体温室、兰花馆、食虫植物馆、隐花植物馆、草木百兼馆,保存特色植物2500余种,展示了云南“植物王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是云南科学内涵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与科学教育基地。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网聚云南相约COP15##相约COP15##聚焦COP15##多样昆明向往之城#

(责编:单芳、刘军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王国   昆明   植物园   猪笼草   亨利   长出   杏黄   植物   神秘   人民网   云南   温室   博物馆   生物多样性   种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