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因工作关系,每年都有那么几个月需要与土豪们交流,为了缓解工作的严肃气氛,大家偶尔会在茶歇时随意闲聊几句,如小孩的教育问题。

有次采访无锡一位做贸易的老板,他本人带个黑边眼镜,穿着色彩鲜艳的运动服,人白白胖胖的,看起来像个很nice的"大白",他与太太都笑容可掬,给人的感觉十分明朗。

与大部分土豪都爱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不同,他的教育理念很独特:我想要我的孩子做一个平凡的人,希望他有普通人的快乐,过平静的生活,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孩子越来越大,渐渐地小学毕业,上初中,上高中了。渐渐地,"大白"发现了一个很严重问题:这个孩子没有理想!他太"淡泊"了!

问他将来想做什么,他说不知道,问他对什么有兴趣,他说不清楚。孩子对钱没有感觉,对权力,对地位,对身份,对荣耀……统统没有感觉!

如考大学,他不认为考上清华北大有什么用;出门买东西,无论买贵重物品还是便宜商品,他都表现得无所谓;对赚钱?那就更没兴趣了,他家的钱几辈子也花不完呐!

孩子对人很和蔼,从不惹是生非,很黏自己家人,很爱自己妈妈,一天到晚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去消耗大把大把的时间。

他确实很"平凡",从不参加同学们的社团活动,更没兴趣竞争社团领袖,在他眼里,这个世界几乎没什么事情是需要他难为自己去尽力争取的……

"我也说不好,就是感觉他懦懦的,绵绵的,没有活力,像只绵羊。"大白叹了口气。

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那些希望孩子永远幸福快乐的父母,或许是在地球绝大部分森林已经消失多年后全都忘记了丛林竞争法则,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洪水,没有恶兽,钱就像阳光,可以让孩子永远做一只在太阳底下的小兔兔,萌萌哒就好。

殊不知,丛林永远不会消失,即使没有了树木,只要有人,一个虚拟的丛林便悄然建立。

孩子在学校,学校就是丛林。在这个丛林中,孩子们不仅在激烈比拼学习成绩,还在比性格,比人缘,比谁更能适应并熟练运用这个丛林的规则。

有些家长说不喜欢中国的教育环境,太黑暗,太残酷,有钱把孩子送国外阳光的净土……

当然,你完全可以这么做,但前提是,有没有告诉过孩子无论你在太阳温暖的照耀中还是月下凄冷的风雨中,都要努力适应环境,并具备勇于竞争的意识?

当孩子走向社会,社会更是丛林。商界、政界、文艺界……哪个不是明规则潜规则暗流涌动?稍不小心就马失前蹄。恶兽不在人群中,而在人心里。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读书时已然不会争强好胜,当他面对更加残酷的社会,面对更加冷漠的人际,他将如何打拼?又将如何自处?别说在竞争中捕捉先机了,也许连被淘汰的机会都没有。

一直相信,无论时代价值观如何更迭,有一点要毫不犹疑地坚持下去,那就是教育孩子--"追求卓越"!人类要发展进步,家族要传承革新,我们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把下一代变成更优秀的人,让他们更强壮,更聪慧,更有力!

父母不能让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能让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学识的积累、性格的养成、智商的启蒙、情商的培育,还要帮助他树立理想、激发兴趣、制定规则,保持活力……一切都需要平衡。

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清代国运衰退不可避免,但清皇帝个个"勤政",与皇子教育完善不无关系。清无论设立"上书房",还是继位制度的"立贤不以嫡长",都严格在皇子们中间建立了一套培养及选拔制度。

清代皇子们的教育怎一个"苦"字了得?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曾有生动地描述:

"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直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时都院百官未有至者,唯内府苏拉往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依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

能想象吗?每天早上天还不亮,大臣都没来上朝,小太监们都倚在柱子上假睡呢,小皇子们就已经起床去上书房学习了。

清朝规定,皇子6岁(虚岁)开始读书,学习内容不仅有满汉蒙三种语言,更有文史典籍,骑射武艺等等,皇子读书的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没有午休,全年只放五天假!

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吕教授总结了一句清皇族教育理念--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这并非真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凶狠残暴的人,而是希望后辈能有魄力手挽狂澜,超越前人,安邦定国。

望子成龙是全天下父母最真挚的愿望。

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苏心:北国女子,《文汇报》APP专栏作者,流行期刊写手,自媒体人。驰骋职场,也热爱文字,追逐向阳花般的日子。关于职场,关于生活,关于婚姻,关于女人,我手写我心。微信公号:suxin98498。

女儿上的是重点中学,开学比普通中学早几天。

晚上,女儿偎在我身边,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说:妈,明天我就要滚回学校了。

我扭头看着她:你还不该滚回学校吗?都玩了快五十天了,再玩下去你就傻了。

女儿噘着嘴不高兴,我还想去看大海呢,你们也没人陪我去,又得明年了。

老公正好听到,承诺说:下周日,爸爸开车带你去,反正又不远,当天就能回来,不耽误学习。孩子嘛,快乐最重要。

我呵呵了两声:你就会做老好人,好像女儿不是我亲生的,我比你更希望她快乐。

可是,她现在快乐了,将来呢?

记得今年春节刚过的时候,我正在上班。敲门进来一位小伙子,还有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姨。

小伙子怯怯地问:听说咱们公司招一线工人,请问有什么条件吗?

负责招聘的同事把招聘简章给他看:一线工人中技以上学历,有从业资格证书。

小伙子在包里翻了半天,只找出一个技工学校的毕业证,没有从业资格证。同事告诉他这不符合条件,等招学徒时可以再来。

小伙子气馁地看着那位阿姨:妈,人家说不行。

那位阿姨堆起满脸笑和我同事解释:他就是技校毕业的,只是毕业后没有干过技工,也就没拿证。闺女,你看能不能让他算学徒?

同事回头看我,用眼神请示可否。

我说:下个月应该就招学徒了,您记一下我们办公室电话,随时打电话来问问,等我们招学徒工再来好吧?

小伙子一脸不情愿的表情,问他母亲:妈,怎么办?

那位阿姨拉着他,说出去一下。

过了一会儿,我的手机响,是我同学燕子打来的电话。

她问我刚才是不是娶了一对母子?我说是。

她"唉"了一声和我唠叨:那是我姨和我表弟,家里就这一个男孩,宝贝的不得了。上学不好好上,也舍不得管,说孩子开心最重要。

好容易苦巴苦结上了个技校,毕业后表弟去一个工厂实习,不到一个礼拜就回来了,说太累。我姨就惯着他,让他在家里啃老。

这不到了该找对象的年龄了,一有人介绍对象人家就问,是干什么工作的。

我姨才明白,这么大了该找份工作了,不然就打光棍了。你看看能不能给照顾一下?让他在你们那当个学徒工就行。

我叹了一口气。

这位想让孩子快乐的母亲,她一心由着孩子的不努力不上进,以为这是为他好,能够让他快乐。他少年时快乐了,可是,成年后呢?

他没有高学历,没有一门手艺,怎么安身立命?靠什么获得尊严?一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男人,又怎么能快乐?

我认识一位高中的语文老师,得了重病,在北京治疗。

还好,大儿子上完大学后在北京立足,能够为父亲提供吃住的地方,还能带他去比较好的医院治病,病情得到了不错的控制。

这位老师想到身边一些人得了他这样的病,只能在小地方医院治疗,然后听天由命,不由感慨道:

"当我们很多人在埋怨高考、张口闭口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如果你不是一线大城市,你说的素质教育,充其量只能为下一代的成长注射一针麻醉剂。

很多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没有能力去争夺,一旦遇到危机,就只能在困难面前束手就擒。"

是的。我很赞同他的观点,尽管或许被认为偏颇。

我是母亲,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但这快乐,绝不是在该学习的年龄去放纵,在该努力的时候只图轻松。

孩子,你不是含着金钥匙来到人间。

出生在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我唯一能为你做的,就是给你创造好一点的学习机会,让你有台阶去登上更高的山峰。那时,你看在眼里的风景才会楚楚动人。

如果你一直匍匐在命运的脚下,为生计发愁,那么,再美的景色在你眼里也是愁苦。此时我对你有多心软,将来生活就会对你有多无情。

我宁可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低声下气的成年。

如果你想在以后的人生舞台上长袖善舞,你就要多熬一些夜,多吃一些苦,多读一些书。真正快乐的人生,是要趟过一条汗水的河才能抵达。

只有在春天的时候去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一园秋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土豪   学徒工   皇子   教子   大白   书房   丛林   小伙子   阿姨   同事   女儿   感觉   孩子   学校   快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