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裁决》:故事的背后,是真实的人性

关于破案这件事,不明其中真相的读者和观众们总是找不到谁是主角,毕竟电视剧集里的警察、侦探、律师、检察官等等,只要沾一点儿边儿的人都在为了某个案子追查真凶,为了追查真相赴汤蹈火。

《生死裁决》里的检察官们也是这些赴汤蹈火的人们当中的一分子,不过在这本以检察官为主角的小说里,刑警、书记官、律师等等人物都没有缺席,他们各司其职,可能有些事情、有些人会闹出一些无伤大雅的笑话,可到最后得到的,一定是隐藏在深处的真相。

《生死裁决》:故事的背后,是真实的人性


关于故事

《生死裁决》的主人公林菲是一名主要办理重大刑事案件的检察官,她和检察官戴梓萌、助理检察官雷鸣、书记官姜斌是一个团队。他们与刑警队长孙林的密切协作,抽丝剥茧地把隐藏在案件背后的真相剥离出来。

通过书中表述,我们能够粗浅地掌握一些判案流程:刑警对案件进行侦破之后,将一系列证据、材料交给检察官;检察官通过对证据链的梳理、对案件内容的确认,决定是驳回重新调查还是提交给法院执行判决。在一些重大的、恶性案件中,检察官是可以提前介入案件的调查,但不能够直接提供具体意见。


《生死裁决》:故事的背后,是真实的人性


在故事情节之外,读者还能够读到这样的设定。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但至少会让你跳出全世界都在破案的这样的一个认知了吧。

案件总会有凶手、有原因、有具体的施暴手段,这些真相有的时候是需要被风言风语打击的,有的是惨痛到让人不敢直视的,有的是潜藏在柔弱表象之下的,不管是怎样的真相,他们都必须坚强且认真的对待。全书一共讲述了六个案件,一个个案件积累下来,书中的人物也在慢慢成长,他们原本身上的故事被一点点的显露出来,成为下一个悬念。

这些案件已经结束了,恶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这几个走在一起的人身上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生死裁决》:故事的背后,是真实的人性


关于现实

很多真实发生过的事件都是丑恶的,那些事发生的每一个当下都会激起人们的一腔愤怒。或是声讨、或是笔伐,经常都是轰轰烈烈的开始,然后在并不漫长的时间里验证一件事:人们总是健忘的。

有可能是时间太久了,也有可能是有新的事情发生,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不管怎样,它都会一点点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把以前发生的事情一点点埋没。然后在若干年后,才会在某些特殊的触点被重新唤起记忆。但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会被慢慢遗忘的吧。


《生死裁决》:故事的背后,是真实的人性


这原本也是在自然不过的规律,但有些事,应该被记得,有些险恶的记忆,应该成为更久远的警醒。

如果有人经常看社会新闻,可能会对《生死裁决》中的一些故事觉得熟悉。并不是完全的一致,但是它的起因、或者是过程的某些细节、或者是结局,是似曾相识的。


《生死裁决》:故事的背后,是真实的人性


2016年4月14日的辱母案中,于欢因故意伤害罪获刑;2013年渭南一男子,撞人后数次碾压,导致被撞者死亡;1997年、2007年、2013年多次发生的校园投毒案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件都已经过去很久了,这里面的一些惨痛经历推动了法治建设的脚步,同时,它们也始终应该成为一个警钟。


《生死裁决》:故事的背后,是真实的人性


《生死裁决》的故事里,我们有时会看到这些案子的一些影子,作者张海生把那些可以成为记忆点的内容写进他的故事里。把现实投射进故事当中,当读者们读到的时候,会觉得痛,那么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就已经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渭南   生死   都会   故事   赴汤蹈火   检察官   刑警   案子   惨痛   案件   真相   人性   事情   读者   记忆   发生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