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教育法则—真爱法则:教育的真谛是爱

适宜孩子: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家长。

家教问题: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以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而孩子却体味不到家长对他们的爱。



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教育法则—真爱法则:教育的真谛是爱

法则故事:布赖恩有一个嗜酒如命的单身母亲。因为酗酒,母亲很少关心布赖恩的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习惯自己准备好书包上学了。每次放学回到家里,他都发现自己的妈妈又喝醉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布赖恩整日神情忧郁、郁郁寡欢,明显缺少其他小朋友那种活泼向上的朝气。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布赖恩被诊断出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症和中度语言障碍。

那么,在缺少家庭温暖的情况下,是什么驱使他去上学呢?布赖恩说:“好像每年都会有至少一个老师夸我的作业。因为他们,我才坚持着做我的作业。在结束小学课程后,我上了一所中学,但我几乎已经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就在这时,我的中学校长知道了我的情况,他照顾我、关心我。每次逃学,他总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去谈话,好像是老爸一样。因为他,我才顺利从中学毕业并考上了一家规模大一点的高中。”

布赖恩进人高中后,再也没有人像以前的校长那样关心他、爱护他了。布赖恩又回到了先前没有人管教的生活状态,他开始不断地逃课,不久,便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的处分。

布赖恩的高中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和一群比他年龄大一点儿的小混混们度过的。后来,布赖恩参与了一起群殴事件,其中一个少年被打成重伤。此后,布赖恩被带进了少年犯管教所,那年他刚满14岁。

在管教所,布赖恩遇到了一位慈爱的老师。在这位管教老师的关怀和教育下,布赖恩重新点燃了对学习的兴趣。在他获释之后,布赖恩被保送到一所中等学校完成了高中学业,后来他又顺利考上了一所文科艺术学院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读书期间因参加全美大学生艺术创作大赛荣获一等奖而闻名全国。毕业后,布赖恩设计的一件艺术品被华盛顿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美国“儿童问题”专家、教育家威廉·歌德法勃将布赖恩的成才归功于“真爱法则”。


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教育法则—真爱法则:教育的真谛是爱

法则拾贝:爱,并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也不是给他多少钱满足他的物质需要,而是给孩子一种精神上的温暖和鼓励,让他明白父母的苦心和期望,从而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爱,是一个孩子向前的全部力量,教育的秘诀就是爱,教育的捷径就是爱之路。很多家长、老师对调皮捣蛋的孩子进行教育后看到没有任何效果,就认为这些孩子无药可救了,于是家长、老师也就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结果只能使孩子流浪在犯罪的边缘。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从内心接受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倾注全部的爱去浇灌他们幼小的心灵,给他们以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并时时警惕他们在道德品行上可能出现的偏差,就能将“问题孩子”教育成“闻名孩子”。威廉·歌德法勃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歌德   法则   管教所   华盛顿   嗜酒如命   少年犯   作业   真谛   调皮   温暖   顺利   家长   母亲   高中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