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撤销监护权?怎么操作?

为什么撤销监护权?怎么操作?

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职责,是被监护人最大的依靠。可是有的时候,一些监护人并不可靠,不但没有将监护职责承担起来,反倒是做了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事情。这个时候,撤销监护人的监护权就是非常必要的。

为什么撤销监护权?怎么操作?

一、 可以提起撤销监护权的主体都有谁

民法典明文规定的可以申请撤销监护权的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其中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需要结合其他法条进行理解。如未成年被监护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成年被监护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等。

为什么撤销监护权?怎么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主体均有权申请撤销监护权,申请人应当与被监护人具备一定利害关系。或是存在法律承认的亲属关系,或是承担相应社会职能的公益组织,或是负责相关事务管理的行政机关。不论是其他监护资格人,还是相关公益组织、行政机关,对监护关系介入,均应以存在对被监护人负有法律义务为法律适用前提。相关主体或是对被监护人家庭情况熟悉,可以及时承担保护被监护人的法律义务;或是具备相关职能或职责,依法应当开展相关介入活动。

为什么撤销监护权?怎么操作?

这些主体中,民政部门是兜底单位。其他主体未向人民法院申请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这是为防止相关主体对被监护人权益保护均保持消极态度,导致被监护人权益无人保护的情形。在制度上,确认了最终负责单位,为被监护人权利提供最终保障。

二、申请撤销监护的条件

1、撤销监护的情形

民法典关于撤销监护的情形,以列举方式规定了三种行为:一是实施了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实践中,表现为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性侵、家暴、虐待等行为。二是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实践中表现为将被监护人长期遗弃等行为。三是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是兜底性条款。泛指未被列举的本质符合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的行为。

为什么撤销监护权?怎么操作?

2、撤销监护,必须相关情形程度达到严重威胁被监护人成长和生存的程度

法律所规定的监护人,基本上是被监护人最为亲密以及成长、学习最为需要的主体。相关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监护,可以维系基本的家庭结构,基本的伦理结构,基本的亲情基础。若是仅因为监护人轻微的过错,而撤销监护,对于被监护人来说将是得不偿失,也不符合最有利于被监护人利益的监护法律关系原则。

为什么撤销监护权?怎么操作?

三、 申请撤销的法律后果

1、 及时设置的临时监护措施

在确认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侵害行为后,人民法院在指定新的监护人之前,应当及时设置临时的监护措施。因为监护人有危害被监护人安全可能,同时被监护人又不能无人监管。临时监护,应当持续到新的监护人产生为止。

为什么撤销监护权?怎么操作?

2、 指定新的监护人

撤销监护人的目的,就是为被监护人重新确认符合条件的监护人。人民法院应当考虑具备监护资格的人中,意愿、品行、健康、经济、情感基础等方面符合条件的主体,担任新的监护人。若经审查,确无适合担任监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民法典   监护权   民政部门   监护人   行政机关   人民法院   职能   公益   职责   主体   情形   资格   关系   操作   组织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