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害怕孩子犯错,抓住这个机会传递出您的正能量,助孩子成才

正能量是人生幸福的总开关

有一位妈妈向我倾诉:“我是个不幸的人,什么糟糕的事都让我碰到了。丈夫对我不忠,总在外面拈花惹草;单位风气不正,同事之间总爱搬弄是非,下了班我马上回家,我在公司一刻也不愿多呆;我的儿子和老师关系闹僵了,和同学关系也不好,最近总嚷着要退学;我经常失眠、盗汗、四肢无力,经检查发现患上了妇科肿瘤,医生说还要做手术。我怎么这么倒霉?所有不顺心的事都让我遇上了,有时候我真不想活了!”

我说:“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你的消极心理、悲观情绪招惹来的,你让自己积极乐观起来,不顺心的事都会逐渐离你而去,美好的事物也会一点点向你靠拢。”

她说:“这么多令人烦心的事,我怎么能高兴起来?”

不管我怎么往好的方面引导,她总是找尽借口证明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我和这位妈妈接触了一个多小时,她一直哭丧着脸,紧锁着眉头,表情阴暗沉闷。我在想,是谁给她带来了厄运?追根溯源,是她自己。是她的消极思维让她处处遭遇不幸;是她的怨妇形象把丈夫推向了别人怀抱;是她的阴暗心理导致孩子人际关系受挫,进而融不进学校;是她的悲观情绪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倒霉蛋”;是她身上的负能量把她带入了人间地狱。“自助者,天助之。”她要不愿意帮助自己,任何人也帮不了她。

和这位“怨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妈妈。

在我们的学习平台上,有一位王妈妈。以前,她是一个牢骚满腹、自怨自艾的人。她看什么都不顺眼,比如:老公生活习惯不好,一点也不讲究,邋里邋遢的,还不知道顾家;孩子学习不用功,缺乏自制力,沉溺电子小说。对于家庭问题,王妈妈不是从自身找原因,给予丈夫和孩子建设性的帮助,而是采取责备、抱怨、讽刺、挖苦的态度。结果是夫妻形同陌路,儿子和她越来越对抗,学业也不断下滑。

万般无奈之下,王妈妈找我咨询。我一针见血地指出,你看老公、孩子一无是处,是你看问题的视角出了问题。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追求完美往往是追求完蛋。你带着墨色眼镜看世界,眼前必然是灰蒙蒙一片。是你的阴暗心理、负面情绪,给夫妻关系蒙上了阴影,给孩子的成长帮了倒忙。同是一件事,看开了是天堂,看不开是地狱。天堂和地狱都在你的心中,关键看你怎么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王女士认识到了心态的重要性,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她要同负能量彻底决裂,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她要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空间;她要让丈夫看到一个矜持、优雅、富有涵养的妻子,她要展示给孩子一个乐观向上、活力四射的妈妈。

为了切实提升自己,她请人写了条幅,挂在家里警示自己:“我左右不了天气,但我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选择容貌,但我可以展示笑容;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样样顺利,但我可以事事尽心;我改变不了别人,但我能改变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王女士由消极思维变成了积极思维。心中有了美风景,处处都是好风光。在她眼里,什么都是美好的。丈夫听不到妻子尖刻的指责,烦人的唠叨;孩子不再感到被妈妈控制,没有了压抑的感觉。渐渐地,家里的紧张气氛蒸发了。取而代之的是,丈夫回家早了,开始做家务了。儿子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作业做得认真了,还时不时向爸妈请教问题。久违的温馨又回到了家中。心中有了希望,王女士做家务时,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小调。

一个学期后,上初三的儿子学习成绩提高了一百多分,顺利考入重点高中。丈夫的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业绩翻了近两倍。

王女士深有感触地说:“仅仅一个思维的转变,竟然带来人生的巨大变化,带来生命的海阔天空。是给家人带来祝福还是带来诅咒,关键在于你是积极思维还是消极思维。回想起来真有些后怕,如果不是贾老师及时帮助,我可能还在负能量的泥沼中苦苦挣扎。那时,我不但自己生活在地狱中,还差一点毁了全家。我深深体会到,积极情绪、乐观心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灵丹妙药,正能量是人生幸福的总开关!”

火热的心永远比冰冷的心更具能量、更有价值。消极思维无时无刻不在夺走我们的幸福,负能量也在无情地吞噬着孩子的未来。而正能量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祝福、带来好运。正能量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助力,正能量能引领孩子创造美好的人生。

如何凝聚正能量,培养乐观情绪

事情无好坏,思维在作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习惯于把消极思维转变为积极思维,善于把负面的事情转化为正向的事情。也就是说,心中要有一个生产正能量、制造美好事物的工厂,要把我们每天经历的不如意、不愿意接受的事情,经过加工,转化成正向的、美好的事物。

既然乐观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乐观情绪,不断凝聚正能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1. 表情训练。

嘴里轻轻喊“一”,每次持续5秒钟左右,每天坚持30次以上。这样的训练能使嘴角朝上翘,面部肌肉向上拉,因而迅速产生愉悦的心情。坚持训练,微笑就成了一个人的自然表情。

二、习惯积极的心理暗示

想象自己经历的美好的事情,不断强化“人生无比精彩,生活相当美好”的意识。

三、善于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把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

要经常强化正向思维。比如:我们经历的痛苦和不幸都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和试探;我们遇到的所有事情都是命运给我们的祝福;再糟糕的事情都蕴含美好的东西,坏事的另一面一定是好事。

  1. 夫妻、家人之间可以互相监督

哪个人说出消极的、负能量的话,罚款10元。通过罚钱,给自己提个醒,在自己内心打下烙印。这样坚持下去,被罚款数次甚至多次以后,就不会轻易产生消极念头,积极思维就会变成习惯。

  1. 每天高声朗诵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话

比如:我是优秀的父母,我的内心无比强大!我是正能量的化身,我是自信心的源头!我是安全感的根据地!我一定能影响到孩子!孩子一定会变得优秀、卓越,孩子一定会成为我的骄傲!我是美好的人,值得拥有所有美好的东西!

六、假如产生消极念头,可以质问自己:

我为什么这么顽固?为什么总会产生消极的想法?难道负能量能让我发家致富吗?负能量对我身体健康有益吗?负能量对我们夫妻关系有促进作用吗?负能量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助力吗?负能量能给家族建设作贡献吗?既然不能,我为什么至今还和它藕断丝连呢?我为什么不毅然决然和它说拜拜呢?负能量是一个老骗子,骗走了无数人的幸福,我们再也不能上他的当了!

这个训练,是我在大量家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把它称为“正能量六步训练法”,只要大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成为积极向上的人,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情绪乐观的人,充满活力的人。这样的人,一定能不断散发出光和热,照亮和温暖更多的人。

孩子犯错,是最佳教育机会

犯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对于孩子更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孩子犯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所有孩子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起来的。如何处理孩子犯错,的确是一门家教艺术。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感悟,希望能对朋友们有一些借鉴作用。

儿子贾语凡在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期间,抄袭同学的卷子,被监考老师发现,交到学校政教处。接到班主任的电话,我的头就要炸了!孩子为什么总给我添乱?学校会给他什么处分呢?儿子会不会被开除呢?我不敢往下想了。情绪稍加平静,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家教得失。以前,我对待儿子犯错总是有错必纠、不留情面,甚至小题大做、上纲上线,结果儿子不但没有改掉错误,反而和我越来越对抗,犯错也越来越多。

《红楼梦》中有一句话:“眼前无路想回头。”我在想,有没有一种既能让孩子乐于接受,又能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方法?有没有一种既能保护孩子自尊,又能让孩子深刻汲取教训的方法?答案是肯定的。坚定的信念让我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我一定能找到既能助力孩子成长,又能让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我在脑海里飞速翻阅自己读过的书籍,检索自己积累的知识,猛然间,我想到了我读过的一本书,其中讲到了南非巴贝姆村的一项传统。

在南非,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巴贝姆村,这个村庄延续了一个古老而美好的传统。当有人犯了错误的时候,这个村子里的人对他不是批评指责或者唾弃,而是历数他的优点,使劲赞美他的长处。届时,全村人将犯错的人团团围住,每个人一定要说出这个人做过的好事,或者是他的优点。村子里的人都会争先恐后地述说,直到找不出他的任何优点为止。犯错的人一开始心里惴惴不安,心怀恐惧、内疚,最后都会被众人的赞美感动得涕泪交流。乡邻们真诚的赞美,犹如一剂良药,不但洗刷掉了他的坏念头和坏行为,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从此,这个人往往会洗心革面,向善向好,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巴贝姆村的这项传统,给了我有益的启示。

我心里非常明白,出了这么一件烦心事,儿子内心一定备受煎熬。儿子处在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如果我能给他支持,帮他渡过难关,这件事一定能转化成好事,转化成他成长的强大动力。

想到这里,我满怀信心地走进了学校。我先见了儿子,儿子吞吞吐吐要和我说什么,我递给他一个信任的眼神,并坚定地对儿子说:“什么都不要说了,老爸理解你!”看到我的态度平和友善,儿子紧张情绪消除了一大半。

接下来,我见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这件事性质非常严重,表示要交到学校处理。我对班主任说:“考试作弊确实是严重的违纪行为,这件事给老师添了不该添的麻烦,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向老师表示歉意。不过,对于这件事,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老师参考。第一,近段,我明显感觉到孩子的学习态度越来越端正,家庭作业也完成得很好,种种迹象表明,儿子是鼓足了劲在学习。第二,考试作弊,确实应该受到谴责,但透过作弊这件事,看到孩子有取得良好成绩的愿望,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这比以前孩子不在乎成绩、不交卷子、不参加考试,不知要好多少倍。第三,孩子求胜心切,才做了错事。仅从这件事,还不能说明他是缺乏诚信、寡廉鲜耻的人。从他的表现看,这件事已经触及了他的心灵,他一定会深刻接受教训的。”

接着,我又对班主任表示了真诚的感谢,我说:“XX老师,贾语凡的点滴进步,无不浸透着你的心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作为孩子的父亲,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老师被我的诚意所感动,决定在小范围内把此事消化掉。

临走,我带儿子出去吃了饭,买了生活必需品,自始至终,我的心情极为平静,我传递给儿子的都是关爱和信任。我不但没有提及此事,连“以后注意点”这样的告诫也没有说过。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件事让儿子感到意外和自责,从心灵深处受到了触动。

后来,班主任和儿子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话,并对儿子的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儿子认识到,考试作弊的行为不但是缺乏诚信,同时也在自欺欺人。鉴于儿子认识深刻,学校没有给他任何处分,儿子卸下了思想包袱,凝聚了成长力量,满怀信心地出发了。

回家后,儿子对妈妈说:“我真服了,老爸和以前判若两人,这么大一件事,竟然没有批评我一句,我再不努力学习,真说不过去了。”从此,儿子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成绩节节攀升。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儿子爆出猛料,和期中考试相比,儿子学习成绩大幅度上升,名次前进了252位,从年级426名跃升至174名。这为他后来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奠定了基础。

以德报怨是教子大智慧

儿子自幼习武,同学们有事都喜欢找他“帮忙”。不用说,儿子时常招惹是非。上高一期间,儿子因参与打群架,两次被学校提出“劝退”。由于我往学校去得多,跟政教处得老师比较熟,经过一番肯求、道歉,又给学校写了保证书,承诺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学校这才同意让孩子留校察看。

儿子经常打架,令我非常头痛。如果再出现此类事情,定会被学校开除。再者,经常滋事,不但触犯了法律,自己也难免受到伤害。怎么样能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呢?怎么样能杜绝此类事情发生呢?怎么样能把负能量转化为孩子成长的正能量呢?我在苦苦地寻找方法。

经过苦思冥想,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答案!”不是吗?爱是一切心理力量的源泉,爱是永远不会失败的!得到了爱的恩典,我对解决孩子问题充满了信心。我要用爱的光芒为孩子照亮前进的道路,我要用爱的力量为孩子撑起希望的蓝天。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格外敞亮,心情也无比淡定。

我和儿子推心置腹谈了话,沟通效果出奇地好。

我对儿子说:“爸爸特别理解你现在的感受,你心里一定非常煎熬。出了这样的事,惊动了学校领导,公安局也介入了,折腾了这么几天,放到谁身上也受不了。老爸知道,你是好孩子,你并不愿给学校制造麻烦,更不愿给老爸添乱。老爸锥心刺骨地认识到,接连出现这样的事,主要责任在我身上。以前,老爸对待你的方式总是简单粗暴。子不教,父之过。老爸没有教给你正确的是非观念,却要求你对经历的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没有播种,却盼着收获,老爸不讲道理啊!听说你参与打架了,老爸不问青红皂白,把你设想得一塌糊涂,批评、训斥、讽刺、挖苦一起上。这样做,不但激发了你的对抗情绪,同时也错失了让你深入反思的机会。老爸没有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利害关系帮你分析透彻,以致你对这件事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感性层面。”儿子眼睛直视着我,脸上显现出惊愕的表情,我的话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我能感受到,儿子的防范心理一点一点被瓦解,对立情绪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把问题的焦点指向了自己,激发了孩子的自我教育意识。

我接着说:“老爸知道你并不愿参与这种事情,同学叫你,你碍于面子,不好推辞。你把同学情谊看得重,所以被动地参与了进去。”儿子说:“其实我真不乐意去,几个哥们儿都去了,我不愿让同学小瞧我!”我说:“你讲义气、重情谊、乐于帮助同学,说明你人缘好、有正义感。你帮助同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助人的手段欠妥当。你的本意是为同学伸张正义,结果却给同学帮了倒忙,搞得同学‘赔了夫人又折兵’——既要赔偿受害者经济损失,又受到公安局治安处分和学校纪律处分。假设你们不参与这件事,同学可能会选择其他方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非要用武力。用极端手段能搞定的事情,和风细雨也都能搞定。前者会给当事者埋下诸多隐患,后者却能给人带来和谐和祝福。古人说过一句话:‘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意思是说,用来打水的瓦罐,最终的结局一定是碰破在井沿上;领兵挂帅的将军,自然也免不了血溅战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大,打别人往往是在打自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初中阶段你用拳头打同学,造成你右手骨折,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同学虽然没有还手,但你也受到了伤害。儿子啊!真正能让别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德行、智慧和人格力量,而不是他的拳头。”

儿子说:“是这个道理。当时听说同学受欺负了,我没想那么多,就和哥们儿一起赶到了事发地点。后来,整个局面就失控了。假如当时我考虑问题周全些,知道后果这么严重,说什么我也不会去了!”我说:“儿子,你说得太好了!遇事多动动脑筋,就不会做傻事了。人生如棋,能多看几步,才能取胜。”儿子说:“不成熟的人都是头脑简单、缺乏远见。再碰到这种事情,我不会往前冲了。我算明白了,出了事谁也负不了责任,法律是无情的,讲义气最终的结果是不仁不义。”我拉住儿子的手激动地说:“你能说出这样有含金量的话,你对此事认识如此深刻,老爸高兴啊!我敢断言,这件事一定能成为你人生的宝贵经验,化作你成长的强大动力。”

从此,儿子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能量   孩子   消极   班主任   老爸   害怕   情绪   思维   儿子   事情   美好   同学   妈妈   老师   机会   学校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